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民国广式铁梨木家具

民国广式铁梨木家具

一、清代出现的四大流派家具是分别是什么

一、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分为明式和清式。明代广式家具主要盛产于广西,清代广式家具主要盛产于广东。广西的铁力木家具普遍都比较早,明代的占多数。做工都很朴实、大气。广西是铁力木的故乡,在硬木中铁力木是长得比较高大的,因而其家具用料一般都比较大。用料硕大是广西和广东家具的一个共同特点。不管家具腿部弯曲度有多大,都是用一块整料锼挖出来的,不用去拼接。所以广式家具显得特别的敦实。广西家具很少雕刻花纹,即使刻有花纹也和当地特产有关系,比如大象图案等等。广东接受西洋文化比较早、比较多,所以广东家具纹饰善用西洋花纹。西洋花纹一般分为路易十四式和路易十五式。一般只要是用料粗大、雕刻有西洋花纹的基本上都是广东家具。广东家具的雕刻一般模仿西洋建筑的形制,所以雕刻得比较深,磨得比较光,生动传神。

二、苏式家具

苏式家具是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所生产的家具。苏式家具形成较早,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即以苏式家具为主。它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料讲究、结构合理、比例尺寸合度等特点,以及朴素、大方的格调博得世人赞赏。进入清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苏式家具的风格也开始向华而不实的方面转变。

苏式家具的一个特点是节省木材,这是他们的传统,从明到清一直如此。做一件广式家具的料,拿到苏州去则可做3件。为了节省木料,清代苏式家具的暗处构件还常以杂木代替,这种情况,多表现在器物里面的穿带上。从明清两代的苏式家具看,十有八九都有这种现象。苏式家具里侧都作油漆处理,目的在于避免受潮变形,同时也有遮丑的作用。

苏式家具的另一特点是用传统图案装饰,比较守旧。其图案以松、竹、梅、山石、花鸟、风景以及各种神话传说为主;其次是海水江崖、海水云龙、龙戏珠、龙凤呈祥等;折枝花卉亦很普遍,大多借其谐音寓意一句吉祥语。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和缠枝牡丹为主。

三、京式家具

京式家具介于广式和苏式之间。广式家具用料太大,苏式家具用料太小。京式家具因为源于皇宫,所以皇帝要求用料不能小气,不能抠抠搜搜的,但是也不能浪费,要节俭。所以京式家具用料比广式的小,但比苏式的大。由于京式家具具有某种特殊的涵义以及受到各种古物纹饰的影响,所以装饰图案也富有个性,比如龙纹、凤纹、战国纹饰、玉器纹饰、青铜器纹饰等等。清宫家具造办处的工匠来自全国各地,但多数来自江南一带,而广东的木匠技艺更胜一筹,所以就单独有广式家具制作小队。清宫的家具在制作之前都有画稿,也就是画大样。一般样稿由苏州木匠画,苏州木匠画的样稿秀气、漂亮,画完了由广东木匠去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句俗语:“苏州样,广东匠。”所以制作出来的京式家具就是介于广式和苏式之间。皇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在清代中期是京式家具的代表,到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京式家具以北京龙胜城家具为代表。在明式家具向清式家具的转变过程中,转折点在雍正一朝。雍正登基后坊间一直流传关于他篡位的蜚语,雍正帝为了转移矛盾和扭转不利因素,就搬出了祥瑞。比如传说在沈阳努尔哈赤的墓冢上长出了灵芝草,雍正帝正好拿此事大做文章,向天下人宣告是自己祖宗的阴德显灵,以示自己当皇帝的正统。因此京式家具的祥瑞装饰图案至雍正朝也发展到极致,明式家具也自此正式宣告向清式家具转变。

四、晋式家具

晋式家具以山西平遥为代表。大漆螺钿是晋做家具的典型特点。在山西和陕西北部,家具制作成毛坯之后,直接在毛坯上涂生漆,再糊上麻布,然后再用木板压麻布,让生漆从麻布眼里渗透出来,使得麻布完全埋在生漆里,自然风干之后,表面非常坚硬,再在上面涂上漆灰泥。一般都是把砖头砸碎,研成细微的粉末状,和清漆调和,然后涂在家具的表面,大约1毫米厚。要涂两遍,第一遍是中灰,第二遍是细灰,如果是女孩子用的首饰盒或者装珍贵东西的盒子,那就要用鹿角灰或牛骨灰。把鹿角或牛骨烧成灰,再调和清漆,那是很黏很细的。涂在盒子表面后给人的感觉就和现在的塑料一样,又硬、又细,还没有纹理。当然,涂一般家具还是用砖灰,要上三遍大漆,横一遍,竖一遍,再横一遍。如果要镶嵌螺钿,在生漆未干的时候,趁着那个黏劲,将磨好的螺钿或者玉等其他镶嵌物粘在漆上。

晋式家具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山西地面保存的古建筑多,寺庙也很多。晋式家具的腿部多采用香炉腿样式。晋式家具雕刻纹饰善用卷草,这种卷草实际上是山西当地一种名叫金银花的植物。

二、民国红木家具有什么特点

民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阶段,主要特点是自清晚期开始,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冲击几千年以来的农业传统文化,渗透与影响社会各方面!红木家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受到以下变化的特点:1、大量西方文化在红木家具中的体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广式家具与上海海派家具,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引进了西方文化的雕花、文化元素,如罗马柱、动物头像(狮子头、老虎爪)等大量使用,替代传统雕花题材;2、机器加工、铁器的渗透,传统红木家具的铰链等连接件,都是木销子等,民国时期大量采用铜、铁等五金件、进口玻璃等,机器在家具的初加工中的运用逐步开始;3、民国战乱不断,原材料稀缺,上海出现了贴皮红木家具工艺;4、仍然有部分红木家具保留传统中式风格。

因此,民国红木家具作为文化变革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占有主要的一席之地!。

三、明式家具,清式家具都有哪些基本

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等进口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

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 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

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格式,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中华民族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

明式家具的优点归纳为五组,共十六品。 分别为: 第一组: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

第二组:浓华、文绮、妍秀。 第三组:劲挺、柔婉。

第四组:空棂、玲珑。 第五组:典雅、清新。

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家具工艺发展到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了有别于明式家具的又一个流派:清式家具。清朝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在我国社会文化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奢靡颓废风气。

这时正值“广式家具”盛行,加上满清宫内院对奢靡挥霍风气的跟风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大多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家具的朴素大方、典雅内敛的风格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对照,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之为“清式”家具。

其最大特点是用材厚重、奢靡挥霍。清式家具的总体尺寸较明式家具,追求更宽大、更厚重、更奢华的风气,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

清式家具最求装饰绝对的繁琐和复杂,故而其装饰极为华丽,制作手法汇集了雕刻、镶嵌、髹漆、彩绘、堆漆、剔犀等多种手工技艺,繁纹重饰。 尤其是镶嵌手法在清代家具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几乎遍及所有的地方流派,其中,尤以广作与京作成就最为繁琐,奢华,所用材质千奇百怪,除了常见的纹石、螺钿、象牙、瘿木之外,还有金银、瓷板、百宝、藤竹、玉石、兽骨甚至景泰蓝等等,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为繁复的吉祥图案与文字。

网上有图,百度一下。 。

四、清代家具与明代家具有哪些不同点

清式家具走的路子与明式家具截然相反,由重神态变为重形式,在追求新奇中走向繁琐,在追求华贵中而走向奢靡。

总结:清中叶,造型浑厚稳重,用料考究,技术清湛。整体富丽,豪华,装饰繁琐。

但到了鸦片战争,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社会动荡不安,家具能制作敷衍了事,装饰轻薄浮缛,一味的追求厚重和平直硬拐的造型,给人一种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陌生感,走向衰落。 明清家具的收藏始于20世纪30年代。

古斯塔夫•艾克出版的第一部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著作《明代黄花梨家具图考》,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开始意识到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书中的图片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古代工匠的技艺,令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叹为观止。外国人开始大量地搜集、收购中国明清家具,并运往海外。

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西方人将中国明清家具提升到了与中国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 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欣赏家具、鉴定家具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细细分析有以下四点: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

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它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

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传统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

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

明代家具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

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是明代家具的又一特点。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

以上四句话,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当我们看一件家具,判断其是否是明代家具时,首先要抓住其整体感觉,然后逐项分析。

只看一点是不够的,只具备一个特点也是不准确的。这四个特点互相联系,互为表里,可以说缺一不可。

如果一件家具,具备前面三个特点,而不具备第四点,即可肯定他说,它不是明代家具。后世模仿上述四个特点制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

清代家具有其自身显著的风格特点: 其一,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清式家具有很多前代们没有的品种和样式,造型更是变化无穷。

以常见的清式扶手椅为例,在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工匠们就造出了数不清的式样变体。既便是每一单件家具的设计也十分注重造型的变化。

如故宫漱芳斋的五具成套多宝阁,其一字挑开,靠墙排放,与房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地分割成一百多个矩形隔层,每隔层虽是“拐子”图案却互不雷同,从侧面看,每个隔层的侧山上是不同图形的开光,如海棠形、扇面形、如意形、磬形、蕉叶形等等,不一而足。清式家具在形式上还常见仿竹、仿藤、仿青铜,甚至仿假山石的木制家具。

反过来,也有竹制、藤制、石制的仿木质家具。结构上,清式家具也往往是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如,有些小巧玲珑的百宝箱,箱中有盒,盒中有匣,匣中有屉,屉藏暗仓,隐约曲折。

抽屉和柜门的关闭亦有诀窍,非仔细观察而不得其解。 其二,选材讲究,作工细致。

在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以紫檀木为首选。在结构制作上,为保证外观色泽纹理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取一木连作,而不用小木拼接。

其三,注重装饰,手法多样。注重装饰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

清代工匠们几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

五、黄花梨和草花梨的区别

草花梨木质粗疏,棕眼过大,色土黄干涩而无光泽。

花梨木色彩鲜艳,肌理细腻,纹理清晰美观。黄花梨木的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适合作各种异形家具。

黄花梨家具木质的辨识困难往往出于三个方面。一是与红木不分。深色黄花梨,要是使用的年头久了,保存状态又不好,乍一看与红木非常像。其实从本质上判定,黄花梨木的木性小,故变形率也小,体轻而温和。把握这点,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二是与草花梨不分。草花梨的出现是由于黄花梨木材断绝,作为补充而在晚清至民国出现于市场的,在硬木中最为低档。其木质粗疏,棕眼过大,色土黄而无光泽;三是与新黄花梨木不分,新材份量也比老材黄花梨木重,木纹含黑线过多而且生硬,因此许多木纹过于漂亮抢眼的反倒是新黄花梨木。

六、怎么鉴定梨花木,有什么特征,我家有棵树,有百年了,是我爷爷的爷

你说你家的黄花梨长不大,从这一点基本可以判断不是黄花梨,名贵硬木里,只有紫檀无大树,黄花梨如果有几百年历史的话,能长很大,以下是黄花梨的特征,你对比看看。

黄花梨为落叶乔木,树高 10 ~ 25 米,最大胸径超过 60 cm ,树冠广伞形,分杈较低,枝桠较多,侧枝粗壮,树皮浅灰黄色。奇数羽状复叶,长 15 ~ 26 cm ,卵形或椭圆形;花淡黄色或乳白色,花期 4 ~ 6 月;荚果舌状,长椭圆形,扁平, 10 月~翌年 1 月为种子成熟期。还有一种黄花梨是果树。

七、怎样鉴定梨花木具体点 诚信请教各位老师

黄花梨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省,其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是因为黄花梨木的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适合作各种异形家具,如三弯腿,其弯曲度很大,惟黄花梨木才能制作,其他木材较难胜任。

黄花梨木与其他木材的特点比较相近且容易混淆,最主要的是易与花梨纹紫檀混淆。这种花梨纹紫檀木主要产地是两广和海南岛,有的书称之为海南紫檀,也有称为越南檀,因越南及周边国家也生长有这种树。

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有屡角的质感。黄花梨木的比重较轻,可能比红木(酸枝木)还要轻工一些,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也就是不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于水面。

黄花梨木的纹理很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即为人们常说的“鬼脸儿”。

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高档的家具大多是用黄花梨木所制,由于前朝过量采伐而使得清代中期以前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所以后来采用红木代替。从已出版的明清家具资料看,黄花梨木有大材,宽半米、长两米的独板平头案都可以见到。

黄花梨木家具制作产地以苏州为代表,做工规范,精工细做,是典型的苏式家具。另外南方两广及海南岛等地明清时期也生产黄花梨木家具,称之为广作或广式家具,其做工略粗,不及苏式家具精细。

花梨纹紫檀木质坚重,比红木的比重还要大,放入水中即沉水底,棕眼较小,呈蟹爪状和牛毛纹状,经打磨后木的表面细嫩得如小儿肌肤。材质比黄花梨优,木的色泽比黄花梨木更深,呈橙红至深琥珀色,也有的花梨紫檀家具的表现由于年代久远而失蜡呈灰褐色。

木纹中亦有鬼脸纹,但这些鬼脸纹与黄花梨木纹中的鬼脸纹微有差别,花梨纹紫檀木的鬼脸纹绝大多数呈圆形,有的有眼有嘴,但少见有老人头和老人头毛发的纹理。另外,花梨纹紫檀木锯断面有浓浓的蔷薇花梨味亦是很独特的。

再有,因花梨纹紫檀木生长在大陆,雨水不够充足,木心空洞较多,正所谓十檀九空(心),也是因为木心空洞我,所以花梨纹紫檀木很少见有大材。另外有一个很容易识别的特点就是花梨纹紫檀木油质较重,用手指轻轻一刮即起油痕,黄花梨木的木质虽然温润光亮,但没有这么重的油质感。

以上几点是花梨纹紫檀木与黄花梨的区别。另外还有一种是草花梨木,产地亦在南方,其木质粗疏,棕眼大,像铁梨木(南方人称为铁梨紫荆木或东荆木)的纹理一样粗糙。

木色浅黄至黄,干涩无光泽,亦鬼脸纹,材质比黄花梨木相差甚远,碰到这种木材的家具不用细细研究也容易区分。 瘤体,又称瘿木(影木)。

“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

瘿木非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北京匠师谓之“瘿子”。

此处木材纹理特殊,有旋转的细密花纹,加之少有,是一种珍稀木材。其中以花梨瘿及纹路似画者为最上品。

花梨木本身含有杀菌特殊油脂,故很难产生病态,所以花梨木的瘤体可谓贵重之极。黄花梨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省,其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是因为黄花梨木的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适合作各种异形家具,如三弯腿,其弯曲度很大,惟黄花梨木才能制作,其他木材较难胜任。

黄花梨木与其他木材的特点比较相近且容易混淆,最主要的是易与花梨纹紫檀混淆。这种花梨纹紫檀木主要产地是两广和海南岛,有的书称之为海南紫檀,也有称为越南檀,因越南及周边国家也生长有这种树。

史料: 花梨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我国广东、广西有此树种,但数量不多,大批用料主要靠进口。据《博物要览》记载:“花梨产交(即交趾)广(即广东、广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器。”

《广州志》云:“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和‘花狸’。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

《琼州志》云:“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载:“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各地。

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书中还指出,海南檀木质比花榈木更坚细,可为雕刻用。

按《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所说:“花梨为山梨木之总称,凡非皆本之梨木,其木质均极坚硬而色红,惟丝纹极粗。” 我国自唐代就已用花梨木制作器物。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就有“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的记载。明《格古要论》提到:“花梨木出男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

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广人多以作茶酒盏。”

侯宽昭的《广州植物志》介绍了一种在海南岛被称为花梨木的檀木“海南檀”。海南檀为海南岛特产,森林植物,喜生于山谷阴湿之地。

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松,心材红褐色,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刻和做家具之用。

从以上记载可知,所谓花梨木品种当。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