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明代古家具万历柜

1. 关于明代家具的书籍

这类家具的主要用途是储藏物品。柜的形体较大,有两扇对开的门;橱的形体较小。在橱面之下有抽屉。明代柜橱的形制很多,有圆角柜、方角柜、两件柜、四件柜、亮格柜、闷户橱等。

圆冷柜全部用圆料制作,顶部有突出的圆形线脚(柜帽),故名。立柱与腿不分开,以一根圆料制作而成。门与柜体不以合页(即铰链)结合,而是采用木门轴直接插入。柜顶沿口突出,并有明显的例脚,上收下分,俗称“外八字”,这些都是明代圆角柜的基本特征。圆角柜稳重大方,坚固耐用。

方角柜基本造型与圆冷柜相同,不同之处是,柜体垂直,上下同大,四角见方,没有侧脚,一般门与柜体以合页结合。。一两件柜由两件柜子组合而成,故名。顶部是矮柜,下部是较高的立柜,又称“顶竖柜”。拼合方便、易于搬动,为明代常用家具之一。若以四件组合,则称为四件柜。

亮相柜实际为架格和柜子的组合物。常见形式架格在上,柜子在下,上可陈列文玩,下可储放书籍或物品。因上格透空明亮,故名。盛行于明代万历,亦称万历柜。

闷户橱颇似桌案,只是在案面之下有抽屉,有两个抽屉或三个抽屉,称为连二橱或连三橱。抽屉之下又有间仓(即暗仓),故名“闷户橱”。既能陈放、储存物品,亦可作桌案之用,非常实用,为典型明式家具,至今江市民间仍有沿用。

/060116102834_4.html

/showinfo.asp?ArticleID=322

我帮你找了那么多应该够你写了吧

2. 什么是亮格柜

亮格柜,是格与柜的结合体,是集柜,橱和格三种形式于一器的家具。

亮格柜的亮格是指没有门的格层,柜是指有门的格层,故带有亮格层的立柜,统称“亮格柜”。亮格柜通常下部做成柜子,上部做成亮格,下部用以存放书籍,上部存放古玩。

一般厅堂或书房都备有这种家具。下层对开两门,内装膛板,分为上下两层,门上装铜饰件。

柜门的上面或平装抽屉两具,或无抽屉;抽屉或露明安在亮格下的柜门上,或安在柜门之内。再上为一层或两层亮格,一层的为多,两层的较少。

或后背镶板,两山及正面透空,在两山及正面各装一道极矮的围栏;或在左右及上沿装一门式牙板。亮格柜还有一种比较固定的样式,即上为亮格一层,中为柜子,柜身无足,柜下另有一具矮几支撑着它,凡属这种形式的,北京匠师称之“万历柜”或“万历格”。

亮格柜一般齐人肩高或稍高,便于欣赏,重心在下,放置稳定。 亮格柜是明式家具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柜两用,放置于书房或厅堂,既实用,又颇显风雅,很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欢迎。

清代亮格柜与其他柜一样,在雕饰上更为繁缛,细部雕刻细腻,整柜雕饰范围极大,整体看起来极为富贵豪华。

3. 古代家具名称

1、拔步床

拔步床是一种传统的大型古床,或称“八步床”、“踏步床”,是一种功能齐全的床。床下有一木制平台,正面伸出床沿,平台四角立柱,并镶以木制围栏,使床前形成一个浅廊,中间为床的门户,两侧可放置小型家具及杂物。它造型奇特,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前沿长出床的前沿二 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回廊中间置一脚踏,两侧可以放置小桌凳、灯盏等。

2、架子床

架子床也叫棚架床,因床顶有架,故名架子床。这种床一般四根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半月有围栏。基本式样是三面设矮围子,正中无围,便于上下,四角有立柱,上承床顶,顶盖四周装楣板,床面两侧和后备装有围栏。围栏常用小木块作榫拼接成各式几何图样,也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两根立柱,两边各装方形栏板一块。正 中是上床的门户。床屉分两层,用棕绳和藤皮编织而成,下层为棕屉,上层为藤席,棕屉起保护藤度和辅助藤席承重的作用。

3、罗汉床(塌)

罗汉床是由汉代的榻逐渐演变而来的。榻,本是专门的坐具,经过五代和宋元时期的发展,形体由小变大,成为可供数人同坐大榻。这类床形制有大有小,通常把较大的叫“罗汉床”,较小的仍沿俗叫“榻”,又称“弥勒榻”。罗汉床不仅可以做卧具,也可以用为坐具,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 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4、贵妃榻

又称“美人榻”,古时专供妇女憩息,榻面较狭小,制作精美,形态优美,是榻中极为秀美的一种,其用料也极为讲究,床上彩绘雕刻显得雍容华贵。

5、供桌、供案

案是用于放食物的木盘,多以矮足,长方形木制的黑漆上饰纹彩或者雕刻。在祭祀时,供案一般都是摆放被供奉的对象,而供桌则是摆放供奉品,如酒、水果以及其它食品等。供桌比供案矮,不使用时一般都放置在供案下面,供奉时再拉出来,等供奉完毕,再移回供案下方。

4. 清朝或之前的都行,古代的家具都分别叫什么名称

古代的分类很详尽。

案的种类有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几的种类有宴几、凭几、炕几、香几、蝶几、花几、茶几、案头几。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闷户橱。形体与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屉,两屉称连二橱,三屉称连三橱,交椅又名“太师椅”.

还有这些。博古架,踏,安,凳,椅,墩,席等 ,包括屏风

中国古代卧具分为四种,它们是榻、罗汉床、架子床和拔步床。

________-------------------------------------------

汉代“床”这个名称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卧具,连坐具也称床。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册床等。

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的名称,专指坐具。如今人们习惯上以“床榻”并称

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足坐具;隋朝“胡床”变称“交床”,唐朝又变称“绳床”,宋代又变称“交椅”或“太师椅”。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大多四面无围子。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榻。

到了明代:1、出现了“架子床”,因为床上有顶架;2、出现了“拔步床”,外形像独立的小屋子,又称“八步床”;3、出现了“罗汉床”,是原来汉榻的演变。“罗汉床”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的称榻,如现代的“沙发”。

清代前期床榻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变化的是用料和工艺,如用材越来越厚实,装饰越来越华丽。清代的床榻大多采用雕花镶嵌,金漆彩油等手法。镶嵌的多以玉石、玛瑙、瓷片、大理石、螺钿、珐琅、竹木、牙雕等为材料。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