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建威家具老板

1. 龙兴镇的地理环境

龙兴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南部,东经106°448,北纬30°4221,东临长江支流御临河,背依铁山山脉石壁山,座落在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里,位于周边的四大场镇和四大自然风景区中部,东与洛碛镇相邻,南与重庆江北区复盛镇、鱼嘴镇接壤,西与玉峰山镇连界,北与石船镇交界。

距区府驻地两路镇22公里,距重庆市中心区36公里。 龙兴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据《江北县志》记载,元末明初已有小集市,清初商品发达,置隆兴场,传说明初建文帝曾在此地一小庙避难,场镇也因此得名而兴旺起来。

随着场镇的发展,商家客栈日趋繁荣,使之成为重庆原江北县有名的旱码头。民国初改为龙兴场,民国18年置龙兴镇,民国30年撤镇建龙兴场。

解放后设江北县二管区,辖7个乡,1956年改为龙兴镇区公所,1958年改为龙兴人民公社,1988年建龙兴镇,1993年撤区并普福乡建镇,2003年并天堡寨镇部分,2007年并御临镇和玉峰山镇高笋村,即龙兴镇。龙兴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南部,面对长寿山脉,背依铁山山脉,紧靠长江支流御临河流经镇内27公里,坐落在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内,东与洛碛镇相连,西与玉峰镇接壤,南与江北区复盛毗邻,北与石船交界,距渝北区所在地44公里,距重庆市中心36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至2009年,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龙兴与市区的距离将大大缩短,至重庆主城区半小时车程,至区所在地和重庆江北机场20分钟左右车程。将来的龙兴,2公里处有重庆轻轨两条线路站点,1公里处有通行300吨级船舶的御临河码头,有直通统井的一级公路干道。

交通四通八达,出行十分便捷。 龙兴古镇的民俗文化。

据记载,在龙兴街上很早就有了川剧座唱、茶馆评书、秧歌腰鼓。场上的几个玩友班子长期座唱,外地戏剧班子和评书艺人也常来龙兴场串演,万年台的川剧一唱就是十天半月,茶馆的长篇评书一说就是几大部,每到逢年过节,便是各种民风民俗的大展示。

想当年,百年老字号的酒馆、酱园铺、药房、豆干坊、炸油坊、酒厂等店铺开门大吉,生意红红火火,各种传统商品,农用家具,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古色古香,小商贩的吆喝声,叫卖声声声入耳,好不热闹。自2003年10月正式启动古镇旅游开发以来,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整个古镇保护性建设已基本完成,引资近仟万元新建的集休闲、娱乐、购物、吃住以及民风民俗展示的民俗文化一条街也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龙兴镇举办首届古镇旅游文化节,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独特魅力,届时,龙兴古镇将正式向游客开放。 悠久的历史铸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孕育出特有的魅力。

古镇巴渝民俗传统文化浓厚,民风淳朴。巴渝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源流长的一部分。

古镇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巴渝民俗民情,川剧座唱、茶馆证书、秧歌鼓等。古镇人杰地灵,造就了不少英雄豪杰、文人黑客。

距镇南不到两公里的“建威将军府”,系清代将军雷应山的住宅,雷应山授命去云南边境平乱,立下赫战功,威震边陲,被光绪帝封为“建威将军”。解放前,出生在龙兴的中共地下党员、川东华蓥山武装游击队司令曾霖,经常在龙兴一带开展地下工作,成立了中共龙兴地下党支部,为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镇的最高学府育仁中学,是1945年国共合作时由共产党员倡导创办,国民党元老冯玉祥将军同意并出任董事长的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学校依山傍水,竹林葱郁,古木参天,美丽的校园,宽大的运动场,名师众多,教书育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解放前出生在关口场、解放后在龙兴育仁中学读书,1961年在校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桂全智,曾参加中印、中越自卫反击战,西藏平叛,智能双全,军功卓越,从战士逐级荣升为将军,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十三军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另有教育界知名人士任纯嘏、罗道成、江维翰、雷学实、音乐家贺光明、书画家贺子辉、周近瞧、贺亮国等出生在龙兴古镇,他们勤学实干事业有成,建树超群,成果菲然,为古镇增添了光彩,成为家乡人民学习的榜样。

2. 名人生平简介200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李渊次子,627-649年在位。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随父于太原起兵反隋。626年登位,次年改元贞观。

死后庙号太宗。李世民青年时期在晋阳度过,时人称“太原公子”。

贞观二十九年春(公元646年),回太原休息数月,亲书御制《晋祠之铭并序》碑,竖置于晋阳西城乾阳门街。晋阳城毁后,迁至晋祠“贞观宝翰亭”。

李 白(701-762),我国最富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曾两次来太原,留下了《太原早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诗。

《太原早秋》是盛开元二十二年(735年)他与元演同游太原时所作。 小时候的比尔·盖茨十分好动,常常不能静下来。

他最喜欢就是坐在木马上摇摇摆摆地晃着,有趣的是,即使现在他已长大成人,有时仍会不由自主地摇着呢!这成了他独特的小动作。 牛顿三岁时,已显露出其不平凡之处。

当一般的小朋友喜欢跟朋友四处奔跑和嬉戏时,他却宁可独个儿躲在屋子里,拿着锤子和铁钉,叮叮铛铛地打在木板上,制作喜欢的小工艺。 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

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

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 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被誉为核物理女皇、中国居里夫人的吴健雄是世界公认的最杰的女性物理学家。 大学时代的吴健雄并非一心只读圣贤书。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中央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愤怒了,纷纷涌向行头游行示威。物理系同学公推吴健雄作游行请愿的领头人。

她极有心计,讲究策略,精心选择游行路线和时间。为要求政府抗战,率同学到总统府大院静坐,顶风冒雪,直到深夜。

惜财之德(李嘉诚) 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 ,他 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诚 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

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 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 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史怀哲小故事 史怀哲在小时候就不忍杀生,朋友邀他去钓鱼,他都一再推辞;每天睡前一定要为所有生物祷告后,才能睡去。

刚到非洲,他曾看见当地的人用马儿拉木头,觉得非常心痛,也因为非洲的种种,更让他体悟出尊重生命的理念,于是他在非洲时,不仅照顾病人,也收养了两百多只的动物,可见他尊重生命的理念足多么伟大。 有一个傍晚,史怀哲和友人坐在屋前闲谈,友人发现一只大黑蚁爬上史怀哲的衣领,直觉地伸手想把它拍掉。

史怀哲挡住他的手,说:‘这是“我的”蚂蚁”!’ 还有一次他倒了一汤匙的果汁在地上,一群小黑蚁马上围过来吸吮。史怀哲开心地说:‘看这些小东西真像牛在池里玩水哩!’ 爱迪生从小立志 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侯只上了几个月的学,就被辱骂为“蠢钝糊涂”的“低能儿”,退学了。

他眼泪汪汪地回到家,要妈妈教他读书,并下决心: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爱迪生在家里喜欢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试验,有时免不了要闹点笑话,出点小乱子。

父亲就不许他再搞小实验,爱迪生急得直说,说:”我要不做实验,怎么能研究学问?怎么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爸爸、妈妈听了他的话,感动得只好收回“禁令”。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

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聂 耳 年轻的聂守信(1912—1935年)对音乐特别敏感,大家都说,只要能从他耳朵进去的,都能从他嘴里唱出来。

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一次联欢会上,聂守信表演节目后,大家拍手称好。

总经理送给他礼物,并把他称为“聂耳博士”。他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硬要把1只耳朵送我,也好吧,4只耳朵连成一串,不像一个炮弹吗?”(“聂耳”的繁体字写成“聂耳”) 从此,聂守信改名为聂耳。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士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后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

3. 居不重席

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并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此后人称他为王右军。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后曾学于卫铄。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

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

《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其中著名的《姨母帖》、《初月帖》、《寒切帖》、《快雪时晴帖》、《行穰帖》、《丧乱帖》、《上虞帖》、《兰亭序》等。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也是兄弟辈中书法成就最突出者。因他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

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其是行草最为著名。献之幼时从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他的书法在继承张芝、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基础上,别创新体,自成一家,进一步改变了当时古拙的书风,有“破体”之称。

风格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对后来影响很大。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笔划连续不断,世称“一笔书”。 。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