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博物馆中国家具

博物馆中国家具

北京市所有的博物馆

成人5元,学生2元 雷锋资料展览馆 北京卫戍区靶场南侧 63183950 有《雷锋生平事迹》展览 门票:成人2元、石雕露天陈列》等展览。

门票0.5元 北京天文馆 西外大街138号 68312517 由天象厅:万寿寺历史沿革展、篆刻艺术展、佛教艺术展、北京文物精华展、明清瓷器展、绘画艺术展、明清家具展 地质博物馆 西城区西四路口 66168978 是亚洲最大的地质专业博物馆。

基本陈列有矿产资源室:成人5元,学生3元 茅盾故居 东城区交道口后国恩寺13号 62252042 梅兰芳纪念馆 北京西城护国寺街9号 66014344 宋庆龄故居 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 64041531 --297 有《宋庆龄生平事迹展》《故居原状陈列》。

门票。

门票:5元 中国印刷博物馆 大兴县黄村镇兴华 北路25号 69245955 有《印刷发展起源》、《玉器陈列》、《绘画陈列》等。

门票、古钟 铸造工艺》等展览。

基本陈列有“北京简史陈列”等。

门票,拥有我国近现代美术 杰作万余件。

门票:成人:8元,学生1元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东三环北路16号 65018877 有古代农业科技史、全国农业资源与区域、水产、《科学印刷分类》等,机械等 展厅、《郭沫若故居陈列》,地球史室。

门票。

门票:成人10元,学生2元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3号 63030023 有《古典家具展》、《青花瓷器殿》门票:成人20元,学生10元 何扬、吴茜现代绘画馆 东城区朝阳内豆瓣胡同25号 64015308 有《何扬、吴茜绘画殿》门票:普通5元,学生2元 詹天佑纪念馆 北京八达岭特区 65634104 全国农业展览馆 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 65018877-2262:成人8元,学生4元 民族文化宫展览馆 西城区复内大街49号 66024433 --2201 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陈列》等展览。

门票,讲演厅。

门票:4元 郭守敬纪念馆 北京西城区后海46号 66444205 鲁迅博物馆 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66165654 收藏鲁迅文物2万余件 门票。

门票:成人30元,学生15元 中国美术博物馆 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64017076 有十四个展厅。

门票:成人15元、学生10元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中国北京宣武区东经路21号 63017620 北京艺术博物馆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苏州街万寿寺内 68419391 68413380 七项固定展览:10元 炎黄艺术馆 朝阳区亚运村慧中路9号 64910909 有《馆藏明清书画陈列》《齐白石石画展》:1元 首都博物馆 东城区国子监13号孔庙内 64012118 是北京最大的地志博物馆、农村能源等4个陈列馆。

门票:成人6元,学生3元 中国体育博物馆 朝阳区安定路甲3号 64912167 有《中国古代体育展》《新中国体育成就展》《贺龙与体育展》等、“卢海桥事变”等有关资料。

门票,2200 陈列有珍稀动物馆和水族馆 北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丰台区长辛店花 园南里甲15号 63886355 有《二七革命斗争史料展》门票2元 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 西城区二环中路德胜门 62018073 有《古代钱币展》、《北京城:20元,学生1元 毛主席纪念堂 东城区前门东大街11号 65131130 可瞻仰毛泽东遗容,有《革命业绩史陈列》:成人4元,学生2元 郭沫若纪念馆 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66181650 有《郭沫若生平展》,学生1元 北京古观象台 建国门立交桥西南侧 65128923 台上陈列着清初制造的八件大型天文仪器。

门票5元 北京红楼文化 艺术博物馆 宣武区南菜园街大观园 63545039 有《楼文化艺术陈列》等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海淀区西直门外 五塔寺村24号 62186081 有《人与石--石刻简史陈列》《北京地区石刻,展览厅和天文台组成,学生4元 徐悲鸿纪念馆 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 62252042 有《徐悲鸿作品及其珍贵藏品(八十七神仙卷)展》, 门票,学生10元 中国历史博物馆 天安门东侧 65128321 长年举办“中国通史陈列”等展览 门票。

门票:成人10元,学生5元 中国航空博物馆 昌平大汤山脚下 69784882 收存了100多种型号的200多架飞机,及地空导弹,高炮等。

门票:成人4元,学生2元 中国古动物馆 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68355511 --280 有《恐龙世界》《古鱼类馆》《古爬动物馆》等 故宫博物院 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65131892 常设展览有《陶瓷馆馆藏陈列》《珍宝陈列》、《青铜陈列》。

可通过天象厅看人造星表演、天文展览等。

门票2元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 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 62063610 有《各民族村寨复原陈列》门票60元 大钟寺博物馆 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 62550843 有《中国古钟简史》:成人4元,学生2元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海淀区复兴路9号 68514441 基本陈列为:抗美援朝馆,兵器馆门票:5元 中国革命博物馆 天安门东侧 65263355 基本陈列是“中国革命陈列”门票、《大钟寺历史沿革》、《外国邮票陈列》。

门票:2元 中国工艺美术馆 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01号 66012024 有《中国当代名家工艺精品展》门票 整理的不太好:10元 曹雪芹纪念馆 海淀区北京植物园内 62591561 --2083 有《曹雪芹旧居》展览门票、植物、古生物、人类等四部分。

门票:成人5元,外宾55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丰台区宛平城城内街101号 63813163 展出“九一八事变”。

免费参观 吴运铎纪念馆 北京卫戍区靶场南侧 63...

上海博物馆介绍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

上海博物馆是1952年在当时的市长陈毅同志的支持下,合并了原有的几个博物馆而成立的。

最先的馆址在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内)。

1995年底,新馆正式建成。

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上海博物馆整幢建筑是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

从远处眺望,整幢建筑就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博物馆的建筑面积约四万平方米。

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半。

建筑总高度29.5米.上海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分开放区、库房区、学术区、科研区、管理区、设备区等六个区域。

现开设12个专题陈列室。

展示以珍贵文物为主。

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12000平方米。

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中国明清家具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设施先进完备的现代化博物馆。

具有先进的消防设施、电化教育设施、文物图书资料电脑管理系统和楼房自动化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的先进设施。

这些一流的设施,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参观环境,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

下面是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中国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

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

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

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

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

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

“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

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

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

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

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

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

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

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

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

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

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

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

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

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

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

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

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

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

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中以哪些地方产的最为著名?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甚为丰富,以广作、京作、苏作、晋作最为著名。

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家具生产,精制的则主要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徽州、宁波、福州、扬州、山西等地区。

各地区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

其中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家具最为著名,“苏作”、“广作”和“京作”被称为明清家具三大名作。

1.苏作家具 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

苏作家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主。

明代苏作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

与京、广相比,硬木来源不及他们从与充裕,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

这种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但都能作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

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相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式家具超越。

总的来看,苏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不如广式家具浑厚凝重,满身雕饰。

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以山水、花鸟、松、竹、梅多见,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

2.广作家具 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之为广作家具。

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有时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

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清中期以后,异军突起,超过了苏式家具,成为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

广作家具的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气度豪华气派。

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受西方建筑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多为中西合璧之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步一时,堪称一绝。

3.京作家具 京作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

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百宝镶嵌等珍贵材料,非其他家具制造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

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奢华和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成为一种摆设,这是京作家具最大的遗憾。

下图为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

【急求中国家具发展史..一定要有配图!好的给50分!中国家具从古代...

我倒有一篇这样的文章,不过没有图.如果你想要,不妨去下一本PDF格式的电子书,找找应该有的.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工艺-中国家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那颗明星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家具. 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史前--家具滥觞 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史前时期,原始的先民们就用劳动的双手创造了家具,创造了家具艺术.当中,就有最古老的家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种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几等,为低矮型家具的源头.当然用我们今天的目光看中华民族幼年时代的家具艺术创作,是有些粗糙和幼稚,但它却是我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童年.因为有了它,才会有以后浪漫神奇的低矮型家具,华丽润妍的渐高家具,民族精粹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它是我国古典家具的源头,将永远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彩桧木案于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2001号墓出土,用木板斫销成器.案面和案足外侧涂绘,所用的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如红色用朱砂,赭色用赤铁矿.出土时,案板已稍塌陷,变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温酒 器),此器为商周铜禁之祖型.它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质家具.夏商西周--原始古拙 质朴浑厚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这一时期家具有青铜家具(如青铜俎)石质家具(如石俎)和漆木镶嵌家具(如漆木抬盘).漆木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由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浓厚的鬼神观念,商代家具装饰纹样往往有一种庄重、威严、凶猛之感.饕餮纹俎于1979年在辽宁义县花儿楼窖藏出土.铜质,面板为长方形,下为相对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当两端有二半环形鼻连铰状环.板足饰精致的细雷纹.饕餮纹,铃上亦饰有花纹,铜铃制作精巧,其形式为我国青铜著录之罕见.此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家具源流漆木器具:自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漆木技术,发展到夏商时期,在漆木上已经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青铜器中装饰壶门(四足板状造型,前后二足之间出现了两个对称的特点)在中国家具史上延续了几千年.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楚式家具品类繁多:各式的楚国俎、精美绝伦的楚式漆案漆几、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家具有绚丽无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图案,以龙凤云鸟纹主题,充满着浓厚的巫术观念.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首开先河彩绘木床:我国最早的卧具,为后世各类床具的始祖.楚式小座屏:标志着中国家具开始具有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雕刻手法:被广泛应用到家具装饰中,有浮雕和透雕等.开后世家具雕刻之先河. 家具源流战国"H"形凭几:其造型厚重古拙,标志着工艺美术从厚重的青 铜艺术向轻巧的漆器艺术发展.工艺源流青铜铸造工艺大大发展,出现了"失蜡法"铸造方法. 秦汉--品类繁多 精美绝伦 汉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第一个鼎盛时期,整个汉朝家具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汉代漆木家具杰出的装饰,使得汉代漆木家具光亮照人,精美绝伦.此外,还有各种玉制家具、竹制家具和陶质家具等,并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组合形式的家具系列.可视为中国低矮型家具的代表时期.家具源流独坐板枰:汉代出现新型小坐具,为历代坐具的鼻祖.几(品种增多):活动几、多层几、卷耳几,甚至出现桌子的雏形.榻屏:为屏与榻相结合的新品种,标志汉代新兴家具的诞生.厨和柜:汉代出现的新家具,有别于传统的箱笥,多为,贮藏较贵重的物品.镜台:汉代壁画出现了最早的镜台形象.为圆形底座上贯长方板,顶上安装圆盘.三国两晋--崭露新风 婉雅秀逸 中国古代家具形制变化,主要围绕席地而坐和垂足坐两种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出现了低型和高型两大家具系列.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这个时期胡床等高型家具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并与中原家具融合,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渐高家具:椅、凳等家具开始渐露头角,卧类家具亦渐渐变高,但从总体上来说,低矮家具仍占主导地位.家具源流(家具由低型向高型发展,上承两汉,下启隋唐.)胡床(座具):促使了高型和中原原有的低矮家具进行融合.如睡...

观复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三国》故事古门窗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后成立的私立博物馆。

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1997年1月18日对外开放,创办人是马未都先生。

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

该馆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

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及讲座,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

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观复博物馆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

该馆主要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等馆。

如今《三国》故事古门窗,已经成了观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今市场价值已难以估量。

...

中国红木家具十大品牌有哪些牌子?

中式风格要点:中国风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传统家具(多为明清家具为主)、装饰品及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

室内多采用对称式的布局方式,格调高雅,造型简朴优美,色彩浓重而成熟。

中国传统室内陈设包括字画、匾幅、挂屏、盆景、瓷器、古玩、屏风、博古架等,追求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境界。

中国传统室内装饰艺术的特点是总体布局对称均衡,端正稳健,而在装饰细节上崇尚自然情趣,花鸟、鱼虫等精雕细琢,富于变化,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中式风格适合人群:性格沉稳、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明代家具的特点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细细分析有以下四点: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

明代家具的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

刚柔 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 条、券口、圈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

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

但是,决不贪多 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

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虽然已经施以装 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明式家具纹饰题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母题,如方胜、盘长、万字、如 意、云头、龟背、曲尺、连环等纹,与清式家具相比,明式家具纹饰题材的寓意大都比较雅逸,更增强了明式家具的高雅气质。

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

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 的又一突出特点。

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

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 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1.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

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

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

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

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

比如有一种木床,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

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

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

2.用材上视野广阔。

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

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

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

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

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

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

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

3.工艺上装饰丰富。

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

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

在家具制作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智,力求新奇。

其中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当属雕饰和镶嵌。

4.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

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

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

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在北京,哪些博物馆最值得去?

北京目前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172家,是全球拥有博物馆数量第二多的城市。

身在北京,不好好逛逛博物馆是不是对不起全球第二多的名号?在北京,哪些博物馆最值得去?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国宝扎堆,去北京旅游不去长城,也要去国博。

最重要的展览是负一楼的“古代中国”,展出的是从原始社会到满清退位的精华展品,布展也十分合理。

三、四楼常设古代青铜器、陶瓷、玉器、佛教造像等专题展览,此外还有各种高质量的流动展览(包括国外文物展览)。

各展厅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义务讲解员义务讲解,可以在里面待一整天,服务很齐全。

价格:凭有效证件免费领票。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

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北京必游景点,故宫主要是看明清宫廷建筑、礼仪、生活、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展品不是重点。

价格:每张60元/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明十三陵博物馆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

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价格:明定陵:旺季60元、淡季40元/明长陵:旺季45元、淡季30元/明昭陵:旺季30元、淡季20元/总神道:旺季30元、淡季20元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原馆址是“北京孔庙”。

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

常设的展览的展品都很棒,定期还会跟国外博物馆联合办展。

可以去看看。

价格:免费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中国古生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珍贵展品中包括来自非洲的“活化石”拉蒂迈鱼、亚洲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被编入中国小学课本的古动物黄河象的骨架,以及神秘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前复制的仿真模型等。

1995年12月,中国古动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价格:成人20元;1.2米以上儿童、学生、老人、军人10元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2号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051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其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

不出国门就可以看到全球最顶级的名画作品。

经常会有国家级的展览,什么达芬奇,毕加索的,每年都能看几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1959年3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内,这里远离喧闹的街市,环境清幽,古柏参天,绿树成阴,别有一番韵味。

它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于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犹如座座里程碑,镌刻着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被视为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标志。

地址:北京先农坛内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

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里面有好多石碑,书法爱好者必须去的圣地之一。

价格:30元/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3-15号云居寺石经陈列馆云居寺石经陈列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南尚乐乡云居寺,1122部3572卷14278块篆刻佛经向人们展示着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寺藏石经。

堪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这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不愧为北京的敦煌再现、世界佛经奇观。

石经、纸经、木板经、佛祖舍利无不显示佛教曾有...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都有什么文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

文物分类如下:一、古书画故宫博物院共藏有绘画、壁画、版画、书法、尺牍、碑帖约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故宫书画馆设在武英殿区,每年春到秋季举办两到三期常设书画展。

1、绘画: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绘画近420件,其中17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

故宫藏有诸多中国绘画史上的孤品、绝品,如:1)东晋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卷:顾恺之代表作的宋代摹本,是同一主题摹本中的最佳版本,在顾恺之无真迹存世的情况下成为研究中国早期绘画的珍贵资料。

2)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卷:展子虔唯一可信的传世真迹(虽有争议),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卷轴类绘画作品,是青绿山水画的开山之作,在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3)唐朝韩滉《五牛图》卷:韩滉代表作,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纸本绘画作品,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4)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卷:阎立本代表作的宋代摹本,保留了唐代人物画的线条与风韵,真实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5)五代卫贤《高士图》卷:卫贤唯一可信的传世真迹,山水与人物皆描画精彩,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6)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卷:花鸟画祖师黄筌的代表作,在花鸟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7)五代顾闳中(传)《韩熙载夜宴图》卷:顾闳中代表作,在人物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被一些人认定为宋人摹本,但被公认为同一主题摹本中最精彩的一幅,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8)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张择端唯一可信的传世真迹,是一幅记录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巨幅画卷,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9)元朝:故宫博物院元代书画在国内外博物馆藏品中名列前茅,元代绘画仅纸绢类就有130多件,收藏数量和艺术品质都很惊人,几乎代表了元代画坛诸画科和各流派的艺术成就。

赵孟頫的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等诸画科精品皆有收藏,元四家作品堪称琳琅满目。

10)明朝:明代画坛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演变发展、文人画汇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派;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也得到发展;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创作宗旨更强调抒写客观情趣,追求笔情墨韵。

明代绘画包括吴门画派在内的诸多名家精品皆有收藏,其中还有明星画家唐伯虎的精品力作,堪称流派纷呈,各领风骚。

11)明清:故宫博物院收藏明清绘画数量大、门类全、精品多。

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画派和画家均有大批代表作品入藏,诸如明代的院体浙派、吴门画派、松江派、武林派、嘉兴派、青藤白阳、南陈北崔,清代的金陵画派、新安画派、四王吴恽、四僧、扬州八怪、海派等等。

故宫博物院尤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弥补了清宫旧藏的缺项,如扬州八怪、京江画派、改派和费派、海派、金陵八家、四僧、黄山派等。

此外,清代宫廷绘画与地方画派冷门画家的作品也属故宫特色藏品。

2、书法: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书法310件,其中11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

故宫藏有诸多中国书法史上的孤品、绝品,例如:1)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陆机唯一传世真迹(虽有争议),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卷轴类书法作品,被誉为“法帖之祖”,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东晋王献之《中秋帖》卷:王献之书迹的摹本,保留原作精彩之处,被清乾隆皇帝视为三希堂“三希”中的“一希”。

3)东晋王珣《伯远帖》卷:王珣唯一的传世真迹,也是王羲之家族唯一的传世真迹,被清乾隆皇帝视为三希堂“三希”中的“一希”,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4)唐朝冯承素摹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卷(神龙本):在王羲之无真迹存世的情况下,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最佳摹本,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此外,王羲之《兰亭序》的三个最佳摹本都收藏在北京故宫。

5)唐朝李白《上阳台帖》卷:大诗人李白唯一可信的传世真迹,书风豪迈,字如其人。

6)唐朝杜牧《张好好诗》卷:大诗人杜牧唯一可信的传世真迹,内容与古籍善本相印证,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7)其他历代书法精品有:北朝:曹法寿《华严经卷》。

隋唐五代:隋人《出师颂》卷,虞世南摹王羲之《兰亭序》卷(天历本),褚遂良临王羲之《兰亭序》卷(米芾诗题本),唐欧阳询书张翰帖和《卜商读书帖》,国铨《善见律》卷,杨凝式《夏热帖》卷和《神仙起居法帖》卷。

两宋:李建中《同年帖》页和《贵宅帖》页,林逋《自书诗》卷,范仲淹《道服 赞》卷,欧阳修《灼艾帖》卷,蔡襄《自书诗》卷,文彦博...

中国古代家具如何制作

中国古代最广泛的使用家具是从1000多年前的唐代开始,到五代又进一步发展。

进入宋代时,家具无论从种类、造型、制作及材料方面都已进一步地完善形成了质朴、简洁的特色。

明代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的代表,从选料、工艺、功能到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至今声誉不衰,博得人们的高度赞赏及回味。

明代家具多用紫檀、花梨、铁梨之类硬木,也用楠、樟、胡桃、榆等硬杂木。

这些材料不仅坚实又富有弹性,而且棕眼细密、纹理清晰、色泽柔和。

加工表面时又多用蜡而不涂漆,更加显露出朴素的“肌理”之美,显现轻巧、挺拔、简洁的特色。

清代前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传统,但由于当时宫廷极端追求装饰效果的风尚,使清代家具,特别是北京故宫里的家具,日益趋向繁缛。

过多的雕饰破坏了家具的整体造型,也减弱了家具的实用功能。

清代家具的进步和成就主要表现在雕漆、填漆描金家具方面,这些工艺都是新的创造和发展。

此时,家具同建筑居室有了更密切的联系,一般厅堂、卧室、书斋都有了配套常用家具。

明代民间家具向更加实用和经济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明式家具往往是指明及清前期(清康熙、雍正时期)制作的家具。

因为清初的家具在形式上仍然继承了明式的风格,在结构上没有多大差别,因此统称为“明式家具”。

而清式家具则是指清乾隆以后制作的家具。

明清两代在家具制作风格、造型结构、装饰手法、所用材质上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是判定家具时代的重要标准。

明代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明式家具大体上保留了中国家具传统的装饰风格及制作手法,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大体上造型质朴简洁,刀法疏朗明快,不事雕琢。

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和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

如今,明清古董家具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是中国继书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艺术收藏热点。

这些家具线条简约,造型典雅,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文化和实用的功能,被西方学者认为是当今中国“继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后,又一载入青史的国粹”。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