首页 > 房产
张德祥古家具视频
红木家具 解说词
自明末以后,我国家具大量采用红木为原料。
特别是清代雍正、乾隆以后,我国的优质硬木家具主要采用红木制造。
故红木家具名扬四海,更被我国各阶层人士所熟知。
“红木家具”也就成了我国高级家具的一种代称。
红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红木指古代正红木,又称老红木,即酸枝类木材;广义红木即今天所说红木,分为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七大类,涉及到蝶形花科、苏木科和柿树科 3 个科,包括紫檀属、黄檀属、柿树属、铁刀木属、崖豆木属等等个属约 37 个树种。
一、酸枝(老红木) 酸枝即"孙枝",又名"紫榆"。
酸枝是清代红木家具主要的原料。
用酸枝制作的家具,即使几百年后,只要稍加揩漆润泽,依旧焕然若新。
可见酸枝木质之优良,早为世人瞩目。
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产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原先在我国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出产。
酸枝木色有深红色和浅红色两种,一般,有“油脂”的质量上乘,结构细密,性坚质重,可沉于水。
特别明显之处是在深红色中还常常夹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条纹,纹理既清晰又富有变化。
酸枝家具经打磨髹漆,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含蓄的美。
酸枝北方称"红木",江浙地区称"老红木",故酸枝家具除广东地区外几乎都称红木家具或老红木家具。
清代的红木家具很多是酸枝家具,即老红木家具。
尤其是清代中期,不仅数量多,而且木材质量比较好,制造工艺也多精美。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它是真正的红木家具。
二、花梨木 花梨又称"花榈"。
史籍记载至少可分两种,一种是明中叶王佐《新增格古要论》中所讲的“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的花梨木,即《琼州府志》物产木类中所称的:“花梨木,红紫色,与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的花梨,也就是被今人叫做“黄花梨”的花梨木,还曾有过“ 海南檀”等名称。
这显然已不在"红木"的观念范围。
据多方面材料介绍,黄花梨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岛和南海诸地,数量并不很多,是明式家具最主要的用材之一。
另外一种则是北方称为“老花梨” 、 实则是“新花梨”的花梨木,这种花梨木台湾就称"红木"。
它是一种高干乔木,高可达30米以上,直径也可达1米左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泰国、缅甸和南洋群岛等地均有出产。
过去在我国海南和广东、广西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花梨木。
这种花梨木在《博物要览》中记载说:“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诸器。
”陈氏《分类学》中也说:“花梨木为红豆树属,高可达一丈八尺至三丈……浙江及福建、广东、云南均有之。
闽省泉、漳尤多野生……木材坚重美丽,为上等家具用材 。
”清代不少红木家具实质是这些花梨木制造的。
现代从海外进口的花梨木大多也是这类品种,已成为红木家具最主要的用材。
但据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中的记载,早就认为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
海南檀即黄花梨,故明代除黄花梨家具以外,应当也早有明代花梨木家具,即今天我们所称的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是目前木家具家庭中最珍贵的高档商品。
我国自明朝清代以来,此类家具一向为王宫贵族所拥有,平民无力问津。
红木家具目前又分为全红木家具、主要部位红木家具和红木包覆家具三种。
全红木家具是指产品所有木制零部位(除镜和镜托板、线条外)都采用红木制作;主要部位红木家具是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必须使用红木制作,内部及隐蔽处可使用其他深色名贵硬木或以外的其他优质木材;红木包覆家具是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采用红木实板包覆,内部及隐蔽处可使用其他近似优质木材,但主要部位和包覆红木家具,应在提供的质量保证书中明示使用红木以外树种木材的具体部位。
红木生长缓慢,资源奇缺,且呈逐年剧减趋势,有的已面临灭绝。
我国产的红木,不但树种极少,而且产量极低。
国内生产的红木家具所用的红木,均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热带非洲进口。
随着国际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这些国家相继采取严格的限制制品政策,因而进口渠道日益狭窄、艰难,预计数年后,这些珍贵木材将无法供应,到那时,人们富裕了,想享受这豪华名贵的红木家具,恐怕也很难能买到了。
2004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会上,清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以1100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最高价。
今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及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开始执行,其中红木家具因为原材料很珍贵,被禁止出口,此前国家相关部门就已经对紫檀等5种珍贵原木禁止出口。
但近年来,无论是收藏和投资领域,以及在家装市场,红木家具行情普遍上涨已成为一个趋势。
品艺苑北京商行总经理、古典家具收藏网创办人卓祖杭表示,政策出台未必能对红木家具的整体行情产生影响,目前红木资源很少,现在生产红木家具所需要的原料,绝大多数要从东南亚、南美洲、非洲进口...
梦见海南黄花梨是什么意思
仿明清家具的区别:第一,结合处。
主要观察古代家具的结合处是用榫卯、钉子还是胶粘。
鉴赏家具就可以依据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不同的组装结构加以区分。
艾克在鉴定明式家具榫卯结构方面提出的原则是:“非绝对必要,不用木梢钉;在能避免处尽可能不用胶粘;任何地方者不用镟制——这是中国家具工匠的三条基本法则。
”其实这也是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结构特点的总结。
古式家具具有精巧的榫卯结构,构件之间,不用金属钉固定,而是全凭榫卯即可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面面俱到。
而且工艺精确,扣合严密。
第二,历代榫卯结构。
由于不同的时代家具榫卯结构受到一定生产力的制约,所以也不尽相同。
例如,先秦楚墓和汉墓出土的家具一般只有暗榫、透榫、半榫、等几种方法。
夹头榫大约在晚唐、五代时出现,匠师受到大木梁架柱头开、中夹绰幕的启发而运用到桌案上来,插肩榫则是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特征。
第三,注重榫卯使用工具。
作伪高手一般懂得古代家具都是用榫卯而很少用钉子和胶粘的,而且伪造得也很相似。
但是无论作伪者怎样高明,毕竟不同时代家具榫卯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总会有所不同。
仔细观察就会看出破绽。
如张德祥就指出,明式圆角柜它的透榫两侧呈圆弧形,就一定是伪作的。
因为圆弧榫眼出自近代的打眼机, 所以说辨别榫卯使用的工具和有无近代工艺的手法也是鉴定家具的重要方面。
关于海南黄花梨的问题
象牙制品打磨抛光的方法一、象牙雕刻类制品打磨抛光,一般用锉草(一种表面带纵向纹的草茎)和光叶(冬笋的外壳)进行。
其方法是:1、先用热水把锉草和光叶泡好待用,锉草要捆绑成束。
2、将象牙件活浸泡半个小时,捞出。
3、打锉草,先用锉草束顺着象牙纹路方向轻轻地擦抹,要把加工痕迹全部磨平。
痕迹重的地方要多磨几下。
4、上光叶,用光叶将象牙制品通体细磨,要把锉草磨痕迹全部磨去。
用清水洗净。
二、象牙珠饰类制品,一般是用车镟制作而成的,表面的光洁度很高,仍然要打磨抛光,但不能用锉草光叶擦磨。
1、传统的工艺叫“撞亮”,即把一定数量的象牙珠子放在一条白布口袋中。
2、扎紧袋口,两个人各执一端,顺势悠荡,让象牙珠子相互滚动磨擦至一定时间,象牙珠子表面即非常光润。
3、再浸烤石蜡,就不会变黄了。
刘文杰的个人成就
其收藏水平单就近现代名家字画的精品程度而言,全中国“独此一家”。
尤其以齐白石、李可染、溥儒、钱松岩、刘继卣等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收藏数量之大,水平之精,为一般藏家所难忘其项背。
1993年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特邀请北京四位著名收藏家,文玩家刘文杰,马未都,张德祥,秦公编写出版了一套文玩收藏生活系列丛书:《刘文杰说字画》《马未都说陶瓷》《张德祥说家具》《田涛说古籍》在收藏界影响颇大。
《刘文杰说字画》是艺术品市场开放初期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书画收藏类参考书籍,成了书画收藏界的入门参考,连出三版,均已脱销。
到 2007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了刘文杰又一部著作《刘文杰再说字画》,自此开创了一门新的学问---中国书画鉴赏学。
并于2010年、2011年受东北亚艺术博览会邀请在吉林长春两次举办个人书画收藏大展。
清代明代家具的区别论文2000字
展开全部 (一):用材明清家私的判定,最重要的即是差异时代。
而前史不一样时期和区域,由于政治、经济以及日子风俗和审美兴趣的不一样,常会选用不一样种类的木材制造家私,因而一些古家私的用材会直接反映出该家私的产地和时代,这是差异古家私文物价值的重要依据。
学会差异木种是鉴赏家、保藏家和爱好者的必修课和根本功。
明清家私在用材方面,有显着的时代特征。
因而,差异木材是判定家私中首要要注意的疑问。
传世的明清家私中,有不少是用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乌木、等木材制造。
因在清代中期今后,这几种木材日渐缺乏,变成稀有珍材。
所以,凡是以这几种硬木制成的家私,大都是传世已久的明代或清代前期遗物。
如有用红木、新黄花梨、或新鸡翅木制造的明式家私,因其资料的时代与构成的时代不相符合,大多是近代的拷贝品。
当然,这也不能彻底混为一谈,由于众文献记载来看,红木和花梨木能够最迟在清代前期就已开端被选用作家私之材,而在江南一带也的确也发现了不少明式红木家私,不是近代拷贝的,而是清代早期的遗物,但从全体上说,红木家私的很多呈现是清代中期今后的事。
(二)种类与外型明清家私的种类,也与时代有着很大的联系。
明代椅子常见有四出面式和官帽式,还有圆椅、玫瑰椅等。
四出面式和官帽式椅子在明代墓葬中曾有发现。
因而,在判定中能够判别,凡与这类出土椅凳个性类似的传世扶手椅种类,应思考为明式制品。
有些较早出椅现的家私种类,往往到了清代后就不再盛行。
也有一些家私种类,呈现的时刻较晚,早期不能够制造。
家私的外型,是断时代的重要依据。
许多明清家私的时代迟早,都能够从外型及外型的改变来判别。
比方搭脑两头出面、扶手两头不出面的扶手椅,或搭脑两头不出面、扶手两头出面的扶手椅,多为明式家私扶手椅的早期外型款式,其制造时代通常还会晚于清代中期。
再如柜子,明式柜子以圆角柜居多,侧脚收分显着,以各种流通的线条装修为主,不重雕琢。
入清今后,这类圆角柜逐步削减,代之而起的方角柜,下方正平直,侧脚收分渐小,至清代中期今后根本无侧脚,并且装修雕琢亦由简练变繁琐。
乃至家私的腿足外型的改变,也可作为断代的依据。
如桌椅的腿足,即阅历了一个由细瘦到粗大健壮的改变进程,凡具有前者特征的桌椅,其时代通常要早于后者。
(三):布局判定明清家私的迟早,有时也可依据某些构件来判别。
如明代官帽的靠背,根本光亮无纹。
清代官帽椅的靠背,绝大多数是雕花板,素板稀有。
又如明式家私的管脚枨都用直枨,而清中期今后管脚枨常用罗锅枨,这是差异明式和清式家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首先,调查联系处。
首要调查古代家私的联系处是用榫卯、钉子仍是胶粘。
鉴赏家私就能够依据古代家私与现代家私不一样的拼装布局加以差异。
艾克在判定明式家私榫卯布局方面提出的原则是:“非肯定必要,不必木梢钉;在能防止处尽能够不必胶粘;任何地方者不必镟制——这是中国家私工匠的三条根本规律。
”其实这也是中国古典家私榫卯布局特征的总结。
古式家私具有精巧的榫卯布局,构件之间,不必金属钉固定,而是全凭榫卯即可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八面玲珑。
并且技术精确,扣合紧密。
其次,知道历代榫卯布局。
由于不一样的时代家私榫卯布局遭到必定生产力的制约,所以也不尽一样。
例如,先秦楚墓和汉墓出土的家私通常只需暗榫、透榫、半榫、等几种办法。
夹头榫大约在晚唐、五代时呈现,匠师遭到大木梁架柱头开、中夹绰幕的启示而运用到桌案上来,插肩榫则是明清家私常用榫卯特征。
最后,注重榫卯运用东西。
作伪高手通常懂得古代家私都是用榫卯而很少用钉子和胶粘的,并且假造得也很类似。
可是无论作伪者如何高超,究竟不一样时代家私榫卯所运用的东西和资料总会有所不一样。
细心调查就会看出漏洞。
如张德祥就指出,明式圆角柜它的透榫两边呈圆弧形,就必定是伪作的。
由于圆弧榫眼出自近代的打眼机, 所以说差异榫卯运用的东西和有无近代技术的办法也是判定家私的重要方面。
(四):装修知道不一样时代装修个性是断代家私的重要依据。
不一样时代有不一样的装修个性。
以镶嵌技术来说,明代与清代家私差异一个显着象征就在于此。
明代家私很少用镶嵌技术,而清代镶嵌技术则较兴旺。
明清家私上的斑纹,是判定家私制造时代的最重要依据。
家私上的装修斑纹与其他技术品的斑纹一样,具有显着的时代性。
因而,在判定家私时,有切当时代的其他技术品上的斑纹,是极好的比照参照物。
如明清家私上常见的龙纹、凤纹、螭纹、葡萄纹、牡丹纹、满意纹、卷草纹及各式吉利图画等,也是明清时期各类技术品上常见的装修纹样。
清代家私的图画装修也是如此,许多图画的组合,都必富含吉利、富有的涵义,常见的有“五蝠捧寿”、“鹊上梅梢”、“方案麒麟送子”、“吉庆有余”、“龙凤呈祥”、“海屋添筹”等,特别到了清代晚期的家私,举目皆是。
猜你喜欢
- 最近发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