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颐品堂家具 颐品堂中式实木家具

颐品堂家具

颐品堂家具生产的沙发类产品质量很差,在专卖店买了他们家沙发出现...

木质家具出现臭味:1,木质不合格,环保性不达标。

2,使用大量胶水,胶水质量不达标。

木质家具选购技巧:1,表面质量。

木家具中的人造板家具以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为基材,表面饰以三聚氰胺,PVC,木质薄木和纸质木纹等覆贴面,仿木纹形的花纹清晰自然,光滑平整,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手感。

选购家具时主要看家具用料表面的板材是否有划痕,压痕,鼓泡,异味以及脱胶起皮和胶痕迹等缺陷现象。

2,制作质量。

木家具在制作中是将成型的板材经过裁锯,装饰封边,部件拼装组合而成的。

看人造板家具的制作质量主要看其裁锯质量,边,面装饰质量和板件端口质量。

板材在裁锯中对板块部件的平直度,垂直度,对角度都有质量要求,一般来说板材的裁锯技术在每米0.01毫米以内达到精度要求的板材裁锯后边廓平整,对角度好,制成家具后就不会出现板块倾斜的现象。

3,五金配件质量。

木家具中常采用金属件、塑料件作为紧固连接件,所以金属件的质量也决定了木家具内在质量的好坏。

金属件要求灵巧,光滑,表面电镀处理好,不能有锈迹,毛刺等,配合件的精度要高。

塑料件要造型美观,色彩鲜艳,使用中的着力部位要有力度和弹度,不能过于单薄。

4,尺寸。

木家具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成套卧房家具和办公家具为主,另外还有多功能的影视电器柜等产品。

其家具的主要尺寸(即功能尺寸)国家标准均有规定要求,如大衣柜规定挂衣柜内的空间深度应大于等于530mm,挂长衣的挂衣棍上沿至底板上表面间距应大于等于1400mm,桌类家具规定高度为680mm至760mm,其中写字桌的中间抽屉下沿至地面高度的中间净空高应大于等于580mm,书柜层间净空高应大于等于230mm至310mm等。

...

结构很厉害,为什么现在的家具都不用了,都是钉子

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

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富有生活气的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

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

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

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

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第3楼』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

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

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

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

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

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

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辛亥革命后,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却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

当时的政府决定,将热河(承德)行宫和盛京(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的“前朝”部分,于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

溥仪居宫内,一直与亡清残余势力勾结,图谋复辟,且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宫中盗窃大量文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对宫内文物进行清点。

又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于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门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礼,并通电全国,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开放的第一天,人们以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为快,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此亦成为当天各大报纸的重大新闻。

经初步清点,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据1925年公开出版的二十八册《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一书所载,计有一百一十七万余件,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法书名画、宋元陶瓷、珐琅、漆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匏、金铜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等等。

可谓金翠珠玉,奇珍异宝,天下财富,尽聚于此。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图书典籍、文献档案。

为此故宫博物院下设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分别组织人力继续对文物进行整理,并...

颐姿堂祛痘产品好用么

颐和园概况: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颐和园(6张)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

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静明园、静宜园、颐和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古树名木 1600 余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

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

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

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

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

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

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

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编辑本段世界文化遗产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 ”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颐和园于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

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

北京故宫的简介

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http://www.dpm.org.cn/资料相当全的。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

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

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

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

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

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

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辛亥革命后,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却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

当时的政府决定,将热河(承德)行宫和盛京(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的“前朝”部分,于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

溥仪居宫内,一直与亡清残余势力勾结,图谋复辟,且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宫中盗窃大量文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对宫内文物进行清点。

又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于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门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礼,并通电全国,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开放的第一天,人们以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为快,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此亦成为当天各大报纸的重大新闻。

经初步清点,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据1925年公开出版的二十八册《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一书所载,计有一百一十七万余件,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法书名画、宋元陶瓷、珐琅、漆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匏、金铜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等等。

可谓金翠珠玉,奇珍异宝,天下财富,尽聚于此。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图书典籍、文献档案。

为此故宫博物院下设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分别组织人力继续对文物进行整理,并就宫内开辟展室,举办各种陈列,还编辑出版多种刊物,公开资料,进行宣传。

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人文荟萃,极一时之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了中国东北领土,步步进逼华北,形势危急。

为了保护故宫文物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故宫博物院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

从1933年2月至5月,宫内重要文物被装成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

遂于南京建立文物库房,并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

南迁文物又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四川,分别存于四川省的巴县、峨嵋和乐山。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处文物复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之际,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后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立新馆,公开对外展出。

余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后陆续运回故宫博物院一万余箱,但至今还有2,221箱仍封存于南京库房,委托南京博物院代为保管。

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惨烈的战争期间,由于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不畏艰难险阻,尽职尽责,南迁文物数量虽巨,却没有一件丢失和损伤,故宫人员的精神、事迹,可歌可泣。

可又是因为这场战争,致使故宫的文物分处异地。

这份祖国传统文化之珍藏应是一个整体,而尤与紫禁城建筑不可分离,人们相信,终有一日,其终将得以完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的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

拔除杂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

50年代初,从宫内清除出去的上百年的垃圾竟达250,000立方米,自此院容焕然一新。

故宫博物院制定了“着重保护、重点修缮、全面规划、逐步实施”的古建维修方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残破、渗漏、濒临倒塌的大小殿堂楼阁得到了修复和...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