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御花园家具 福州御花园家具有限公司怎么样

福州御花园家具有限公司是2012-08-17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金山街道金山大道413号丽景天成4号楼09店面。

福州御花园家具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104052314415M,企业法人郑韩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福州御花园家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经营项目:家具、工艺品、环保产品、塑料制品、办公用品、建筑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园艺用品的批发、代购代销。(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应在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后方可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福州御花园家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福州户外家具上哪买上御花园户外家具

详细信息福州御花园户外家具是一家专业生产户外休闲伞及户外家具的厂家,产品规格齐全、价格便宜、款式新颖、做工考究、品质优良,产品都是采用意大利技术加工而成。产品目前已涉及太阳伞,户外家具,户外休闲家具,凉亭,帐篷,花园家具,花园伞,庭院家具,庭院伞,庭院休闲伞,酒店家具,礼品伞,高尔夫伞,广告伞,沙滩伞,折叠伞,遮阳伞,钓鱼伞,折叠椅,室外家具等百多种。产品适用于休闲广场、酒店、酒吧、私家花园、别墅、草坪、泳池、沙滩、温泉区、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欧洲、日本、澳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以及国内各省市!。

古代皇宫的御花园都有什么花

海棠:

当时绛雪轩前有五株海棠树,每当花瓣飘落时,宛如红色雪花纷纷降下一般,遂将此轩名为绎雪轩。乾隆皇帝曾有"绛雪百年轩,五株峙禁园"的诗句。北京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和天坛等皇家园林中就种有西府海棠

太平花:

绛雪轩前琉璃花坛里有一簇极为罕见的太平花,这是晚清时西太后命人从河南移来栽种于此处的

莲花:

北京故宫附近的北海公园本来是御花园,园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为莲叶所覆,莲叶有时候高出水面将近两米,开着千万朵清雅芳香的花。莲叶下可以行驶小船。

除此之外牡丹。芍药。桃花等多有种植

其实古代栽培养殖技术远不如今,御花园里种植的多是当地的原生植物,而其中相隔多里的移栽如如宋朝时的荔枝。蝴蝶兰等也最多存活一两年而已

白金汉宫介绍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英国的王宫。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内,位于伦敦詹姆士公园(St. James’ Park)的西边,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

  白金汉宫,位于圣詹姆士宫与维多利亚火车站之间,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兴建,故称“白金汉宫”。 这是19世纪前期的豪华式建筑风格,庞大的规模甚至比华丽的外表更加引人注目。1702年白金汉公爵开始建造第一所房子,60年后被卖给乔治三世,成为王室成员住所。1761年乔治三世加以扩建。由白金汉屋转变为白金汉宫的工作由乔治四世和他所器重的建筑师约翰·纳什(John Nash)完成。其中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若皇宫正上方飘扬着英国皇帝旗帜时,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正式成为王宫,此后白金汉宫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府邸。1847年,左右两翼被连接起来,正门道路,即大理石拱道迁至今址。1863年始成为英国历代君主的寝宫,集合办公与居家功能于一身。

  伦敦圣詹姆士公园西端有一座宏大建筑,它便是久负盛名的神秘王宫———白金汉宫。白金汉宫因1705年白金汉公爵的兴建而得名。1726年由乔治三世购得,一度曾做过帝国纪念堂、美术陈列馆、办公厅和藏金库,1825年改建成王宫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起正式成为王宫,现仍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王室住地。女王召见首相、大臣,接待和宴请外宾及其他重要活动,均在此举行。白金汉宫于1931年用石料装饰了外墙面,最近的一次外墙清洗使其重放异彩。然而,令人印象最深的仍是其内部。王宫有600多个厅室,收藏有许多绘画和精美的红木家具,艺术馆大厅内专门陈列英国历代王朝帝后的100多幅画像和半身雕像,营造出浓厚的18、19世纪英格兰的氛围。宫前广场上竖有胜利女神金像和维多利亚女王坐像,此外还辟有一座占地40英亩的御花园。

  第一代白金汉公爵(1592~1628年)在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三剑客》中,是位重要人物。他是英国首相,又是法国王后、奥地利安娜公主的情夫。在其最后一位后代1703年去世后,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安娜,就把白金汉公爵的头衔赐给了穆尔格拉夫伯爵约翰·舍费尔德。而在这之前几年,他已获赠阿灵顿的住处,并在这时将它改名为“白金汉府”。

  这座府邸同英国王室发生关系是60年之后。1761年英国王室以21000英镑将其买下。后来“疯狂国王”乔治三世想要一所私人住宅,离那座令人悲伤的圣詹姆士宫稍远点儿。再到后来,他的儿子即后来的乔治四世,英国历史上最大手大脚,最放荡的君主把白金汉公爵的一处乡间寓所改建成一座真正的宫殿,由他最喜欢的建筑师约翰·纳什负责将其修建得金碧辉煌,共花费432000英镑,是楼房收购价的20倍。纳什新建的宫殿基本上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白金汉宫背后的那一面,即朝向花园的那一面。直到1845年,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王室寓所才建成了今天的模样:其北翼和南翼的两侧宫殿得以延伸,且被第四翼、即东侧的宫殿封闭,成了一座四方的宫殿。这个东侧的外立面上有一座宽阔的阳台,王室成员的传统性亮相就在这里。最后的一次改建算是最小的花费:15万英镑。在购得此处后的150年中,王宫又经几次修建。英国君主终于拥有了这处至高无上的宫殿。

  白金汉宫景观伊丽莎白二世,无疑是在此生活最久的女王。从其父王即位的1936年到她结婚的1947年,她一直同妹妹玛嘉烈公主住在方形楼的三层,即正门的右边。5年后,她又以女王的身份回到这里,和她的丈夫及他们的4个儿女住在北翼的二层楼上,那是她父母从前住过的私人套房。

  来到宫殿,不妨先在大门外的铁栅栏前稍作停留。面对栅栏向右走过西北角,那是观看北翼宫殿的最佳角度,也是英国女王的私人套房,即其“家”所在。女王的个人套房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其日常工作区域,包括她的接见厅和办公室,这一房间最易从外边认出,因为只有那儿的窗户是圆拱形的。另一部分包括她的私人餐厅、卧室、浴室和藏衣室。这间藏衣室又通过一座内部楼梯与三层楼上的一处储藏室相连,那层楼上还有许多盥洗室。宫内的家具摆设相当简单,女王及其丈夫并不过分豪华,至少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此。家具没有包金,也不带著名红木家具商的印记,而是些很实用的家具。惟一可让人看出女王财力雄厚的痕迹是,其住处墙壁上悬挂的油画的笔触之高深,颇为惊人。这些画作不仅拥有欧洲绘画大师的署名,且经常从王室收藏的名画中轮换悬挂。

  离此不远的同一层楼的西翼,有一十分豪华的套房。当接待贵宾时,女王和王室成员穿过一条小走廊,到女王书房,这是一间与白色客厅只有一墙之隔的小厅。稍过片刻,根据女王旨意,一名仆役开动机关,白色客厅的客人惊奇地发现,整个一面墙霎时隐没于墙内护壁板中,女王和王室成员瞬时出现于人们面前。

  近十年来,白金汉宫这最古老最豪华的部分,允许世界各国的游客在夏季进入参观。

  [编辑本段]建筑

  皇宫是一座四层正方体灰色建筑物,悬挂着王室徽章的庄严的正门,是英皇权力的中心地,四周围上栏杆,宫殿前面的广场有很多雕像,以及由爱德华七世扩建完成的维多利业女王纪念堂,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就好像要从天而降似的,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 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此外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若皇宫正上方飘扬著英国皇帝旗帜时,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代表女王外出。如今女王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目前白金汉宫的拥有者是伊莉莎白二世,她出生于1926年,是乔治六世的长女。

  整个白金汉宫用铁栏杆围着,对着白金汉宫主建筑物的铁栏杆外,有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维多利亚镀金雕像纪念碑,它的四周有四组石雕群。王宫西侧为宫内正房,其中最大的有“皇室舞厅”,建于1850年,专为维多利亚女王修建。厅内悬挂有巨型水晶吊灯。蓝色客厅被视为宫内最雅致的房间,摆有为拿破仑一世制作的“指挥桌”。拿氏失败后,法国路易十八将桌子赠送给当时英摄政王乔治四世。白色客厅是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室内有精致的家俱和豪华的地毯,大多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御座室内挂有水晶吊灯,四周墙壁顶端绘有十五世纪玫瑰战争的情景。正中的御座是当今女王1953年加冕时和王夫爱丁堡公爵使用的,室内还保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御座和英王乔治四世加冕时使用的四张大座椅。宫内音乐室的房顶呈圆形,用象牙和黄金装饰而成,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艾尔伯特亲王曾常在此举办音乐晚会。

  [编辑本段]旅游

  皇宫花园约占地18公顷,为英王乔治四世所设计。园内有湖泊、草地、小径,并有各种花草树木。每年夏天,女王在园内举行花园招待会,邀请全国各界代表、知名人士及各国驻伦敦的外交官参加。

  白金汉宫现有三处对外开放:

  一、禁卫军的换岗仪式;

  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每年4-9 月时上午11:30至12:00都会举行的换岗仪式,其他月份每两天11:30举行一次,在军乐和口令声中,作各种列队表演,并举行的举枪互致敬礼,一派王室气象,常常吸引路人和游客围观。 在每年的8、9月间都对外开放,一般民众就可趁此时进入皇宫。白金汉宫开放参观的部份为王座室、音乐厅和国家餐厅等,经常一票难求,最好先用电话申请预约。

  二、位在宫殿南侧的女王美术馆;

  馆内收藏王室的艺术珍品,1962年起对公众开放。

  三、皇家马厩(jiù)。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8443.htm?fr=ala0_1_1

御花园酒店公寓怎么样

性价比很高的酒店,在市中心春熙路旁,房间整洁干净,客房家具设备齐全,无线宽带。超大适居空间,两米的大床。屋内格局新颖,特别是在卫生间上采用的透明隔断,增大了屋内的视觉空间。中式风格,干净雅致。心情也变得宁静下来,在闹市中能找到这么个取静的地方,实属惬意。

英国的白金汉宫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白金汉宫是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兴建

英国的王宫。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内,位于伦敦詹姆士公园(St. James’ Park)的西边,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1年由英王乔治三世购得,作为王后的住宅,称为女王宫。1825年,英王乔治四世加以重建,作为王宫。从1837年起,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维多利亚女王是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位君主。白金汉宫宫内有宴会厅、典礼厅、音乐厅、画廊、图书馆、皇家集邮室等600 多个厅室,收藏许多绘画和家具,宫内还有一座面积约40英亩的御花园,宫前有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

  皇宫是一座四层正方体灰色建筑物,悬挂着王室徽章的庄严的正门,是英皇权力的中心地,四周围上栏杆,宫殿前面的广场有很多雕像,以及由爱德华七世扩建完成的维多利业女王纪念堂,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就好像要从天而降似的,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 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此外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若皇宫正上方飘扬著英国皇帝旗帜时,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代表女王外出。如今女王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目前白金汉宫的拥有者是伊莉莎白二世,她出生于1926年,是乔治三世的长女。

整个白金汉宫用铁栏杆围着,对着白金汉宫主建筑物的铁栏杆外,有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维多利亚镀金雕像纪念碑,它的四周有四组石雕群。王宫西侧为宫内正房,其中最大的有“皇室舞厅”,建于1850年,专为维多利亚女王修建。厅内悬挂有巨型水晶吊灯。蓝色客厅被视为宫内最雅致的房间,摆有为拿破仑一世制作的“指挥桌”。拿氏失败后,法国路易十八将桌子赠送给当时英摄政王乔治四世。白色客厅是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室内有精致的家俱和豪华的地毯,大多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御座室内挂有水晶吊灯,四周墙壁顶端绘有十五世纪玫瑰战争的情景。正中的御座是当今女王1953年加冕时和王夫爱丁堡公爵使用的,室内还保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御座和英王乔治四世加冕时使用的四张大座椅。宫内音乐室的房顶呈圆形,用象牙和黄金装饰而成,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艾尔伯特亲王曾常在此举办音乐晚会。

皇宫花园约占地18公顷,为英王乔治四世所设计。园内有湖泊、草地、小径,并有各种花草树木。每年夏天,女王在园内举行花园招待会,邀请全国各界代表、知名人士及各国驻伦敦的外交官参加。

  白金汉宫现有三处对外开放:

一、禁卫军的换岗仪式;

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每年4-9 月时上午11:30至12:00都会举行的换岗仪式,其他月份每两天11:30举行一次,在军乐和口令声中,作各种列队表演,并举行的举枪互致敬礼,一派王室气象,常常吸引路人和游客围观。 在每年的8、9月间都对外开放,一般民众就可趁此时进入皇宫。白金汉宫开放参观的部份为王座室、音乐厅和国家餐厅等,经常一票难求,最好先用电话申请预约。

二、位在宫殿南侧的女王美术馆;

馆内收藏王室的艺术珍品,1962年起对公众开放。

三、皇家马厩(jiù)。

世界五大博物馆分别是什么

  世界五大博物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馆(冬宫)、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其中前四个是世界公认的具有世界性文物收藏的博物馆。

  卢浮宫

  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大不列颠博物馆

  大不列颠博物馆,即大英博物馆始建于 1823年。她的展览馆里保存着最能代表英国艺术和文学的珍品,有很多极珍贵的文件与手稿,如英国大宪章的原稿、莎士比亚手稿真迹等等;有埃及、西亚、东方、希腊、罗马和英国的历史文物;有英国历代的“战利品”,如小巧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从雅典女神殿取来的爱尔琴大理石等等;此外还收集了中国、印度等历史悠久国家的民俗资料、美术品及出土文物。在中国展室可看到许多中国古玩字画,这些器物多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掠夺的。其东方艺术馆的藏品绝大多数是中国文物,达两万多件。其中有六千多年前的半坡村红陶碗,新石器时代的玉刀、玉斧,商周的青铜器,秦汉以降直至明清各个时期的瓷器、玉器、漆器、绘画、雕塑等等,乃至博物馆后门的两座大石狮,都是中国艺术品。这里还藏有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掠夺的大量佛画。其馆藏最著名的中国名画是传为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作《女史箴图》。这是一卷流传有绪的著名巨迹,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此件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劫往英国的。

  其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闻名于世,英国的每种书在此都有保存,事实上,国家所有的出版发行物你都能在此找到。此外不乏各国珍贵的版本和极具价值的文献手稿。这个图书馆是最佳学问天地,马克思的《资本论》即在此完成。大英图书馆的藏书中,中国古籍达六万多种,内有中国波罗蜜佛经的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中国历代宫廷档案、竹简、刻本等,还有敦煌写本一万余件。

  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分馆: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中世纪及近代欧洲馆、东方馆、史前及早期欧洲、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

  大都会博物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建于1870年,整个博物馆是一幢大厦,占地8公顷,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积很大,不下24公顷,反而是故宫博物院的两倍。大都会博物馆号称是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馆,仅画廊就有200多个,藏有300多万件各类文物和艺术品。内容却丰富多彩,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

  移置在馆内专建的大厅中巨型玻璃罩里的完整的公元前15年的埃及神殿,它的总重量为800吨,据说拆的时候为了确保原貌,还给每块砖上都打了标号,令人叹为观止,可谓镇馆之宝。服饰馆也堪称世界之最,收集了4个世纪以来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装1.5万件。我国的苏州园林,1981年9月才由我国苏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轩也被仿建在博物馆的主楼二层的北厅之中,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十分吸引观众,为了避免拥挤,规定了专门路线入园,由定时电梯控制人数。园中飞檐、雕梁、鱼池、凉亭,室内对联、掸瓶、八仙桌、太师椅一应俱全。除明轩外,还按时间和国别布置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从14至18世纪的室内陈设。尽管都是一样的富丽堂皇,但法国式的画顶、英国式的壁炉和西班牙式的家具还是刻上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烙印。博物馆内还收藏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文物和艺术品,特别是一些佛像和壁画,游客在馆内还可以欣赏到一些珍贵的中国古代绘画,例如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

  埃米塔什博物馆

  埃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该宫由著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埃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

  冬宫初建于1754至1762年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至1839年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次遭到破坏,战后被精心修复。宫殿共有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四角形的建筑宫殿里面有内院,三个方向分别朝向皇宫广场、海军指挥部、涅瓦河,第四面连接小埃尔米塔日宫殿。面向冬宫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宫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用了2吨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贵重木材。埃米塔什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物。其完整性与华丽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装潢丰富,窗上饰框及浮雕装饰给人以力量,圆柱有规律的排列,墙表面由白色、绿色相间配合,使长长的外观形形色色,生动起来。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将原来官廷房舍和整个冬宫拨给艾尔米塔什,1922年正式建立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1946年冬宫表面涂成起初的蓝宝石颜色。博物馆现包括五座建筑物:冬宫、埃米塔什、旧埃米塔什、埃米塔什剧院、新埃米塔什。目前,博物馆共分八个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腊、罗马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古钱币部、西欧艺术部、从事导游工作的科学教育部和作品修复部。8个部共有藏品270余万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艺术收藏品以及大量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俄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油画及雕刻。其中有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作品,100万块硬币和证章,22.4万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银制品、宝石与象牙工艺品等。这些工艺品分别陈列在350多个展厅中,如毕加索立体画展厅,意、法画家展厅,俄国历代服装展厅等。所有展厅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厅,这里陈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许多是他亲手制造的。展厅中的一个玻璃柜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腊坐像,头发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发。肖像旁立有一木杆,木杆上端两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线,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过两米。同中国故宫一样,该馆藏品异常丰富,因此参观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厅,恐怕花上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经初步清点,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据1925年公开出版的二十八册《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一书所载,计有一百一十七万余件,可谓金翠珠玉,奇珍异宝,天下财富,尽聚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图书典籍、文献档案。为此故宫博物院下设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分别组织人力继续对文物进行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为了保护故宫文物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故宫博物院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从1933年2月至5月,宫内重要文物被装成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遂于南京建立文物库房,并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1937年,南迁文物又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四川,分 别存于四川省的巴县、峨嵋和乐山。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处文物复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后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立新馆,公开对外展出。余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后陆续运回故宫博物院一万余箱,但至今还有2,221箱仍封存于南京库房。近十几年来,故宫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观众600-800万人次,而且,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观众的人数有增无减,人们对紫禁城的兴趣长盛不衰。

  http://www.mlr.gov.cn/pub/gtzyb/wskt/wskt_syzs/t20050908_69887.htm

故宫三大殿简介

  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坛面除中心的太极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象征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着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回音壁。如果说天安门城楼已成为中国的象征,那么,天坛祈年殿就是北京这座不朽名城的象征。的确,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在通高38米、直径30米的体积内,容纳了 如此丰富的学问。

  同时,她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天坛另一美妙绝伦之处,是奇妙的回声。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壁”。这证明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 故宫图片及相关资料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共有各式宫室8千余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1924年北京政变后,被废黜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出宫,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解放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博物馆。

  紫禁城宫殿保持着明代的布局,宫殿按前朝后寝的制度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为皇帝和大臣们举行大典、朝贺、筵宴和行使权力的地方,建筑高大堂皇,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朝政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紫禁城中有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另有宁寿宫花园(也称乾隆花园)。四个城角都有,建造精巧美观。

  紫禁城北有天然屏障万岁山(清改名景山),南有金水河,构成前水后山的格局。紫禁城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共有四个宫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宫墙四角各有一设计独特、精巧玲珑的角楼——9梁18柱72条脊。宫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独成体系。

  明清故宫(英文名称: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03)。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一、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最体现中国帝制权力的象徵,不仅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型制也是最高规格。紫禁城台基通高37.44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达2377平方米。门窗浮雕云龙图案, 室内用一种称作金砖的质地坚细的方砖墁地,正中放置宝座。宝座两侧有6根蟠龙金柱,每根柱上用沥粉贴金工艺绘出一条巨龙,腾云驾雾,神彩飞动,整座殿堂显得庄严肃穆,富丽堂皇。 明清两朝,每逢元旦(春节),冬至,万寿(皇帝生日)及登基,大婚,命将出师,殿试传胪,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典礼。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面,是一座平面呈方形的四角攒尖顶方亭建筑。其深广各三间,周围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屋顶为单檐钻尖式,中央最高处安装着镀金的圆形宝顶,仿佛巨大的宝珠。其尖顶部,正是四条屋梁交会处,其木构件最忌受雨水腐烂,在它的顶端罩上一个完整的金属宝顶,有效地保护了钩件。中和殿基本上是为太和殿的活动做准备的场所。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以示真切。

  保和殿在故宫中和殿后,为故宫三大殿之一。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就是说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神寿安康,天下太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仅身殿,嘉靖时改名建极殿,清顺治时始称今名。乾隆时重修。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 平面呈长方形,黄琉璃筒瓦四角钻尖顶。清时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清王公贵族和京中的文武大臣。 乾隆后期118世纪来,保和殿也是清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殿式的处所。

  二、乾清宫:

  明代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他们在这里居住并处理日常政务。皇帝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也都在这里进行。

  乾清宫正殿悬挂着“正大光明”巨匾。这四个大字是清代顺治御笔亲书的。封建统治者表面上标榜光明正大,暗地里却勾心斗角,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斗争是相当激烈的。自雍正朝开始,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雍正皇帝采取了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定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一同验看,由被秘密指定的继承人来即皇帝位。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办法也就无需使用了。

  在乾清宫曾经举行过两次千叟宴。一次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一次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第二次规模最大,年龄在六十年以上的有关人员三千多人参加了乾隆皇帝举办的宴会,其中大臣、官吏、军士、民人、匠艺等各种人都有。乾隆皇帝当时还召一品大臣和年龄九十岁以上的到御座前赐酒,并赐予每人以拐杖及其他物品。宴会上联句赋诗,共和诗三千四百多首。显示“普天同庆,共享升平”,以安抚民心。

  在清代,乾清宫还是皇帝死后停放灵柩的地方,不论皇帝死在什么地方,都要先把他的灵柩(叫梓宫)运到乾清宫停放几天。顺治皇帝死在养心殿,康熙皇帝死在畅春园,雍正皇帝死在圆明园,咸丰皇帝死在避暑山庄,都曾把他们的灵柩运回乾清宫,按照规定的仪式祭奠以后,再停到景山寿皇殿等处,最后选定日期正式出殡,葬入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或易县的清西陵。

  三、坤宁宫: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面阔九间,原来是正面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时,崇祯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宁宫自缢身亡的。

  清代,除东西两头的两间通道外,按满族的习俗把坤宁宫西端四间改造为祭神的场所。从东数第三间开门,并改成两扇对开的门。进门对面设大锅三口,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动。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亲自祭神。

  每逢大的庆典和元旦,皇后还要在这里举行庆贺礼。 在清代,坤宁宫的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房内墙壁饰以红漆,顶棚高悬双喜宫灯。洞房有东西二门,西门里和东门外的木影壁内外,都饰以金漆双喜大字,有出门见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设龙凤喜床,床铺前挂的帐子和床铺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织绣,上面各绣神态各异的一百个玩童,称作“百子帐”和“百子被”,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如果先结婚后当皇帝的,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同治、光绪两个皇帝用过这个洞房。皇帝大婚极为豪华,挥霍十分惊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耗费白银一千一百万两;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皇帝载淳大婚,在国家极为贫困的条件下,仍然耗费白银五百五十万两。现在洞房内的装修和陈设,是光绪皇帝大婚时布置的原状。

  午门: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也有。

  金水桥:在太和门前,有一条形似弓背的人工河道,叫内金水河、跨越河上有五座并列的石桥,就是内金水桥(天安门前面的人工河叫外金水河,五座石桥叫外金水桥)。内金水河河水从紫禁城西北角护城河引进紫禁城内,曲曲弯弯向南向东再向南,或隐或现,或宽或窄,与紫禁城东南角外的护城河相通,全长为两千多米。而以太和门前的河段最宽、最规整,装饰也最为华丽。河底与河帮全用白石砌成,两面河沿设有汉白玉的望柱和栏板。

  五座内金水桥居中的最长最宽,为主桥,过去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四座为宾桥,由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

  五座石桥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望柱和栏板刻有云龙纹的纹饰,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宛如玲珑剔透的雕冰砌玉,卧于碧波之上,位于四周高大建筑的红墙黄瓦之中,更显得素雅美丽。

  故宫全景图片地址: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