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歌诗慕家具怎么样 八仙的资料

八仙

中国民间流传的八位仙人。道教援引改造之,成一组上仙,即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八仙是中国道教及中国神话中的八位神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幼、贫贱富贵,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他们手持的法器或宝物,也称为“八宝”。

八仙的由来

“八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拥有不同的含意,直到明朝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一般称为《东游记》),才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明《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则以风僧寿、玄虚子取代张果老、何仙姑。

刘海(或作刘海蟾)虽然现在不在八仙当中,但在许多地区仍位于八仙之列。明《列仙全传》用刘海顶替了张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区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刘海代替汉钟离的,而台湾亦有用刘海替代蓝采和。

日本也有类似的神明组合,称为“七福神”,但其中多为印度教/佛教神明。由于中日两地文化影响,加上七福神搭宝船的形象与八仙过海类似,也有学者认为七福神是由中国八仙而来。

铁拐李

先说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尸体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钟离权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张果只得进京。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面而看不见。从史传所记来看,张果不过是一位有些心虚的老朽江湖术士,要不何以数次装死以避征召呢?充其量不过会些幻术而已。所以有关他的仙话,全都是道教凭借民间传闻,夸大其词,为了宣传需要而编造的。《太平广记》还记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的来历,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张果才救活他。

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一带),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身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壮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形象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挑、李铁拐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

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民间戏曲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办仙戏”。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

芭蕉扇(汉钟离)

葫 芦(铁拐李)

花 篮(蓝采和)

荷 花(何仙姑)

剑(吕洞宾)

笛 子(韩湘子)

鱼鼓(张果老)

玉板(曹国舅)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此时李铁拐抛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除上述以外,民间中关于八仙也有一些口碑传说,其中有则悲惨的“八仙过海”故事。

北宋建隆年间,沙门岛(今庙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这样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三百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后来,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三百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三百人内,如此被杀的,两年内就达七百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跳入海中,往蓬莱山方向游去。从沙门岛到蓬莱约三十里之遥,途中多数犯人体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怀武功、体格健壮的善游者,借着水流游到了岸边,在蓬莱城北丹崖山下的狮子洞内躲了起来。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当闻知八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且越传越神,他们被传称为“八仙”,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的故事。

八仙

元剧《八仙庆寿》以汉钟离、张果老、李铁拐、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称为八仙,民间流传极广。古拳家根据八仙的传说和个性特点,创编了以“八仙”命名的各种拳械。如“八仙拳”、“醉八仙”、“八仙剑”、“八仙棍”等。

熟读深思子自知前一句是啥

“熟读深思子自知”前一句是“旧书不厌百回读”,这两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意思是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

苏轼这两句诗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敦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不可急于求成,只要“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他日定能科场得意。

固然经典值得“百回读”,但是这里着重的还在那读书的人。简化成“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却就着重在读的书或作品了。

原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译文:

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将来做官恐怕是免不了,如果今日只闲散游息,不再读书上进,将来名宦也将追求不到。为了一心读书,连亲友都不太来往了。写作的时候很专心,连院子里的花草都没空去看一下。我为什么想做官而出川东来呢?只是抛开所学,和儿童嬉戏这般做事不认真。

狂妄错误的谋划却不被采纳,到现在只有头上的白发如期而来。家乡自己手植的松柏已经长大了,想走不能走,一再拖延,何时能回去。如果每件事早知道是命中注定的,那我十年来的浪迹求官行为不是极度无知。现在我和你说千万别去计较一时的得失,在这临别时和你说这些又让我感慨长叹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二十八岁的安惇,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了乡试,其结果是参加贡举考试未中。

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安惇,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要去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先贤的典籍中蕴藏着的无穷学问,“熟读深思”自能领悟。

这首虽是宋朝苏东坡赠给安惇的诗,但内容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慷慨悲凉的送别诗。本诗即在外放地所作远大的济世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人生之间的巨大矛盾使苏轼产生了满腹的悲愤和牢骚,于是便借送别失解西归的安惇之机倾泻了出来。

诗歌开头四句为宽慰安惇之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劝其多读“旧书”,熟读深思之后自然能明白许多有关人生进退的道理,这里化用了三国董遇之语。因此今日的失解虽然已经无可追悔、无可补救了,但是只要坚韧不拔,锐意进取,他年功成名就仍然是有可能、有希望的。

这是苏轼对安俘的宽慰,意在勉励遭受失解打击的安惇振作起来,再谋进步,而不要一服不振、自攀自弃。这种宽慰既切合了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情景,同时又流属出了作者本人在命运的无情播弄中的旷达洒脱之情。

开头两句从上下文的关系上来看是有特定的所指的,“子自知”实际上具有领起下一联的作用但是,如果找们将它从该文境中剥离开来,可以发现它是具有普遏性的哲理意义的。即读书时不能搜艳猎奇、无所用心,而须一边阅读一边思索。

这徉,才能取得对其内容的理解然后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思索,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样,在多次的重复阅读和重复思索之后就会深刻地领悟到书的内涵,便对这种内涵作出自己的补充、发挥和创造。

身处逆境中的作者虽然发出了“他年名宦恐不免”的旷达豪迈之语,但是他自然不会忘记自己“今日栖迟”的窘境。理想与现实的悬隔压迫着他、折磨着他,使他产生了沉深的苦闷与巨大的心灵创痛。这种巨大的痛苦促使他不再故作豪爽,故作潇洒,而是将自己辛酸的血泪如数地抛洒出来。

于是诗歌转入对其坎坷遭遇的倾诉之中,向安惇秀才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式的心灵歌哭。“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暇窥园葵”是说自己在家居出仕之前断绝了与他人的来往,聚精会神,闭门著书。“不暇窥园葵”用董仲舒之事,借指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苏轼闭门谢客、发愤著书、本为研求学理,以期学有所成;但是,为了实现其济世的宏愿,他毅然抛弃旧学,离家东游,以求仕进,哪知从此却陷入“从儿嬉”的尴尬境地。

“从儿嬉”一语是苏轼对这个庸俗的社会和这群庸俗的世人的抨击和控诉,其中蕴含了这位具有旷世奇才的大诗人的多少辛酸、多少泪水。在这个儿嬉般的社会环境里,作者高超的志向、远大的理想既无从施展,也无从实现,它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个虚幻的泡影而迅速地破灭了。理想没有预期实现,而两鬓的白霜却如期降临了。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一联用鲜明的对比展示了理想未遂、年岁已老的人生悲哀,这是英雄暮年的叹息,虽悲却壮,虽哀亦雄。苏轼出仕以后的岁月,都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岁月无情催人老,他深感这种严峻的政治斗争空耗了自己的青春、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于是不由得萌生了归家的念头:“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他从自己两鬓飞霜中看到了岁月流逝的迅疾,于是便想到当年自己在故乡的山头上亲手栽种的松柏现在已经长得很粗大了吧。时间飞逝树木已拱,而自己归却不知何时才能归家。这里作者深深流露出了因理想破灭所造成的失落感和由政怡斗争所带来的疲惫感。

在这样复杂的情结中,他终于发出了“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的沉痛的忏悔和呼告。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浪费“十年”生命的悔恨:要是早知万事皆有命那我就不会在外徒劳奔波而会在家闭门读书了。

作者用现身说法的手段通过对自己坎坷际遇的回顾确证了仕进人生的虚枉和淡泊人生的价值。这里固然有与安惇秀才之间的痛苦的心灵感应,但也因此起到了劝慰的作用。

读书著书不仅是求知、创造的方祛,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在无道如儿嬉的社会中,如何坚守节操、实现自我的价值,苏轼以其血泪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人生体验,无疑是会给人们以人生观方面的哲理启示的。

最后,作者又以“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暖咨”两句从形式上回到了“送别”话题中。虽然从白己的切身体验中,苏轼在情感上是倾向于淡泊明志的佛老人生观的,但是在理性上他又是一直服膺儒家的入世学说的这种入生观方面的矛盾在上文中已有表现。

这种矛盾是苏轼杂揉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结果,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作者的思想深处。这就使他无从比较起以书为业的淡泊人生和汲汲干进的仕途人生的得失,因而在与失意之人临别之际,他只能发出充满帐惘、困惑和迷茫的长长的叹息。

关于书的诗句有哪些?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吴家有什么名人啊?拜托列几个,加上精要的解释 谢谢!

吴起(?-前381),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山东定陶)人。初事鲁国,曾“杀妻求将”。后入魏,文侯以其善用兵,拜为西河守。武侯时因受排挤而入楚,得悼王信任,任令尹,主持变法。裁汰冗员,加强军力,废除贵族特权,使国力渐强。悼王死后,宗室大臣做乱,他被射杀,变法失败。著有《吴起兵法》,已佚。

吴广(?-前208),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贫苦农民。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他与陈胜同为屯长,因雨失期,法当斩,遂在蕲县大泽乡,率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他任假王,率诸将西征,围攻荥阳。后部将田藏假借陈胜命令,将其杀害。

吴芮(?-前202),汉初诸侯王。秦时任番阳县令,号曰番君。秦末农民起义,英布归附于他,他以女妻之,率越人举兵反秦。刘邦攻南阳,派其将梅鋗协同攻析、郦。秦亡,项羽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徙封为长沙王,都临湘。死,谥文王。

吴汉(?-44),东汉将领。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新莽末,亡命渔阳(今北京密云),以贩马为业。后归刘秀,为偏将军,征发渔阳等郡骑兵,助刘秀消灭王郎割据势力,并镇压铜马、重连等部农民起义军。刘秀即位后,任大司马,封广平侯,率军伐蜀,攻灭割据益州的公孙述。

吴质(177-230),三国魏文学家。字季重。济阴(山东定陶)人。初任五官将、朝歌长、元城令,以文才受知于曹丕。入魏官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入为侍中,封列侯。少有才学,与孔融等称建安七才子。存世作品有书笺三首,诗一首。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北)人。家世贫寒。好学,善文,清逸有古风,时人仿学,称“吴均体”。历为建安王伟记室、奉朝请。以撰《齐春秋》不实,免官。复受诏撰《通史》,起自三皇,至齐代,所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普通元年卒,著作有范晔《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十二州记》、《钱唐先贤传》、《续文释》,及文集二十卷。

吴兢(670-749),唐史学家。汴州浚仪(河南开封)人。《新唐书》称其“少厉志,贯知经史”。魏元忠荐为右拾遗内供奉,撰修国史。中宗时迁右补阙,与韦承庆等撰《则天实录》.转起居郎,迁水部郎中。玄宗时,拜谏议大夫,兼修文馆学士。官终恒王傅,时号“良吏”。撰有《梁史》、《齐史》、《周史》、《陈史》、《隋史》、《唐史》。所撰《贞观政要》,广为流传。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唐画家。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

吴道子

画创作,据载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吴筠(?-778),唐道教学者。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字贞节。少为儒生,举进士落第后,入嵩山从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长于诗文,与当时文士李白、孔巢父等均有唱和。玄宗征召为翰林。安史乱前,求归隐茅山。主要著作有《神仙可学论》、《玄纲论》等。原有文集二十卷,已佚。

吴元济(783-817),唐藩镇割据者。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子。少阳死,他匿不发丧,以父病为名请求皇帝允他主兵。因不允,遂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自领军务叛乱,纵兵焚掠舞阳,叶县等地,威胁东都洛阳。次年,又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刺伤御使中丞裴度。后为裴度讨伐,将士多叛离,李愬愬乘虚袭破蔡州,执元济,斩于长安。

吴融(?-903),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龙纪进士。拜中书舍人,主草诏书,终官翰林学士承旨。诗多为流连光景之作,也有少数感怀时事者。受温、李影响,在艳丽中时含凄清之气。有《唐英歌诗》三卷。

吴峦(?-944),五代后晋将领。字宝川。卢县(今山东茌平西南)人。后唐清泰中,为大同沙彦珣节度判官。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他率领云州将吏闭城拒命,契丹攻七月不下,后被石敬瑭召回,任复州防御使,旋任权知贝州军事。天福九年(944),契丹大举来犯,他率众坚守,牙将邵珂开门引契丹入城,战败投井死。

吴玠(1093-1139),南宋将领。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人,字晋卿。曾镇压方腊、史斌起义。建炎四年(1130)任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参与富平之战。与弟璘扼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先后取得和尚原、饶风关等大捷,力保川蜀。绍兴四年(1134)改守仙人关,收复凤、秦、陇等州。官至四川宣抚使。

吴激(?-1142),金文学家。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字彦高,号东山。米芾婿。奉宋命使金被留,任翰林待制。能诗文及书画,并能词,与蔡松年齐名,时号“吴蔡体”,风格清婉。著有《东山集》。

吴棫(约1100-1154),北宋音韵训诂学家。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才老。徽宗宣和间进士。南宋高宗绍兴中官太常,因得罪秦桧,出为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通判。所撰《韵补》(五卷)今古韵为九部,认为古人用韵较宽,有古韵通转之说。又撰《诗补音》、《字学补韵》、《楚辞释音》等已不传。

吴璘(1102-1167),南宋将领。字唐卿,玠弟。少年从玠征战,积功至阁门宣赞舍人。绍兴初,与其兄守和尚原、仙人关,屡败金兵。玠病死后,代为领兵,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宋金和议,常备不懈。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叛盟南犯,遂力疾督战,收复州郡多处。因和议被迫弃地退师。官至太傅,封新安郡王。自代兄为将,守蜀二十多年,威名亚于玠。卒,赠太师,追封信王,璘刚毅、骁勇,读史书,晓大义,著有《兵法》二篇。

吴曾,南宋文学家。崇仁(今属江西)人。字虎臣。为南宋文学家。高宗时,官至工部郎中,出知严州(今浙江建德)。依附秦桧,为投降政策辩护。著有笔记《能改斋漫录》。

吴曦(1162-1207),南宋臣。德顺军陇干(甘肃静宁)人。吴璘孙,荫承奉郎。以武宁军承宣使迁太尉。议同侂胄北伐,嘉泰元年(1201),任兴州都统制,兼知兴州。后罢副都统制王大节,独掌兵权。开禧中,为四川宣抚副使。密遣使向金献四州地。金陷大散关,封蜀王。僭位兴州四十余日,为杨巨源等所杀。

吴潜(?-1262),南宋臣、词人。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字毅夫。宁宗嘉定间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谪死广东循州。能诗词,其词激昂慷慨,颇多感怀时事之作,原集已散佚,明末梅鼎祚辑有《履斋遗集》。

吴文英(约1212-约1272),南宋词人。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曾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幕僚,又为宗室赵与芮门客。尝以词谄娟贾似道。他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赞美帝王将相的豪华生活,或抒寄下属失意者之颓废感伤情绪。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辞藻,其用意晦涩,张炎说他“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断”。晚清有些词人曾给予高度评价。著有《梦窗词》。

吴澄(1249-1333),宋元之际学者。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江西崇仁)人。《元史》称其幼颖悟,“知用力圣贤之学”。官至翰林学士、太中大夫。泰定帝时,主修《英宗实录》。哲学观点受陆九渊影响,认为“理”是“气”的主宰,“气”有清浊美恶。著有《吴文正公集》、《草庐精语》等。曾校正《老子》、《庄子》等书。

吴镇(1280-1354),元画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一生隐居乡里不仕,生活贫苦。画山水师巨然,亦能墨竹墨花,为元末四大家之一。传世作品有《古木竹石图》等。诗文集有《梅花庵稿》、《梅花道人遗墨》。

吴莱(1297-1340),元学者。浦阳(今浙江浦江,位金华东北)人。字高夫,本名来凤,门人私谥渊颖先生。仁宗延佑间举进士不第,乃隐居松山(位辽宁锦州南),深研经史,为宋濂之师。其所作散文,于当时社会危机有所触及,要求“德化”与“刑辟”并举,以维护当时元朝统治。能诗。著有《渊颖吴先生集》。

吴勉(?-1385),明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一作吴面儿。湖广上里坪司(今贵州黎平)人。侗族。洪武十一年(1378),领导侗、苗等族农民起义,称平王。起义曾坚持八年,拥众二十万。先后攻克今贵州黎平、锦屏及湖广通道(今属湖南)等地。十八年遭明军镇压,被俘遇害。

吴与弼(1391-1469),明学者。初名梦祥,字子溥,号康斋,江西崇仁人。年轻时得《伊洛渊源图》,慕而究读,罢科举。《明史》载其“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授徒乡里,四方来学,教诲不倦。天顺初征授左春坊左谕德。留二月,称疾归。晚年游闽,胡居仁、陈献章、胡九韶等皆出其门下。学宗程朱,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有《康斋文集》、《日录》等。

吴伟(1459-1508),明画家。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字次翁、士英,一作世英,号鲁夫,小仙。幼孤贫,流落常熟。成化间召授锦衣卫镇抚,待诏仁智殿,在宫廷作画。弘治初,授锦衣百户,赐“画状元”印。后以病辞归,居南京秦淮河。擅画人物、山水,有“江夏派”之称。

吴廷翰(约1489-1559)明学者。籍贯不详。字崧柏,别号苏源。武宗(朱厚燳)正德间进士。历兵、户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后官广东佥事,继迁浙江参议。平生总览博治。因思儒学之支离,故曾致书王宗仁,并与其弟子往复辩论。晚年勤于著述,哲学上坚持气一元论,指出:“一阴一阳之谓气”,“天地之初,一气而已矣”,批判理学家“太极是理”之说,认为认识对象是客观事物,“物理在心,物尤在外”,提出:“德性之知,必实以闻见乃为真知”。还主张性即气即生,反对先天“气禀”。十七世纪时,其著作和思想在日本学术界得到传播,产生较大影响,成为日本有重要地位的堀河学派的理论渊源。著作有《吉斋漫录》、《从言》、《苏原全集》等。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少时家贫。年

吴承恩

43补岁贡生,任长兴(今属浙江)县丞。旋辞归里,以著述为事。据民间流传的神奇故事与话本,撰成《西游记》长篇章回小说,将其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及理想注于神奇故事中。工书法,善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著作另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又可,明末医学家。苏州洞庭(今属江苏吴县)人,名有性。崇祯十四年(1641)南北各省瘟疫流行,他经临床观察,创立“疠气”病因学说,认为瘟疫的病因,并非古代所说的时气和伏邪,而是一种不能见、闻、触到的“疠(戾)气”。“疠气”由口鼻而入,与伤寒之邪由肌表传里者有所不同。疠气不止一种,故称“杂气”,某种杂气可使人患某种传染病,各种疠气均有其“特适”性(特异性)。他敢于破除传染病病因旧说,著有《温疫论》。

吴应箕(1594-1645),明学者。字风之,安徽贵池人。崇祯贡生。《明史》载其“善今古文,意气横厉一世”。曾与顾杲、黄宗羲等复社诸生为《留都防乱公揭》,讨伐阮大铖等人恶行。后大铖得志,谋杀周镳,他独入狱护视。清兵破南京,因反清被杀。有《楼山堂集》、《读书止观录》。

吴易(?-1646),南明抗清将领。字日生。苏州吴江人。崇祯进士。弘光时任职方主事。1645年起兵抗清,以太湖为根据地,屡败清军。隆武帝任他为兵部尚书,封忠义伯。鲁王也封他为长兴伯。旋为清将吴胜兆所败,泅水脱走,收拾余部,反击清军。次年再屯太湖,战败被俘,在杭州被杀。

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字石渠,号粲花主人。南明永历时任兵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清军南下时被俘,自尽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其著作有传奇《绿牡丹》、《疗妒羹》、《画中人》、《西园记》、《情邮记》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亦称《石渠五种曲》。

吴伟业(1609-1671),清诗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位昆山东北)人。字骏公,号梅村。年二十,授翰林院编修,见知于明庄烈帝,以复杜著名,为世所指目,直声动朝右。明亡,入清,官国子监祭酒。遗命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工诗,尤长歌行纪事,称诗史。画山水笔致清秀,与董其昌、王时敏等为画中九友。著《梅村集》、《春秋地理志》、《绥寇纪略》、《春秋民族志》、《乐府杂剧》等。

吴三桂(1612-1678),清藩王。字长伯,江苏高邮人。明以武举袭武官,擢总兵守辽宁。李自成破京师,他乞清援破北京,败李自成。旋降清,受封平西王。入陕川云贵,残酷镇压起义军和抗清军,灭南明,杀永历帝。受命守云南,与尚可喜、耿仲明为清初三藩,形成割据势力。康熙间三藩叛乱,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因屡败于清,忧忿而死。

吴嘉纪(1618-1684),清诗人。字宾贤(吴),号野人,江苏泰州人。布衣盐工,贫甚,耿介高洁,自名居所陋轩。喜吟诗,工诗词。王士祯尤赏其五言诗清冷古淡,雪夜酌酒为之序,驰三百里致之。由是知名之士争相唱和。《清史稿》载其尤“工为平冷之词”,“凄急幽奥,能变通陈迹,自为一家”。诗亦风骨遒劲。有《陋轩诗集》等。

吴绮(1619-1694),清文学家。字园次,号听翁、丰南。有诗句“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故称红豆词人。江苏江都(扬州)人。寓歙县。顺治拔贡,历兵部主事、湖州知府。《清史稿》载其“有吏能。人谓其多风力,尚风节,饶风趣,称为三风太守”。贫无宅田,居废圃。工骈文词曲。有《林蕙堂集》等。

吴炎(1623-1663),明末清初史学家。字赤溟、如海,号悔庵、赤民,江苏吴江人。明生员。明亡隐居,自娱诗文。长于史学,得顾炎武、钱谦益等所藏史料,与潘柽章等合著《明史记》,未成书,遭庄廷鑨“明史案”文字狱牵连,被杀。

吴兆骞(1631-1684),清诗人。字汉槎,江苏吴江人。顺治举人。因科场案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经友人营救赎还。少以才名世。与彭师度、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誉。其诗多写关外景色及怀乡之情。斥责沙俄侵暴,歌颂黑龙江军民抗俄斗争,洋溢着爱国思想。有《秋茄集》、《西曹杂诗》等。

吴历(1632-1718),清画家。原名启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苏常熟人。初经学师陈瑚,诗学钱谦益,画学王鉴、王时敏。后入天主教,至澳门入耶苏会。曾任司铎,在上海等传教。擅画山水,结构严谨,气韵沉郁,格调雄浑,有西洋风味。与王时敏等称清六家。兼工书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墨井画跋》等。

吴铭道(1671-1738),清安徽贵池人,字复古。吴应箕孙。父吴孟坚亦隐居以终。铭道守祖与父之志,布衣终老,游迹半天下。有《复古诗集》、《滇海集》。

吴敬梓(1701-1754),清小说家。字敏轩、文木,安徽全椒人。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晚年益贫困无计,病死扬州。一生从事文学创作。著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以切身体会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目,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为古典名著之一。另有《文木山房集》。

吴锡麒(1746-1818),清文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圣徵,号谷人。乾隆时进士,由编修官至祭酒,乞归。讲学于扬州(今属江苏),多所识拔,诗才超越,兼工倚声;骈文清华明秀,尤名重一时。著有《有正味斋集》。

吴鞠通(约1758-1836),清医学家。江苏淮阴人,名塘。乾、嘉间在江苏、浙江、京师行医。学本于叶桂,以叶氏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故以叶氏温病论治为基础,著《温病条辨》,以畅其义,创温病三焦辨证,发展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另著有医案五卷,对杂病治疗亦有独到之处。

吴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学家。河南固始人,字哲甫,号渝斋。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第一。授修撰。道光间,直南书房,历鸿胪寺卿、内阁学士、兵部侍郎。道光二十年(1840)授湖南巡抚,署湖广总督,先后调任云南、福建、山西巡抚。后乞病归。他每到一地,即组织医生、药工,对植物进行考察、考订、绘图,记录其药性功用。历三十年,编纂《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吴煕载(1799-1870),清篆刻家、书法家。原名廷飏,号让之,亦作攘之,别署晚学居士等。江苏仪征人。一生清贫,以鬻书刻印为生。擅篆、隶、行、楷诸书体,随包世臣学习书法。篆、隶书师法邓石如,行、楷书师法包世臣,功力极深,但个人风格不强烈。篆刻于邓石如用功最深,并上追汉印,以小篆入印,笔画圆转匀称,章法安详稳健,气度端庄润雅,富有意趣。对清末印坛影响极大。著《通鉴地理今释稿》。

吴敏树(1805-1873),清散文家。湖南巴陵(今岳阳)人。字本深,号南屏,别号柈湖渔叟,又号东生翁。道光举人。生平喜山水。耻于仕禄。曾任浏阳县教谕,不久辞去。作文不取宗派,工散文,长于叙事,风格接近桐城派,但又不以桐城派标榜。词体高洁,洗练秀逸,多咏山水之作。但作品喜欢以古书为源,缺乏现实内容。有《柈湖文集》、《柈湖诗集》等。

吴尚先(约1806-1886),清医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名樽,又名安业,字师机。后迁居扬州(今属江苏),不久,又移居泰州(今属江苏)乡间,因感当时其地药物短缺,而创用内病外治之法。以膏药、熏、烤、洗、热服等法治疗内、外、妇、儿等科之各种疾病颇见效果。著有《理论骈文》,又名《外治医说》。

吴煦(1809-1873),清臣。字晓帆,又字晓舫,浙江钱塘(浙江杭州)人。咸丰十年(1860)任苏松太道,奉署巡抚薛焕之命“借师助剿”,勾引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并引英法军队进上海城,阻击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再攻上海时,协助李鸿章对抗太平军。升江苏布政使,后被劾革职。

吴汝孝(约1815-?),太平天国将领。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一名汝孝。参加金田起义,历任太平军师帅、总制、指挥。1853年与罗大纲攻克镇江,大败清总兵邓绍良部。1856年配合秦日纲歼灭清巡抚吉尔杭阿军。1858年配合陈玉成击败湘军,获得三河大捷。1859年任前军主将,随陈玉成解天京(今南京)之围。次年5月与吴定彩援助捻军张乐行。后封顾王。1863年3月与黄崇发着师江北,破清军李世忠营,克浦口。后不详。

吴浔源 (1824—1902) 名凤子, 字棠湖。吴名凤三子.(父吴名凤,(1767-1854)名伯翔,字竹庵.) 河北宁津县小店乡王庄人,后迁居河北省吴桥县旧城 。(吴桥县旧城有北吴南吴一说,北吴指吴浔源,南吴指他二哥。)生于道光五年十月初二日.清末史学家、篆刻家、雕刻家、书法家、音乐家、画家、收藏家、考古学家。饶州同知。1861年(咸丰十一年)考中副贡。1875年(光绪元年)考中恩科举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6月卒于寄籍吴桥

吴健彰(约1815-约1870),清臣。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原名天垣,字道普。初为广州公行商人,开设同顺行,鸦片战争后到上海,充当美国旗昌洋行买办,捐候补道。1848年,任苏淞太道兼江海关监督。1853年,奉命向英、法、美驻上海领事乞援,要求出兵助守南京,由于太平军迅速攻占南京而未果。上海小刀会起义时被俘,由美国公使派人救出,后逃入上海英租界。1854年6月与英、法、美驻上海领事签订关于上海海关征税规则九款,出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7月又承认侵略者非法公布的《地皮章程》,出卖了上海租界行政权,并勾结英、法、美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后被参革职。

吴长庆(?-1884),清将领。字筱轩,安徽庐江人。咸丰时,纠集乡团随清军同太平军作战。同治间以守备从李鸿章入援江苏,复又转战山东、河南、直隶等省,积功累官至广东水师提督。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朝鲜发生内乱,日本使馆被焚。他奉命率师东渡,平定朝鲜内乱,驻师朝鲜,纪律严明。

吴友如(?-约1893),清末画家。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名嘉猷,字友如。幼贫,善绘画,吸取钱杜、改琦、任熊等画法,遂工人物、肖像,以卖画为生。光绪十年(1884)起,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后自创《飞影阁画报》,内容多为时事新闻插图和描绘市民社会生活。所作参用西方绘画透视法,构图紧溱线条遒劲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甚有影响。并曾为木板年画绘制画稿。

吴大澄(1835-1902),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字清卿,号恒轩、愙斋、吴县(苏州)人。同治进士。1884年会办北洋军务,驻天津。次年诏赴吉林,同俄使交涉珲春黑顶子边界,收复沙俄侵占之地。1886年升广东巡抚。1888年郑州黄河决口,派往治河。任河道总督。1802年任湖南巡抚。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自请率湘军赴前线作战,兵败革职。善书法,精于金石学和古文字学。著有《古籀补》、《古玉图考》、《愙斋诗文考》等。

吴汝纶(1840-1903),清文学家。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少贫力学”,“早著文名”(《清史稿》)。同治时中进士。曾出任冀州知州,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其文宗法桐城派,风格豪放。一度师事曾国藩,与薛福成等并称“曾门四弟子”。有《桐城吴先生全书》传世。

吴沃尧(1866-1910),清小说家。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人。家居佛山,别署我佛山人。弱冠移居上海,一度客居山东,后游日本。回上海后,主编《月月小说》,又主办广志小学。写作小说颇多,作品多揭露清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现象。政治倾向接近改良派,为近代谴责小说代表作家。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其它吴姓名人有唐大臣吴丹;元戏曲作家吴昌龄;明将领吴良、吴祯、吴广,画家吴彬;清学者吴炳,医学家吴澄、吴师机,金石学家吴式芬,出版家吴修等。近当代吴姓名人有革命家吴玉章,政治家吴德、吴芝圃、吴克坚、吴亮平、吴文英、吴学谦、吴邦国、吴仪、吴官正,军事家吴法宪,红军将领吴焕先、吴光浩,爱国民主人士吴茂荪,爱国宗教人士吴耀宗,民主革命者吴锦堂,民主革命烈士吴樾、吴禄贞,国民党官员吴稚晖、吴铁城、吴鼎昌、吴国桢,国民党将领吴奇伟,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民族资本家吴蕴初,数学家吴文俊,物理学家吴有训、吴大猷、吴健雄,物理化学家吴学周,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化学家吴征铠,金属学家吴学蔺,计算机专家吴几康,地质学家吴磊伯,地理学家吴传钧,建筑学家吴良镛,生物化学家吴忠、吴宪,植物细胞学家吴素萱,植物学家吴征镒,医学家吴阶平,寄生虫学家吴光,肿瘤学家吴桓兴,肺病学家吴绍青,教育家吴贻芳,历史学家吴晗、吴于廑,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档案学家吴宝康,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吴文藻,社会学家吴景超、吴泽霖,经济学家吴敬琏,新闻学家吴冷西,学者吴虞、吴承仕、吴宓,戏曲理论家吴梅,作家吴组缃、吴浊流,剧作家吴祖光,书画家吴昌硕、吴湖帆、吴颐人,画家吴作人、吴冠中、吴山明,作曲家吴祖强,电影导演吴永刚、吴贻弓、吴天明,电影摄影师吴印咸,戏剧导演吴仞之,戏剧活动家吴雪,电影演员吴若甫、吴楚帆、吴茵,汉剧演员吴天保,湘剧演员吴绍芝,黄梅戏演员吴琼,古琴演奏家吴景略,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歌唱家吴雁泽,舞蹈家吴晓邦,体育教育家吴蕴瑞,游泳运动员吴传玉,跳水世界冠军吴敏霞,围棋名手吴清源,举重运动员吴数德,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家吴鑫冰,新生代天才吴思晗等。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919.htm#1-3

《六一诗话》里的六一是什么意思?

六一诗话》,中国第一部以诗话为名的著作,一卷,北宋欧阳修撰,开创后代诗歌理论著作的新体裁原书只称《诗话》,因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后人称引时名之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全书共二十八条,各则诗话条目之间的排列并没有逻辑联系,以漫谈随笔形式评论诗歌,记录轶闻趣事和瞬间感想所得,篇幅虽小,内容颇丰,有对诗歌规律、特性的探求,有佳句赏析,有掌故轶事介绍、谬说更正等等。书中提出的“诗穷而后工”、“意新语工”等论点,体现出欧阳修追求冲淡雅正、天然和平之美的美学思想。

《六一诗话》文如下:

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辞》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所谓三降王者,广南刘鋹、西蜀孟昶及江南李后主是也。若五朝上帝则误矣。太祖建隆尽四年,明年初郊,改元乾德。至六年再郊,改元开宝。开宝五年又郊,而不改元。九年已平江南,四月大雩,告谢于西京。盖执玉祀天者,实四也。李公当时人,必不缪,乃传者误云五耳。

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故其语多得于容易。尝有一联云:“有禄肥妻子,无恩及吏民。”有戏之者云:“昨日通衢遇一辎<车并>车,载极重,而羸牛甚苦,岂非足下‘肥妻子’乎?”闻者传以为笑。

京师辇毂之下,风物繁富,而士大夫牵于事役,良辰美景,罕获宴游之乐。其诗至有“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之句。西京应天禅院有祖宗神御殿,盖在水北,去河南府十余里。岁时朝拜官吏,常苦晨兴,而留守达官简贵,每朝罢公酒三行,不交一言而退。故其诗曰:“正梦寐中行十里,不言语处吃三杯。”其语虽浅近,皆两京之实事也。

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而成,遂为绝唱。

苏子瞻学士,蜀人也。尝于淯井监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此诗在《圣俞集》中未为绝唱,盖其名重天下,一篇一咏,传落夷狄,而异域之人贵重之如此耳。子瞻以余尤知圣俞者,得之,因以见遗。余家旧畜琴一张,乃宝历三年雷会所斫,距今二百五十年矣。其声清越如击金石,遂以此布更为琴囊,二物真余家之宝玩也。

吴僧赞宁,国初为僧录。颇读儒书,博览强记,亦自能撰述,而辞辩纵横,人莫能屈。时有安鸿渐者,文词隽敏,尤好嘲咏。尝街行遇赞宁与数僧相随,鸿渐指而嘲曰:“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应声答曰:“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时皆善其捷对。鸿渐所道,乃郑谷诗云“爱僧不爱紫衣僧”也。

郑谷诗名盛于唐末,号《云台编》,而世俗但称其官,为“郑都官诗”。 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其易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今其集不行于世矣。梅圣俞晚年官亦至都官,一日会饮余家,刘原父戏之曰:“圣俞官必止于此。”坐客皆惊。原父曰:“昔有郑都官,今有梅都官也。”圣俞颇不乐。未几,圣俞病卒。余为序其诗为《宛陵集》,而今人但谓之“梅都官诗”。一言之谑,后遂果然,斯可叹也!

陈舍人从易当时文方盛之际,独以醇儒古学见称,其诗多类白乐天。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 , 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国朝浮图以诗名于世者九人,故时有集号《九僧诗》,今不复传矣。余少时闻人多称。其一曰惠崇,余八人者忘其名字也。余亦略记其诗,有云:“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又云:“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其佳句多类此。其集已亡,今人多不知有所谓九僧者矣,是可叹也!当时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辞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阁笔。洞咸平三年进士及第,时无名子嘲曰“张康浑裹马,许洞闹装妻”是也。

孟郊、贾岛皆以诗穷至死,而平生尤自喜为穷苦之句。孟有《移居》诗云:“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乃是都无一物耳。又《谢人惠炭》云:“暖得曲身成直身。”人谓非其身备尝之不能道此句也。贾云:“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就令织得,能得几何?又其《朝饥》诗云:“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人谓其不止忍饥而已,其寒亦何可忍也。

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如周朴者,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故时人称朴诗“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其名重当时如此,而今不复传矣。余少时犹见其集,其句有云:“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又云:“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诚佳句也。

圣俞尝谓予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余尝于《水谷夜行》诗略道其一二云:“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霈。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柬汰。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辞愈精新,心意虽老大。有如妖韶女,老自有馀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苏豪以气轹,举世徒惊骇。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语虽非工,谓粗得其仿佛,然不能优劣之也。

吕文穆公未第时,薄游一县,胡大监旦方随其父宰是邑,遇吕甚薄。客有誉吕曰:“吕君工于诗,宜少加礼。”胡问诗之警句,客举一篇,其卒章云“挑尽寒灯梦不成。”胡笑曰:“乃是一渴睡汉耳。”吕闻之,甚恨而去。明年,首中甲科,使人寄声语胡曰:“渴睡汉状元及第矣。”胡答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君一筹。”既而次榜亦中首选。

圣俞尝云:“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而可笑者,亦其病也。如有《赠渔父》一联云‘眼前不见市朝事,耳畔惟闻风水声。’说者云:‘患肝肾风。’又有《咏诗者》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本谓诗之好句难得耳,而说者云:‘此是人家失却猫儿诗。’人皆以为笑也。”

王建《宫词》一百首,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滕王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言其善画,亦不云其工蛱蝶也。又《画断》云:“工于蛱蝶。”及见于建诗尔。或闻今人家亦有得其图者。唐世一艺之善,如公孙大娘舞剑器,曹刚弹琵琶,米嘉荣歌,皆见于唐贤诗句,遂知名于后世。当时山林田亩,潜德隐行君子,不闻于世者多矣,而贱工末艺得所附托,乃垂于不朽,盖其各有幸不幸也。

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麽生”、“何似生”之类是也。

陶尚书成mR尝曰:“尖檐帽子卑凡厮,短<革幼>靴儿末厥兵。”“末厥”,亦当时语。余天圣景 间已闻此句,时去陶公尚未远,人皆莫晓其义。王原叔博学多闻见称于世,最为多识前言者,亦云不知为何说也。第记之,必有知者耳。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袖中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诚为佳句矣,但进谏必以章疏,无直用稿草之理。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如贾岛《哭僧》云:“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时谓烧杀活和尚,此尤可笑也。若“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又“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皆岛诗,何精粗顿异也?

松江新作长桥,制度宏丽,前世所未有。苏子美《新桥对月》诗所谓“云头滟滟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者是也。时谓此桥非此句雄伟不能称也。子美兄舜元,字才翁,诗亦遒劲多佳句,而世独罕传。其与子美紫阁寺联句,无愧韩、孟也,恨不得尽见之耳。

晏元献公文章擅天下,尤善为诗,而多称引后进,一时名士往往出其门。圣俞平生所作诗多矣,然公独爱其两联,云:“寒鱼犹着底,白鹭已飞前。”又“絮暖<此鱼>鱼繁,豉添莼菜紫。”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

杨大年与钱、刘数公唱和,自《西昆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于语僻难晓,殊不知自是学者之弊。如子仪《新蝉》云:“风来玉宇乌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虽用故事,何害为佳句也。又如“峭帆横渡官桥柳,叠鼓惊飞海岸鸥。”其不用故事,又岂不佳乎?盖其雄文博学,笔力有余,故无施而不可,非如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洞所困者也。

西洛故都,荒台废沼,遗迹依然,见于诗者多矣。惟钱文僖公一联最为警绝,云:“日上故陵烟漠漠,春归空苑水潺潺。”裴晋公绿野堂在午桥南,往时尝属张仆射齐贤家,仆射罢相归洛,日与宾客吟宴于其间,惟郑工部文宝一联最为警绝,云:“水暖凫nC行哺子,溪深桃李卧开花。”人谓不减王维、杜甫也。钱诗好句尤多,而郑句不惟当时人莫及,虽其集中自及此者亦少。

闽人有谢伯初者,字景山,当天圣景 之间,以诗知名。余谪夷陵时,景山方为许州法曹,以长韵见寄,颇多佳句,有云:“长官衫色江波绿,学士文华蜀锦张。”余答云:“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盖景山诗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如乱云”之句,故余以此戏之也。景山诗颇多,如“自种黄花添野景,旋移高竹听秋声”,“园林换叶梅初熟,池馆无人燕学飞”之类,皆无愧于唐贤。而仕宦不偶,终以困穷而卒。其诗今已不见于世,其家亦流落不知所在。其寄余诗逮今三十五年矣,余犹能诵之。盖其人不幸既可哀,其诗沦弃亦可惜,因录于此。诗曰:“江流无险似瞿塘,满峡猿声断旅肠。万里可堪人谪宦,经年应合鬓成霜。长官衫色江波绿,学士文华蜀锦张。异域化为儒雅俗,远民争识校雠郎。才如梦得多为累,情似安仁久悼亡。下国难留金马客,新诗传与竹枝娘。典辞悬待修青史,谏草当来集皂襄。莫谓明时暂迁谪,便将缨足濯沧浪。”

石曼卿自少以诗酒豪放自得,其气貌伟然,诗格奇峭,又工于书,笔画遒劲,体兼颜、柳,为世所珍。余家尝得南唐后主澄心堂纸,曼卿为余以此纸书其《筹笔驿诗》。诗,曼卿平生所自爱者,至今藏之,号为三绝,真余家宝也。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骡去如飞。其后又云,降于亳州一举子家,又呼举子去,不得,因留诗一篇与之。余亦略记其一联云:“莺声不逐春光老,花影长随日脚流。”神仙事怪不可知,其诗颇类曼卿平生语,举子不能道也。

王建《霓裳词》云:“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曲今教坊尚能作其声,其舞则废而不传矣。人间又有《望瀛府》、《献仙音》二曲,云此其遗声也。《霓裳曲》前世传记论说颇详,不知“听风听水”为何事也?白乐天有《霓裳歌》甚详,亦无“风水”之说。第记之,或有遗亡者尔。

龙图赵学士师民,以醇儒硕学,名重当时。为人沈厚端默,群居终日,似不能言。而于文章之外,诗思尤精,如“麦天晨气润,槐夏午阴清”,前世名流,皆所未到也。又如“晓莺林外千声啭,芳草阶前一尺长”,殆不类其为人矣。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馀事作诗人”也。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溢,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类是也。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余尝与圣俞论此,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圣俞戏曰:“前史言退之为人木强,若宽韵可自足而辄傍出,窄韵难独用而反不出,岂非其拗强而然与?”坐客皆为之笑也。自科场用赋取人,进士不复留意于诗,故绝无可称者。 惟天圣二年省试《采侯诗》,宋尚书祁最擅场,其句有“色映堋云烂,声迎羽月迟”,尤为京师传诵,当时举子目公为“宋采侯”。

形容家里穷的四字成语

形容家里穷的四字成语有:

1、贫病交加[pín bìng jiāo jiā]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2、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3、饥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4、身无分文[shēn wú fēn wén] 形容非常贫穷。

5、一贫如洗[yī pín rú xǐ] 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6、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7、家贫亲老[jiā pín qīn lǎo]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8、两袖清风[liǎng xiù qīng fēng]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9、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 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10、缺衣少食[quē yī shǎo shí]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枫桥夜泊 古诗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

*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城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

*姑苏:即苏州。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

〔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赏析]: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作者简介〕:

张继,(生卒年不祥)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中唐时候的诗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黄大仙灵签第57,15,40,16签分别是什么含义

第57签 中吉 古人占验:独占花魁

小楼春雨声初歇。彳亍街头屐不停。

忽听卖花人入巷。一枝买得慢慢行。

(彳亍音斥畜。小步也)

(屐京音ji广音剧。木鞋也)

仙机:

谋望事。要子细。

病与孕。慎为贵。

婚可求。行渐至。

畜与蚕。得利微。

宅平安。将有喜。

问求财。少为美。

问风水:想发不能急。

问遗失:慢慢寻可得。

问自身:谨慎自平安。

问天时:有时可合意。

问出行:观雨晴亦佳。

解说及记载:

■独占花魁

春雨初歇,穿屐行街者不停,忽闻有卖花者入巷叫卖鲜花,买得花一枝,而慢慢行路,恐路湿滑也,求得此签者,凡事要淡定,不可急速,能谨慎自无差错矣,依此慢慢行三字论之,则平安大吉,凡事亦平稳无碍。

第15签 上吉 古人占验:明皇游月殿

仙槎一叶泛中流。月殿蟾宫任尔游。

盈耳霓裳声暂歇。酒诗吟饮几时休。

仙机:

病即安。蚕造胜。

行人回。婚宜定。

孕生男。家道盛。

凡谋事。多吉庆。

名与利。求则应。

养畜生。有佳景。

问风水:发财兼发丁。

问遗失:不久自然得。

问自身:平安又壮健。

问天时:万事俱得利。

问出行:往来皆快意。

解说及记载:

■明皇游月殿

唐玄宗与方士罗光远。八月十五日。秋宴。

光远取桂枝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色如银舆。

帝同登游。入月宫。见有霓裳羽衣之女歌唱。

调甚新奇。帝默记其谱。以教大真。

唐明皇时,国泰民安,优游安乐,故此有风流天子之称,因他素慕月殿蟾宫之美丽,时欲想往一游,卒得一叶仙舟,载赴月殿,任其游乐,学得霓裳仙子羽衣曲而回,歌歌唱唱饮酒吟诗,快乐不歇,此快乐之景象,求得此签者,万事皆吉,无碍,可称为心想事成也。

第40签 下下 古人占验:俞伯牙碎琴

人世知音能有几。碎琴都为子期亡。

坟前洒尽千行泪。隔别阴阳各一方。

仙机:

行阻滞。病留连。

孕不吉。婚无缘。

蚕与畜。少利钱。

求财空。慎著鞭。

谋望事。勿向前。

宅修德。乃安然。

问风水:失运恐有害。

问遗失:寻之亦不得。

问自身:多事恐伤神。

问天时:可忧无可喜。

问出行:去亦无一利。

解说及记载:

昔俞伯牙擅弹琴。钟子期死。伯牙以世上无几人能知音。

将琴破碎之。以后不复再弹琴。

从此阴阳相隔。洒泪坟前。此痛恨之象也。

求此签者。必要谨慎。宜多行善事。

乃能化凶为吉。就签而论。百事不利。

■俞伯牙碎琴

春秋战国。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

事晋退休。乘船遇荒山。见樵夫子期欣赏其琴。

遂结契兄弟。相约一年后重叙。到期再往访。

才知钟子期已死。往访其坟。断弦碎琴。

诗曰: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加音难上难。

春秋时出了一位杰出的琴师名伯牙,他有一位知音,就是钟子期,可惜钟子期比伯牙先离开这世界,伯牙悲痛不已,把心爱的琴摔得粉碎,他哭著在坟前说:世上只有子期才领会我的琴意,子期死了,阴阳相隔,天各一方,弹琴还有甚麼意思呢!从此真的不再弹琴了。此签为下下,既有悲痛之象,亦有失友失物之意,而且暗示本身的才华无人赏识。

第16签 中吉 古人占验:牧童跨犊回归

天边鸦背夕阳回。陇外儿童跨犊来。

羌笛频吹声切耳。短长腔调乐何哉。

仙机:

名与利。在晚成。

婚可合。孕无惊。

问行人。有归程。

若养蚕。晚造胜。

问疾病。保安宁。

谋望者。合心情。

问风水:平稳亦无碍。

问遗失:细查亦可得。

问自身:平安无病来。

问天时:晴和如人意。

问出行:归结有可喜。

解说及记载:

■牧童跨犊回归

刘皇叔,即刘备,偶遇水镜先生,当时正值夕阳西下,天边的群鸦纷纷回巢;山岗外,传来了阵阵的笛子声,原来是郊外塱上牧童骑著牛犊,优哉悠哉的返家,一路上吹得竹笛。牧笛的调子,忽长忽短,忽高忽低,很自由,很谐和,充满了快乐。此童子甚快乐也,此签有快乐之意,则凡事平稳无碍,不用忧心矣。

求得此签者,既有快乐无求之意,又有大器晚成之象,凡事尽力而为,得失无愧於心,即所谓:尽人事,顺天命,自然就“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