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京做古家具

1. 古家具的产地在哪里

中国古代家具的地域性特点强,导致它的分类只能按地区划分。

就目前所知,南方有江浙一带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做,宁波地区的甬做,温州地区的瓯做,福建地区的闽做,广东、广西地区的广做;北方则有山西地区的晋做,河北地区(包括京津)的冀做,山东地区的鲁做,陕西地区的陕做,还有内地四川的川做等等。这些都形成流派,它们在制作原则下发挥地域文化的特点,形成了可以剥离开的流派。

中国古代家具使用的良材大部分需要进口,广州口岸得天独厚,木材贸易的发达促使广州家具制造业也发达。广做家具的特点是用料壮硕,毫不吝惜材料,比如板芯,广做家具明显比苏做家具要厚,所以许多保留至今的广做家具面板少有开裂。

家具用材上,广做家具讲究四面见锯,翻过身来,少有扒棱现象。扒棱是指用材在隐蔽处留有表皮层,在外露的地方显现芯料,从断面上看呈三角形。

这是一种省料的办法。广做讲究整板多,拼板少;大料挖缺多,小料拼攒少,这些特点构成了广做家具施工手法,形成了豪华的风格,以表现豪华阔绰为内容,成为广做家具的精神核心。

苏做家具则与之相反,省料为施工原则,凡苏做家具一定精打细算,能省则省,绝不浪费,扒棱现象在苏做家具中,尤其一般家具中比比皆是。芯板一般较薄,所以苏做家具常常在拼接处用龙凤榫,甚至用胶布加固,防止开裂。

施工手法上,打洼或起鼓等利用视差显得厚重的手法用得很多,比如常见的苏做写字台,腿框常用双打洼或一鼓一洼形式,料虽小却显大些。又比如苏做家具中常见腿部正面宽侧面窄,形成扁方材,与广做家具爱用方材不同,苏做这种施工手法,无疑也是为了省料,但又不愿显得穷气,使得正面看时仍显壮硕。

典型的苏做座面多为编藤软屉芯,而广做家具几乎未见编藤屉的。原因是苏州地区红木原料贵,人工便宜,藤条材料易得,所以苏做家具中能用软屉时都用软屉,棕藤编织,除去舒适,从美观角度也平添一份柔和,与坚硬冰冷的木材形成反差,起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苏做家具明显比广做家具多一分文人气,少一分财主气。多年以来,国人一直认为中国古代硬木家具的主要产地为苏州、广州两地,尤其黄花梨家具好像除苏州外没有其他地区制作。

苏广两做的确为硬木良材最大宗产地,而且声名远播。但其他富裕地区也不会坐等,商业的法则促使中国古代家具的制造业蓬勃发展。

都有优秀的作品存世,证明了清代家具生产的普遍性。北京为元明清三代都城,达官贵人、巨商富贾云集,硬木家具需求量极大,仅凭苏广地区供应尚无法满足各类人士需求,清朝宫廷内设置木器作坊,调苏广家具制作高手进京,进入大内献艺。

当然宫廷家具以紫檀、黄花梨木为主,少有红木。但京城显贵们要附庸风雅,苏广两地的能工巧匠们不可能都进入大内,所以京做家具以融苏广两做特点著称,凡长处尽可能利用。

如我收藏的一对红木攒拐子禅椅属少见品种,应为大户人家订制,尺寸较大,无管脚枨,靠背矮扶手短,式样奇特。这类禅椅原为参禅打坐之用,进深较一般椅子深,如不盘腿坐于椅上,腰则不能靠于椅背。

冲出搭脑的靠背板正好顶住腰部,十分舒适。椅子牙板两侧和正面纹饰一样,起阳线拐子,背面则刻阴线拐子,制作手法略有差异,表明设计者的正反意识清晰。

禅椅在古代家具中是极少品种,很可能置于大户人家佛堂中,参禅打坐,足见主人心诚。京做红木家具,有部分仿宫廷紫檀做工的,这种追求一方面满足个人虚荣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工匠高超的技巧。

北京在皇宫的影响下,尤其王爷府内的家具,无不以追求宫廷风范为尚。我们把京做宫廷做工的家具,称为贡做,与一般京做还是存在差异。

闽做,来自福建。以前对这一地区的古家具没有研究,近年由于商人的深入,黄花梨、红木等明清家具时有发现,大条案、供桌等等。

闽做硬木家具的特点是比例高,用料大,有不协调之感。原因可能是福建潮湿,家具高些防潮性能好;还有一个原因,福建沿海或山区民风古朴,督信佛教,家具用于供奉的多,因而高大。

高大才能显得庄重,心灵就能得以安慰。这样的新课题是前人从未注意到的,没有任何研究记载,今天提出,也是说明中国古代家具文化深奥博大,可供研究的课题非常之多,每一代研究者都能找到新的研究对象。

闽做家具除去较素一类受苏做家具影响,其余也以施金漆为主。其家具造型夸张,多少给人舞台戏剧用道具之感。

这一点与福建民居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闽做家具在客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热烈华丽的风格。中国乡村家具中的杰出代表,以长江为界,南方首推苏州地区做工家具(简称苏做),北方则以山西地区做工家具(简称晋做)为首。

这南北两派的风格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乡村家具的整体风貌,体现出由明至清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乡村家具以苏晋两做为代表决非偶然,它的杰出成就充分反映在它的实用美学意义上,其做工手法纯熟,整体设计完善,是其他地区家具无法比拟的。

它的杰出成就已得到世界公认,欧美一些著名博物馆均有收藏,在私人收藏家中亦倍受青睐。由于山西历史上商贾辈出,富甲一方,导致家具生产水平极高。

许多明式。

2. 苏作,广作,京作红木家具有什么不同和相似之处

苏作:惜料如金但格调大方

苏作家具是指以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一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作家具历史悠久,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基本以苏作为主。明代苏作家具用料以俊秀著称,其格调清秀大方,造型精致典雅,线条简约优美,并因当时苏州的木材来源稀缺,苏作匠人对木材的使用,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制作每一件家具都要深思熟虑,反复斟酌,对每块木料反复观察、衡量、精打细算。具体表现为:制作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尽可能把木质纹理整洁美丽的部位用在表面,而小件碎料拼接更是常见。这种用尽其材、天衣无缝的技术,无不体现苏作匠人的精湛工艺,一时间深受达官贵人及文人骚客的喜爱。

京作:受宫廷文化影响至深

京作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其讲究威严奢侈、雍容华贵、肃穆正统,彰显王者“霸气风范”。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家具制作不惜用料,工艺上讲究线条挺拔、精雕细琢,还要求装饰华丽繁复,在家具的表面还常常镶嵌货真价实的奇珍异宝,这绝非其他家具可比。这受宫廷文化影响至深并带着浓郁的“天朝上国”气息的京作家具,由于过分追求奢华的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的特性并不为一般人所接受。

广作:中西合璧的结晶

广州地区为主制作的家具被称为广作家具,是清代中后期及民国时期家具领域的领头羊。广州作为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广州是清式家具最注明的产地。广作家具用材不吝啬,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讲究“一木一器”;制作过程中并不多使用漆料,让木料的天然纹理充分显露;在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借鉴西方建筑装饰的风格,中西合璧的广作家具艺术形式千姿百态,装饰图案精雕细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特,堪称一绝。

3. 清代京作家具的风格有哪些特点

京作家具一般以清官造办处所制家具为主。

造办处中设有单独的木作,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工匠到皇宫服役。由于广州工匠技艺高超,又在木作中单设一广木作,全部由广州工匠充任,所制家具带有浓厚的广式风格。

京作家具与纯粹广式家具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用料方面,京作家具较广作家具用料小。 在造办处普通木作中,多由江南地区招募优秀工匠,其作工趋向苏式。

不同的是,他们在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较江南地区用料要大,而且没有掺假的现象。从纹饰上看,京作家具较其他地区又独具风格。

工匠们从皇家收藏的古代玉器、铜器上吸取素材,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 在这一点上,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又发展得更加广泛了。

明代多限于装饰翘头案的牙板和两腿间的镶板,清代则在桌案、椅凳、箱柜上普遍使用。明代多雕刻螭虎龙(北京匠师多称其为拐子龙或草龙);而清代则是夔龙纹最为常见,其他还有夔凤纹、拐子纹、螭纹、趾纹、蟠纹、饕餮纹、兽面纹、雷纹、蝉纹、勾卷云纹等。

根据家具造型的不同特点,而施以各种不同形态的纹饰,显示出古色古香、庄重典雅的艺术效果。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