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芬兰家具设计史

沙里宁设计的家具有哪些哪,都分别是什么时候设计的?其设计的先后...

内容摘要:北欧家具设计造型简练、质朴,蕴含着浓郁的人情味,强调民族情感的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朴实之美,而这一切又与道家美学强调的以“无”为美、以“自然”为美、以“淡”为美的艺术精神不谋而合。

因此,用道家美学思想剖析当代北欧家具设计理念,会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关 键 词:北欧设计 道家美学 以无为美 以自然为美 以淡为美 北欧家具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初次与世人见面时,就以既具现代化又有人情味的展览品在设计界引起轰动。

北欧家具设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为公众的日常生活而设计的理念、民主设计的思想、人文功能主义的信念以及在面临外来影响时对自己的优秀民族工艺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态度等方面。

这一切都将会给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在新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谋求发展予以丰富、深刻的启示。

道家美学的核心范畴是“道”,“道”不仅是道家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德学范畴,也是其最高的美学范畴。

道家关于美本质及其表现形态的一系列思想,都是从“道”这个核心范畴派生出来的。

“道”具有超越一切名相概念的无限性,故道家美学以“无”为美;“道”以“自然”“无意识”为特点,故道家美学以“自然”为美;“道”怀柔处下,恬淡守拙,故道家美学以“淡”为美。

这一切又与北欧家具设计理念具有相通之处。

一、以“无”为美 北欧设计并非单纯地强调形式上的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重视对人心灵的抚慰与寄托,注重设计作品的含蓄不露,从而获得诗意的功能主义美誉。

比如丹麦威格纳根据明清圈椅而设计的“中国椅”便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

它以实木为框架,将实木制作的背板与扶手联为一体,形成酣畅、具有动感的线条,且过渡均匀而有节制。

四只实木椅腿将整体的靠背扶手与座面坚固地连接起来,造型优雅沉静,折射出中国明式家具凝练明朗的风格。

芬兰设计师梵萨·洪格耐曾说:“运用光线,我尊重黑暗;运用声音,我尊重寂静;运用空间,我尊重空无。

”北欧设计大师充分尊重以“无”为美的设计理念,既不同于德国冰冷的技术功能主义,也不是单纯追求形式奇特的波普运动。

其设计作品含蓄、凝练,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回味。

它们流露出对人性的关爱、对传统的眷恋、对自然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爱。

所谓以“无”为美,是指以“无”为特点的“道”具有无限的美,所以是“大美”“至美”“全美”。

这种无限的美存在于“无言”“无声”“无形”“无味”“无乐”之中。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最高的乐声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道”盛大而无形。

“大象无形”即是说,事物最根本的规律既是看不见的,也是不可感知的。

这恰好道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造所具有的特征:一切艺术家的杰作,一方面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却又处处显得天然生成,没有人为造作的痕迹,似乎是非人力所能创造的。

以“无”为美的思想,影响深远,源远流长。

自魏晋起,它已成为人们生活践履和艺术创作中的美学追求。

以“无”为美的道家思想在设计艺术中不是去除所有形、声、名、味,而是以有限的形、声、名、味含藏令人回想无限的博大内涵,从而获得莫大的审美享受。

所以,他们更强调设计艺术作品中的意味深远、无拘无束、美不胜收。

北欧设计师认为,设计的产品是有生命的,是能够感受到血脉和心脏的跳动的,因而其“线条必须含笑”。

他们希望通过物质产品设计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无疑,这与道家思想强调以有限的形式来蕴含无限美的“无”为美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以“自然”为美 自古以来斯堪的纳维亚人就崇尚自然,他们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灵性,人和自然是相通的。

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类中心主义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北欧的家具设计,而这一切又与中国道家思想所倡导的以自然为美的思想不期而遇。

北欧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有着长久的冬季,气候反差大。

但是森林茂密,水域辽阔的自然环境又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所以北欧的家具设计师们不仅从优美的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而且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天赋的资源。

阿尔托的设计尽量使非人性的技术与亲近人性的自然做到水乳交融。

“自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它允许我们尽情地发挥想象的翅膀。

”因此,北欧家具设计透露出受自然启示产生的温馨的人性关爱。

比如博耶森通过设计来发掘产品中的自然天性,使物质产品能更为主动地融入人类的生活,贴近人的性灵。

北欧家具设计师受大自然的启示,在设计中借鉴了动植物造型,使之提炼成抽象的几何形体和风格化了的形式。

这些形式来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为设计注入了永恒之美。

比如威格纳的孔雀椅、迪策尔的蝴蝶椅、雅各布森的蚁形椅和蛋形椅等。

北欧家具设计自始至终体现了以“自然”为美的思想,而这也是其设计最具魅力的原因之一。

这与2000多年前老子提倡的“自然”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第25章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生万物呈现的第一大特征。

“无为”则要求人们按自然法...

家具发展史

展开全部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释名》注:"榻登,施之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

"既在床前设榻登上床,说明床的高度有所增高。

又据《太平御览》记载:"灵帝好胡床。

"胡床是西北游牧民族的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坐时垂足。

由席地坐演进为垂足坐是家具史的上一大变革。

(3)出现软垫。

《西京杂记》中记述,汉时天子的玉几上冬天加有丝绵织物,大臣的木几上则加用橐(毛毡缝制的口袋)。

这是最早出现的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除木材外,还有金属、竹、玻璃、玉石等。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 (220年~581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产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此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许可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围屏。

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盛典时期,高矮形家具并存发展; (589~960年)中国家具发展至唐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

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通雅》记载:"倚卓(椅桌)之名见于唐宋。

"六朝已有椅凳,唐代更趋流行,几、案高度皆以坐面为基准,坐具既高,桌的出现势为必然。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大致可分为:坐卧类,如凳、椅、墩、床、榻等;凭椅、承物类,如几、案、桌等;贮藏类,如柜、箱、笥等;架具类,如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

五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描绘了成套家具在室内陈设、使用的情形。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

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

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边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

此外,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家具种类有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灯架)、带抽屉的桌子...

求《家具设计史》电子书

1.世界家具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查尔斯·爱德华·珍妮特是他出生时的姓名。

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即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术,因此,他更名为勒·柯布西耶。

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

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 建筑大师 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泥土。

2.陈增弼: 中国家具和室内设计大师陈增弼,是老冯非常崇拜的一位中国家具和室内设计大师。

在老冯的记忆中,陈教授是典型的中国大知识分子。

“儒雅”、“博学”、“严谨”、“和蔼”,这些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陈教授是我认识的知名专家中知识最渊博的一个人,也是最谦虚、和蔼的一个人。

3.世界家具设计大师--艾琳.格瑞艾琳·格瑞(Eileen Gray,1879-1976)作为20世纪的一位先驱建筑师,对现代家具设计贡献非常突出,格瑞生于爱尔兰一个富足而又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幼年即表现出强烈个性和和对自己喜欢事情的顽强执着精神。

格瑞19岁时进入当地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4年后随全家移居巴黎,继续学习绘画。

在巴黎格瑞很快对漆艺发生浓厚的兴趣,在几位著名的漆艺家的指导下,尤其是一位日报旅法的漆艺家的高超技艺对她影响都很大,格瑞很快就掌握了漆艺基本技法,随后成为第一代现代漆艺著名大师之一.4.世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托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

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

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5.世界家具设计大师-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对勒·柯布西耶影响很大的一个家具设计大师.

北欧的设计风格

展开全部 北欧风格是注重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有机的科学的结合,它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绿色设计、环保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理念,它显示了对手工艺传统和天然材料的尊重与偏爱,它在形式上更为柔和与有机,因而富有浓厚的人情味,它的家居风格很大程度体现在家具的设计上。

注重功能,简化设计,线条简练,多用明快的中性色。

在20世纪20年代,大众服务的设计主旨决定了北欧风格设计风靡世界。

功能主义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大放异彩,标志着其突破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与世界接轨。

北欧风格将德国的崇尚实用功能理念和其本土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富有人情味的设计使得它享誉国际。

它逐步形成系统独特的风格于40年代。

北欧设计的典型特征是崇尚自然、尊重传统工艺技术。

20世纪中期的北欧经济的发展迅速使得北欧人拥有高福利的制度。

但北欧人依然重视产品的实用性,简单自然的审美观依旧传承。

北欧的住宅文化和设计理念深受影响。

故,即使是在工业时代的北欧产品设计都依然保留着关注用户身心健康的人文关怀的要素。

传统和时尚创新被北欧设计师运用得淋漓尽致。

扩展资料 北欧风格(Nordic style)是指欧洲北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及冰岛等国的艺术设计风格(主要指室内设计以及工业产品设计),具有简约、自然、人性化的特点。

北欧风格在使大众利益得到关注的同时,北欧设计没有缺失对小众的关怀。

例如消除残障人士在生活上的不便,为其设计便捷的人性设计,实现社会公平。

它们都体现了北欧风格设计对人的周全关心。

北欧风格以简洁著称于世,并影响到后来的“极简主义”“后现代”等风格。

常用的装饰材料主要有木材、石材、玻璃和铁艺等,都无一例外地保留了这些材质的原始质感。

在家庭 装修方面,室内的顶、墙、地六个面,完全不用纹样和图案装饰,只用线条、色块来区分点缀。

同时,北欧风格的家居,以浅淡的色彩、洁净的清爽感,让居家空间得以彻底降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欧风格...

如何自学家具设计?

包括很多方面。

基础入手的是基本的绘画技法和电脑软件学习。

然后是产品设计的理论知识。

Last but not least 无限的创意。

自学的话 如果没有绘画基础就要学会软件如rhino,su,keyshot,3ds max,ps,ai等。

个人感觉还是练好绘画功夫更重要随时随地记录和表现你的思想创意。

从最基础的素描学起。

便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再好的创意都不会有效果。

然后是多读书开阔眼.《家具设计学》是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在2000年1月出版的一本书籍。

这是一本探讨现代家具设计基础理论和介绍现代家具设计实际应用的专著。

此书的目的是为建立现代家具设计的正统观念和学术研究的领域,并为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的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资料

芬兰松木家具的优缺点

松木家具的优点:1.松木家具的选材、设计及制造松木属针叶林种,由于森林覆盖率高,所有的树木基本上没有经过人工修剪,使得在加工成材后,枝节部位留下的是自然生长的痕迹。

在制成家具时,更能充分展现材料的真实、憨重及自然美感。

2.大多数松木家具造型朴实大方、线条饱满流畅,少加雕饰的加工手法环保健康,看上去更加的自然美观,天然的木材条纹,没有任何的修饰,所有的木纹都一一的为我们呈现,摆放在家里看上去非常的美观、上档次,是购买家具的首选。

3.好的松木家具经过不定期的保养,一般使用寿命较长,说不定还可以当做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呢,松木本身木质就非常的牢固,不易损坏,由松木制作的松木家具质量更是非常的好,并且松木家具具有保存的价值,比一般的木材寿命更长!4.优质的松木家具会散发出一种原木特有的气味儿,可能刚开始有的人会不太习惯,不过这正特殊气味儿对人体不但没害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哦,松木家具属于天然环保的木材,在外形上非常的美观,色泽度也非常的好,有一股淡淡的木材香味。

松木家具的缺点:1.松木家具木质较软,家具易开裂变形,含水率高也容易导致开裂,所以要注意防潮,与一般家具光洁的表面相比,节子是松木家具区别于其他家具的一个重要特征,有些消费者觉得节子是松木家具最为独特的风格,显得自然而本色,可有的消费者却认为,好的板材不应该在表面带着明显节子。

其实,松木有节子是正常现象,只要不影响家具部件的结构强度,小的节子还是允许的。

2.新买的松木家具带有一种特殊的松木气味儿,可能有些消费者会不习惯,稍微碰一下便会有明显印记,不仅如此,松木家具还很容易开裂,甚至在刚刚买回组装的时候,就会出现开裂的现象。

3.有的松木家具生产厂家为了掩盖松木节疤多次用油漆喷涂,使家具表面漆膜较厚,失去了松木家具追求本色自然的核心价值,松木家具颜色变深属正常现象,松木中含有大量的松脂等其他物质,松木家具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时,内含物便会与空气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家具的颜色变深,这不是材质的品质问题,也不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

参考资料太平洋家居网:http://zt.pchouse.com.cn/28/285031.html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