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藏家家具木板 床榻是干什么的

床榻历史 床榻,系中国古典家具中六大门类之一,是当今古典家具收藏备受热衷、备受人们追捧的对象。 床榻的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氏时代,《广博物志》中曾有“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篑,吕望作榻”的记载。可是,床与榻同为卧具,却是两种既不同又相近的家具。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说文》也说:“床,身之安也。”而榻,则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古典家具中的拔步床、架子床、、罗汉榻、贵妃榻,都是明清,甚至是民国时期的遗存,其中尤以清代的居多。 古代的床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如黄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前一类因其固有的珍稀性,在市场上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床榻 ,是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宠物,非寻常藏家所能问津;而后一类则在民间流传不少,雅俗共赏。亦越来越多得到收藏家的青睐。 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统习惯,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是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 辽、金、元时期,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到了明代,这种床榻已盛行,结构更具科学性,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如①架子床。通常的做法是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多种几何纹样。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②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③罗汉床。它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清代床榻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乾隆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清代风格。其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以致志向繁缛奢靡,造作俗气。 著名床榻收藏 1.“百子百戏”漆床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该床的整体造型,为一种空灵的明代架子床和清代小开门床的混合体风格,为明末清初之作。该床所用木料为厚实的铁力木,因而整张床框架结构显得沉稳、雍容。顶端代表“一品诰命”的描金凤凰雕刻,极具功底,使人联想到该床的主人和皇室应有某种类似姻亲的密切关系。黑底上描金人物的深雕精准、生动、明快,所刻工艺除深雕外,另有浮雕、阳雕等技术。内容为近百名儿童进行着80种不同的文娱体育活动,或捉迷藏、或丢绢头、或踢毽子、或踢足球、或玩老鹰捉小鸡、或跳绳等等,稚态可掬,刻画细腻,对于研究明末清初甚至更早的中国文娱体育活动形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银杏围板千工拔步床 产于江南浙江天台,为清代风格。拔步床是一种传统的大型古床,通常它被安置于一个类似建筑物的庞然大物中。在床与前围栏之间形成一个不小的廊子,廊子两头可置放箱柜之类的小家具,廊下有踏板,围栏有门有窗格平顶板挑出,下饰吉祥雕刻物。就像古代建筑一样,拔步床的工艺通常都采用木质髹漆彩绘,因而显得金碧辉煌。该古床工艺繁复,综合应用透雕、阳雕与深雕的技法,四周围板为千年古银杏树材料,制作时,先要将千年古银杏抛入河中浸润数十年,然后取出晾干数年,故此围板历经数百年而不变形、不破裂。该床门榻上的贴金画着宋太祖的故事,画面人物雕刻线条粗放流畅,富有韵味,窗格花纹疏朗明快;髹漆精湛工纯。为清代中期作品。 3.朱红“琵琶记”戏文小姐踏步床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为清代风格。该踏步床以纯正的朱红漆为基色,采用贴金箔、嵌螺细、彩绘等工艺技法,工艺考究、形体小巧精美,再配以15副造型精湛的高浮雕雕刻《琵琶记》全部人物故事,更显该古床的华丽美艳。显示出床主人的兴趣与爱好。“琵琶记”取材于民间传说中“赵喈贞女蔡二郎”的故事,蔡伯喈不忘前妻被民间说成是“全忠全孝”的典范。该故事宣扬的是古人向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精神世界。该15幅图雕工细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传神,应为清代豪门望族的小姐床。 4.朱漆金雕檐拔步床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为清代风格。该张“拔步床”制作精良,体形宽广,为典型的拔步床,其制作工精,线条疏朗,朱漆金雕,门面的四根直柱上沿,用阳雕彩绘精心地镌刻了“夫妻恩爱今宵得”等几句歌颂夫妻和睦的楹联,笔法流畅,雕工娴熟。古床的门楣及前后四块屏板上,用浮雕技法雕刻的各种图案,也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典故,如“三娘教子”、“乳姑奉亲”、“负米养亲”等等。均雕工精细,神态毕肖,细细观之,有种极强的民俗民风气息。整张床极尽喜庆之色彩,一看就知道此床应为新婚燕尔的新夫妇所制,为清代江浙地区较殷实农家之作。 明清时期江浙两地的古床榻,以其精致古朴、凝重华贵的艺术成就,给我们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 5.乾隆御诗博古描金漆榻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是乾隆六下江南时杭州地方长官和心腹为迎接他的到来而特制的,极具清代风格。该榻造型卓而不凡:三块独板连绵不断的透雕灵芝和蝙蝠结合而成的屏风,床身和抛物线的华丽束腰一体,透雕灵芝和阳雕龙纹、云纹一气呵成;靠背中间是神态各异的八仙过海,上沿则以遂级而上的龙纹构成峰状,圆雕和透雕结合的榻脚踏着底端神兽。该榻通体紫漆为底,以极细的工笔和富有层次感的写意手法,在屏板内侧描金绘满60只不同式样的祭祀器具和皇室用器,些许天禄(神兽)、神龟、花钱间杂其中,整个画面扑朔迷离,亦真亦幻。令人称奇的是该榻后屏板的左侧两个器皿之间,画着一轮直径10多厘米的金大阳,上面是金文书写的七言古诗,落款为“乾隆御题”,诗曰:“轩辕液金作神物,德合乾坤明日月。阴阳精气此蕴郁,万八千春岂湮没。丁甲护持魑魅祓,中圆光外绿云蔚。如星重轮丽天阙,四灵五岳交唯榻。汉唐俗制气早夺,其祥应不让屈轶,以烟贤奸洞心骨。”并附二印,其一为“德充符”,另一为“会心不远”。整张古榻雍容华贵,尽现帝王之气,为典型的“乾隆工”杰作。

花梨木家具的收藏价值

收藏的是历史

在收藏界,花梨木收藏其实是对花梨木老家具老古董收藏的一个简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明清家具由于其精湛的艺术造诣、丰富的人文历史价值而成为珍贵的文物艺术品,使得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把眼光转向它,不少藏家甚至将这些老家具分门别类进行研究考证,以探求中国古典家具的技艺及历史价值。

花梨木作为国家珍惜植物,任何盗采行为都是违法的;同时,这些盗采的花梨木属“新花梨”,与收藏中所说指的老料“黄花梨木”并不相同,即使是制作成家具,也因其不具备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而不可能成为藏品,所以更别说是升值空间。

收藏是保护

由于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纹理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于是成为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高档的家具的首选材质,这使得大量的花梨木受到过量采伐,到了清代中期以前,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而被称为中国花梨之最的海南花梨也正是在那一时期急剧减少面临濒绝。

到了清代中后期,不得不采用红木代替花梨木来制作高档高具。据行家估计,明清式黄花梨家具存世数量仅1万件左右。早在1960年,我国公布的《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就规定:一切黄花梨木、紫檀、乌木、老鸡翅木所做家具,不论年代,一律不准出口;其他材质所做家具,包括屏风、插屏、匾对、灯座、挂灯、壁灯等,1795年以前出品的,一律不准出口。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为保护这一曾遭受毁灭性砍伐的花梨木,国家已将其列为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并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收购、销售花梨木及其制品。也就是说,海南花梨木不能合法进入市场流通,而市场上合法流通的花梨木制品,材质大多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的。这些制品只能称其为花梨木家具,因其仍源源不断地生产和流通,并不具备收藏价值。

怎样识别染色的红木

一、熟悉红木的特征。红木家具制作常用的材料有紫檀木、黑檀木、乌木、酸枝木、杞梓木(又名鸡翅木)、瘿木、花梨木等。

1、紫檀木:产地印度、泰国、缅甸等,心材鲜红或橘红色,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材色较均匀,常见紫褐色条纹。木材有光泽,具特殊香气,纹理交错,结构致密,材质硬重、细腻。该材种属小乔木,树干多弯曲,取材很小,极难得到大直径的长树,同时也是名贵的药材,用它做成的椅子、沙发还有疗伤的功效。

2、乌木:别名黑木,产地印度、印尼、泰国、缅甸等国,心材为黑色(纯黑色或略带绿玉色)及不规则黑色,生长年轮不明显,管空极小。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结构细而匀。材质硬重,细腻,有油脂感,通常沉于水。

3、酸枝木:上海人称其为老红木,产于印度、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系黄檀属珍贵树种之一,心材橙色、浅红褐色、红褐色、紫红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匀,深色条纹明显。木材有光泽,有酸味或酸香味(少数为蔷薇香气),同时还具有结构细密、纹理交错、材质坚硬、耐磨、沉于水等特点。

4、鸡翅木:又名杞梓木、铁刀木、丁纹木、产于缅甸、泰国、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木材剖开是鲜黄色,接触空气后变褐色或黑褐色。散孔材、管孔小,内含黑色树胶、沉积物或侵填体,木材结构虽然粗,但切面花纹美丽,花纹中黑、白、紫三种颜色形成芦花雄鸡羽毛,故称鸡翅木。它木质坚硬,加工难度大,价格大于一般红木家具。

5、瘿木:是树木受伤后形成的瘿瘤,为树木木质增生的结果. 它生长形态奇形怪状,剖开后的木板纹理曲线错落、美观别致,其花纹有芝麻瘿、葡萄瘿、山水瘿等形状,极富观赏性,是最好的装饰材料。瘿木品种众多,有桦木瘿、楠木瘿、榆木瘿、樟木瘿、花梨瘿等,其中又以花梨瘿最为名贵。

6、花梨木:上海人称香红木,产于印度、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心材浅黄褐色、橙褐色、红 褐色、紫红色至紫褐色;材色较均匀,可见深色条纹。木材有光泽,具轻微或显著清香气;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均,且管孔大,密度稀、结构精,重量较轻,通常浮于水。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红木家具的场家不少。如果消费者一味追求便宜 的价格而不问其质,往往容易上当受骗。现在市场上用假冒红木木材的有波罗格、红贵宝,更有人用门格里斯及其他抵挡木材。这些木材经染色油漆后消费者很难识别。要注意弄清木材的真伪,一方面请行家把关,另一方面要求厂家出示有关证明。最后要求销售方在开具的发票上如实注明红木家具所用木料的名称,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了解造假的手段,保持清醒的心态。

常见的红木家私造假有五种,别离是:一是染色处置,用各种化学成分对近似红木色彩的家私进行染色处置,以求在外观上挨近紫檀等红木家私;二是以次充好,用色彩与木质挨近的木材制造冒充红木家私;三是从越南贱价进回红木家私半制品散件,在国内再进行雕花,木匠改装;四是贴皮,外表贴上挨近花梨或许紫檀的木皮,其有用的仅仅硬条木或廉价质料;五是拆改组装,比方把紫檀木的家私拆分隔,有些运用一些近似紫檀的木材从头组装,或许用剩下小料或废料经化学处置,再贴接拼补成完好的家私。

想要避免假货,一是要注重造假信息,通常的造假手法都有着相似的当地,晓得的造假信息和手法越多,那么被假货遮盖的能够性就越小;二是尽量挑选商业诺言较好的红木家私公司,并注意查看商品报价标签上质料栏中是不是按国家规范规矩标示红木质料。

三、正确理解染色,掌握一定的鉴别方法。

绝大部分红木家具要染色,不要听店家吹大话,染色也不是什么毛病,是工艺之一。染色有三种:一是染色,彻底改变原有木材本色象女人浓妆艳抹;二是随(顺)色,是家具上深浅不一的材质色泽适当统一象人早晨起来洗脸,这是手艺和审美;三是做(仿)旧,使新做的家具象古家具一样古朴,有人文历史厚重感。

对上述讲的第一种染色,很多商家利用之是以次充好。例如:所谓的缅甸红酸枝(也称白酸枝)色调以浅黄为主,价格较便宜约是色红紫的红酸枝好料的三分之二,商家把它染色紫黑似紫檀,染成紫红似老挝红酸枝。如果店家事先告知,那就是为了增加卖相,也没什么不妥,不能说化妆过的女人都是骗子,不化妆还真上不了街。鉴别的方法是:在背面用刀刮,刮出的面与周边有严重色差,随色的或打蜡上油的刮出的面与周边色差也有但较小。小叶紫檀、大叶紫檀刮出来是桔红或紫红本色,周边可能是紫黑或褐黄,这是例外不属染色。

第二种的随色往往是必需,这棵树与那棵树材质色差比较大,同一棵树的边料与心料也会判若云泥,不顺色的家具象个大花脸,你愿要吗?

做(仿)旧就更不用说了,审美经济意义重大,高仿手艺的价值超过家具本身价值。这也成老家具收藏的大敌和藏家挑战的乐趣,此处水深得很。

在古代床下铺着木板对那张床的主人有什么好处

  睡木板床的好处

睡木板床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保护脊柱,在现代社会,各种科技都发达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却下降了,身体健康程度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各种腰酸背疼的不适总是伴随着很多人,并且常见的腰部等疾病都需要长久护理才能恢复,因此睡木板床就是最合适的选择,当然若是认为睡木板床太硬,可以在床板上铺两床棉被,这样就会舒适很多,也不会对脊柱造型伤害。

睡硬板床,对于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来说也很重要。一般心脏病猝死的抢救主要在现场如果能够及时抢救乘客转危为安,而心脏按压的抢救手法必须在硬板上进行,所以心脏病老人最好睡硬板床。但并不是一定要很硬,适度为主。

古代的床叫什么?

东晋朝代以前,床的叫法都是榻;东晋以后至初唐,床榻不分家,两者都有叫的;后也叫床榻,也有卧榻之侧岂能安睡之说。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说文》也说:"床,身之安也。"而榻则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

扩展资料:

榻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榻的本意是指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亦泛指床。该文字在《芋老人传》和《谭嗣同传》等文献均有记载。古代的床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如黄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床榻

刚买了一套花梨木实木家具,怎么维护呢?

花梨木家具保养中严禁堆压重物。重物会让家具变形,使其不复美观,同时也丧失了实用性。除此之外还要避免用一些含有酒精、碱水等腐蚀成分的化学品擦拭花梨木家具。虽说木质家具应该要经常擦拭才可以保持亮洁如新,但是在擦拭时应该选用干净的软布,而非沾有化学物质或是清水,它们会对家具造成损伤。

所有的木质家具都不可以遭受阳光的暴晒,因为很容易变形、开裂,像花梨木这种名贵的家具修复起来不仅费钱,而且并不是什么损伤都可以修复回来的。应该将这类家具放在有厚窗帘遮蔽的房间里,同时还要注意空气的湿度,最好在70%至80%,这样利于花梨木家具保养。

像江南四五月份的黄梅季节、小暑与立秋之间的三伏天等都是要格外注意的,前者阴雨绵绵、湿气很重,后者气温骤高、干燥闷热,大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通风,避免因为过于潮湿或是干燥造成家具的翘起等问题

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建筑特色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马尔康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卓克基镇,地处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也是马尔康至成都、小金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在交通不发达的岁月,这里是嘉绒藏区东去汶川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北面经草地可走甘青两省,南经小金可至雅安、西昌,西经金川、丹巴可到甘孜、西藏。被称为扼控川西北高原山地交通的锁钥。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始建于1918年,是末代土司索观瀛亲自创意设计并组织修建的。整个建筑由四组碉楼组合而成封闭式的四合院,院内中心部分为天井,单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正面南楼为一楼一底建筑,其底层由大门入内,系门厅;二层为汉式“会客厅”亦称“外宾厅”,为土司接待汉族官商客旅的专门场所,顶为平顶,如今天的阳台,用于沐浴阳光,观赏景色,或向隔河仰视的西索村差人发号施令。官寨正对面的北楼为四楼一底,一、二、三层为库房、客房、茶房等,四、五层正中为大经堂,两侧则对称排列着黄教、本教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经堂;四层经堂墙外有悬挑出墙外的木质转经回廊,廊内安置有一列牛皮包裹的木质经筒。官寨左右两面的西楼、东楼分别为三楼一底、四楼一底建筑,是土司及家眷的住房、书房、厨房、库房及当班大管家、小管家、杂役的住房;西楼、东楼左边分别有阶梯式木楼梯直通顶层,各楼房靠天井处又有一周木质回廊作为同层各楼道间往来的通道。在官寨左面耸立着一座与西楼连通的四角形的碉楼,初建时共9层28米,现仅存6层、余高20米,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不仅是土司及家人在紧危情况储藏珍贵物资及藏身的防御性建筑,同时亦是土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红军当年的会议室 

官寨的屋顶采用了嘉绒传统的密梁式粘泥夯筑平顶和汉式三角木行架构成的悬山式屋顶两种结构形式。由于官寨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在侧立面又采用前低后高的拖厢做法,因此各楼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层次清晰,别有洞天。官寨建筑的屋面共分三个层次,最低层为南楼的平屋顶,距地表高度7米;次层为西楼的悬山式屋顶,距地表高度16。40米,最高层由官寨东楼的悬山式屋顶及北楼的悬山式屋顶所组成,其高度为19。50米。东、西、北楼屋顶上覆有小青瓦,正反相扣,檐前有滴水装置。 官寨四周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汁勾缝。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亦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墙体四周开有内大外小的小窗作通风和了望防御之用。

官寨的外部装饰以石块、片石的天然成色作为基调,从而使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凝重,与整个自然环境浑然天成。四面墙体正中镶嵌石刻彩绘的天神或地神,相传有镇妖、避邪之功能。四角上各安置一木雕龙头,龙头上各系一铜质风铃,常作吟风啸月,歌秋颂春之音。官寨的内部以木板或石墙隔成63间大小房屋,各屋又以各种藏汉家具填充空间,使屋内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大小经堂内帷幔低垂,神灯长明,香烟缭绕,内墙四周绘有佛本生经的故事等内容的壁画,色彩艳丽,笔法细腻。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的感触。 上藏民的楼房,必须扶着圆圆的木扶手才上得去,可能是要尽量节省空间的缘故,楼梯一级一级挨得密密匝匝的,按汉族的习惯觉得一点也不好走,每登上一步都非得要有耐心不可!土司管家的工作室兼卧室,以及卧室里间摆放着的硕大无比装粮食用的木箱。管家在土司的家庭里有至高无尚的地位,基本上他是这个家族经济和政治的核心人物。仔细端详了挂在墙壁上的管家的尊容,看上去的确深沉睿智沉稳中又带些阴骘,完全一副非凡人物的举止。其实他的起居并不奢华,甚而可以叫住朴素。但看上去简单的陈设中却处处显露出大管家的威仪!从房屋里间的谷仓可以显露出这个家庭的丰衣足实和管家的精明强干。接着走进土司家庭用膳的房间,这里的布置相对来说就豪华了许多,走进去给人一种金碧辉煌又有些融融和和的感觉。土司家庭的用餐是严格地规定了座次尊卑的,主座自然是土司和正室夫人,他俩的座位居高临下,座前搁一长条几案,下面是一张长桌,桌凳上都铺着五彩织锦般的羊绒,桌子的左右两边的上方必须坐着土司的儿子,接下去是儿媳,儿孙,正对着土司和夫人的才是女儿和姐妹之辈。

土司的卧室 

走进了土司的卧室,房间很宽很有气派就陈设的精美自不必说,墙上土司及夫人的合影更让人回味,十七代土司大人索官瀛阔脸饱额,一副作深远沉思的模样,尊容神圣不可侵犯;他的正室夫人是个美丽温柔的汉家女子,她细腻的容颜给人一种平静温暖的感觉,使人相信她是一个相夫教子,怜恤下人的好主子!他们的卧具肯定是整个官寨最好的,床是藏家风格,床面很宽朗,上面尽是缤纷色彩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繁花盛景。卧房的里间是珍藏金银珠宝的所在,里面的宝物晶莹闪烁,数不胜数,让人惊谔于这个家族的鼎盛辉煌,但同时又会联想到这是由多少奴隶的骨血所凝固而成繁荣,富贵以极在奴隶制社会自然也残忍以极! 二楼看了看,走进红军事迹展览厅,1935年7月初,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此居住了一周,并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了民族地区的有关问题。当时由于藏汉的隔膜,红军的民族政策的人文色彩浓厚,哪怕红军进入这个地方遭到土司指挥下的民团的阻击,红军也是尽量地少损伤民族的利益,有些喜剧的是,在艰难进击过程中,红军发射了两枚信号弹,土司及家人以为汉人放了神火,这是无以抗拒的,于是就率众仓惶逃窜,使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地攻下了官寨。以后红军非常尊重藏文化,没有任何伤损官寨利益的举止,世世代代成了藏区的佳话,也以此促进了藏汉的和合!长征几件期间红军先后在马尔康及卓克基驻留一年之久,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当我们看到陈列室里红军在藏区一带险山恶水中进行艰苦卓绝战斗的浓缩图时,无不感怀中国革命的曲折艰辛,中国革命最终能取得彻底的胜利,真正是那个外国记者所说的“人间奇迹”!这些享受胜利果实的一代人又一代人是真的的不敢忘恩啊!

走向一楼,每间屋看了一看,不过是些农具,器械,粮食之类。和每个民族一样,人们都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向大自然索取又奉献,人才有了生存之源生命之本,因此一个藏民说得好:“是这样的山川河流给了我们生存的根本,我们知道要永远和大自然保持亲睦和合的关系,每天我们都要向天地祷告,希望在冥冥之中它能永永远远地使我们人类生活得称心如意!”

卓克基土司官寨规模庞大,构造精细,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建筑艺术之精华,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也是土司制度兴衰和艰苦卓绝红军长征精神的历史见证。2005年,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