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收录网站方式:1.人工手动审核。2.自助审核(你的网站在权重3、PR4以上,挂上本站友链->点击友链->自动审核通过。)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东 深圳 河北 河南 新疆 重庆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云南 广西 宁夏 青海 甘肃 陕西
西藏 海南 山东 福建 安徽 浙江 吉林 山西 江西 江苏 辽宁 黑龙 内蒙 澳门 香港 台湾 日本 韩国 美国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搜索结果 » 湖南

湖南

  •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落实《株洲市教育局关于对直属单位实行规划管理与多元评价的决定》,全面推行多元化办学模式,力争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特制定《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1—2013年中期发展规划》。一、现状分析2006年,在城区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中,原601中学、430中学、铁一中和市五中四所学校高中部融合而成株洲市第十八中学。学校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省“园林式”学校,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文学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文明窗口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222人,专任教师197人,美术教师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7人,中学高级教师65人,中学一级教师78人,研究生学历31人。教学班40个,学生1400余人,其中美术教学班10个,共400余人。办学规模和艺术类高考成绩位居株洲市重点中学前列。结合当今教育个性化、特色办学的大背景,株洲市十八中在原四校艺体特色基础上,果断确立特色办学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创建省级美术特色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几年的努力,学校美术教育成果卓著,特色日益凸现,高考成绩卓著,近几年,共有近400名学生考入美术类专业重点大学,其中3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73名学生考入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一流美院。美术本科上线率远远高于省平均线,连续三年超过70%。在株洲市“十八中杯”中小幼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学校共有487幅学生作品获市一等奖,786幅获市二等奖,1249幅获市三等奖,获奖比例之大、人数之多居株洲市所有学校之冠。2010年5月,学校正式成为湖南师大美术学院在株洲地区唯一挂牌的教育教学实验和生源基地,成功举办了长株潭书画笔会及名家论坛。2009、2010年两次邀请省特色办学专家组来校指导并获得高度评价,并于2009、2010年两次向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领导汇报请示,已正式递交创建省美术特色学校报告,并获得认可。社会对学校目前的发展给予了广泛的好评和积极的关注、支持。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株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探索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之路,为株洲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二、指导思想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发展的方向,学校顺应这一形势,根据生源现状和美术学科的特点,提出“臻和至美”理念,明确了“特色立校,全面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目标和“文化强基,艺文并举,科研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以美育人”,美术教育除了对受教育者审美结构的美育功能之外,还具有伦理结构的德育功能、智力结构的智育功能以及身心结构的健康功能。美术教育本质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在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所有国家高中课程的基础上,以“美术教育”为创特抓手,以“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人文素养高,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个性健康的学生”为目标,全面推动学校整体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经过多年实践,学校探索出了“课题引领、课程支撑、活动渗透、行政推进”这一特色创建工作总体思路,改变过去的“唯高考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朝着“合格+特长、规范+特色”的方向发展,按“金字塔”结构,分塔基(普及书画和欣赏的校本课程)、塔中(文艺社团活动的校本课程)、塔尖(专业班的美术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开展美术学科教学工作,满足了学生的爱好,熏陶了艺术情操。三、发展目标(一)总目标:确保2011年11月通过省级特色高中的评估验收,将株洲市第十八中学打造成一所具有省级水平的美术教育特色实验高中学校。在株洲市乃至全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教学中处于领先和示范地位。(二)具体目标1.培养目标:以“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人文素养高,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培养目标。(人文素养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包含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2.办学目标:实践“合格+特长、规范+特色”的办学目标,逐步建成“臻和至美”的特色示范学校。——实现办学层次再次飞跃。完成申报湖南省示美术教育特色实验高中学校的工作,跻身湖南省名校行列,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素质教育。“以美育人”,追求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等诸方面的和谐。——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搞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优秀率和合格率,高考有关质量指标居同类学校前列。把德育放在首位,确保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获得全面发展,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体魄、心理品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各科学习较高标准达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管理更加务实。不断深化改革,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省特色高中的标准要求,依法办学、依法施教。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措施落实,管理扎实,实现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贯彻“分块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各级部职责分明,富有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办事效率高,办学手段实现现代化。——师资队伍建设更加优化。在做好竞聘上岗、聘用上岗工作的前提下,优化队伍结构和素质,加强师资培训,建设德能双馨的教师团队。专任教师学历达标99%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高一层次学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占40%以上,中学一级教师占45%左右,骨干教师比例在30%左右,80%的教师能胜任循环教学;拥有一定数量的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干部队伍方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争创“勤政廉洁、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好班子,切实做到服务师生、服务一线、管理育人,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基础设施,按照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要求,在硬件建设中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到俭朴大方,适度超前。软件建设上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开发和内涵提升,既要体现株洲的特点,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走科学、效益、品牌之路。3.年度安排2011年,创建省特色学校,迎接省特色学校专家组验收并挂牌。2012年,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深化特色,在全省形成示范。2013年,创建国家特色学校,迎接国家特色学校专家组验收并挂牌。四、任务和措施(一)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学校管理机制。1.任务:制订了《株洲市第十八中学创建美术特色示范学校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对照省教育厅要求,将创建任务层层进行分解,细化落实到各科室、级部和每一位教师,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建立专家引领、指导、督查工作制。建立健全决策、分工协作、评估反馈机制。2.具体措施(1)不断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学校教学评价制度、“低重心”管理制度,严格学籍管理,使学生休学、转学、退学、毕业等环节管理规范,手续齐备。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制订安全工作规程,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教育、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加大干部竞争上岗,教职工全员聘任,分配拉开差距等方面的力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凡属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和敏感问题(办学思想、发展规划、基本建设、干部聘用、招生工作、评优评先、经费收支、管理制度以及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等等)均通过全体教职工会议、教代会、专题会议、发布公告等不同方式予以公开,做到政策公开化、决策民主化、办理程序化,使教职工充分行使知情权和审议权,学校各项工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逐步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保安服务、卫生打扫等全部采用对外承包方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设立校长信箱,加强同教职工、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图书阅览、实验安排、档案管理、学籍管理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广泛开展先进处室(级部)、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2)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按照《株洲市十八中师德建设方案》,认真做好每一届校级师德标兵的评选工作,教育教职工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充分发展校级师德标兵的示范作用。大力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骨干示范作用。结合市教育局下发的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制订出相关义务和待遇及管理考核办法,建立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发展档案。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研究制定并认真实施《株洲市十八中名师管理办法》和《株洲市第十八中教师发展细则》,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政策倾斜,加大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使优秀教师传、帮、带形成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研究制定出我校教师招聘和管理办法,严把资格审查和业务考核关,把真正具有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充实到我校教师队伍中来。创造条件实施“派出去”和“请进来”活动。创造条件选派教师赴外校挂职锻炼,出国进修。招聘名优教师来校任教。坚持送出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积极推荐、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逐步提高学历结构,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研讨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依法维护教师权益,依法管理师资队伍。严格教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审、评优的重要依据,使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轨道。(二)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1.任务:对照《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的达标条件,以现代化标准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加强现有设备、校舍管理,努力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主要措施:为满足美术特色学校教学需要,打造具有美术特色教育的文化氛围,使美术特色的人文教育思想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增强全体师生员工对特色办学的认同感,最终实现社会的认同。在现有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再投入800万元,完善校园艺术硬件设施,着力建设五大项目。 (1)建设集学生写生临摹、作品展览、专题讲学于一体的美术教育多功能训练厅,预算经费200万元;(2)建设学校“臻和至美”主题广场,预算经费100万元;(3)建设学校主题文化艺术园,预算经费200万元;(4)建设学校美术教育主题文化墙、艺术长廊,预算经费200万元;(5)学校图书馆、艺术楼改造升级,预算经费100万元。(三)强化教学教研,凸显美术教育特色。1.任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起新的课程体系,侧重培养学生欣赏美、传播美、掌握美、运用美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专业生队伍在“选、训、考”的流程中逐步优化,形成“高质量,大规模”的艺术类高考效应,形成专业生队伍占全校学生三分之一,升学比率占全校80%以上的良好局面。完善健全学校教科研机制,形成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自觉参与教科研的浓厚氛围。完成每年承担省级课题一项,一般课题三项的课题研究任务。90%以上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或获市级以上奖励。2.主要措施:强化美术学科建设。认真总结提炼学校美术教育经验。加强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成分工明显、有凝聚力、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强、全市一流的教师队伍。加强高考专业班的招生、训练、教育教学的指导,注重高考升学率。紧抓常规课堂教学质量。认真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健全“校长——教务主任——级部长”三级教学指挥系统。在高一阶段普及书画课;在高二阶段普及美术作品鉴赏。开发编写校本教材,学科论文成册;文化课堂教学中艺术思想的渗透及课堂的美化;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重新修订学生考评细则;加快新课改步伐,构建素质化、特色化的“一四七”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以提高课堂质量为中心的学习、思考、研讨和实践。研究制定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规定》,明确学校课题研究责任人,完善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检查、成果验收、表彰推广和科学管理办法。广泛开展论文评比奖励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确保每年有100篇以上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或获奖。狠抓教研组建设,使教研组长成为教师的专业伙伴、教学的团队领导和本学科的专家。与省教科所联系,建立校本培训科研基地。研究制定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特色的课程发展规划。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形成国家、省级课题,学生研究性课题和校本课题。抓好竞赛辅导和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意识。定期组织长株潭名家笔会,形成校园内多元化的美术课程体系。继续调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艺韵”书画社、摄影社、星空漫画社、服饰色彩协会等社团的力量,为学校美术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及培养人才做出积极贡献。(四)班级建设渗透美育。1.基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树立全程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美育,充实班级工作质量评价的美育内容,建设有美术特色的班级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凸现美术教育的育人实效(组织参观展览馆等社会实践活动)。以校为本,创设适合美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德育活动模式(校本化);以课堂为主要情景,创设适合学生道德成长的氛围(课程化);以全员育人为目标,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和自身素质(专业化)。把为培养多层次人才打好基础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以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为突破点,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和培养有理想信念、有社会责任感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重点,确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德育培养目标,使学生养成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善于合作的优秀品质和行为道德规范。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0%以上,违法犯罪为零,后进生教育转化率达90%以上,在株洲市享有良好声誉。2.主要措施: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先保证把优秀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去。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培训班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提高班主任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学校德育干部,优秀班主任外出学习、培训,提高班主任待遇,调动德育工作者积极性。动员和组织全员参与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意识,牢固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机制,健全德育工作网络。坚持每周一的校班会制度。继续开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办好心理咨询室,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大力开展优秀班集体和文明学生创建活动,逐步达到70%以上的班级成为文明班集体、标兵班集体。重视环境育人作用,将教师、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及维护校园秩序,保持卫生整洁的标语布置到楼道、走廊及校园,有计划地对校园进行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建设。加强德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成立学校2011—2013年中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李国柱校长、杨电波书记任组长,副校长彭仁堃、李丰源、欧林奇、李志华,工会主席彭泽波任副组长,领导规划执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彭泽波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处室和级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规划的落实。(二)经费保障。一是争取市财政、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各方面的硬件条件;二是开源节流,积极自筹资金;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特色建设宣传,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三)师资保障。积极提供机会引发教师的特长,提供机会让教育各展所长,努力创造条件培养教师的特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多渠道吸收和引进一些有特长的教师。与此同时要围绕学校的特色主题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不断学习,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培养他们成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发者。(四)制度保障。制定一整套为特色建设服务的规章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原有的《创特方案》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同时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师考核评价等方面,结合学校创建特色教育的目标,进行相关的改革和调整,使管理机制与学校的特色目标和办学思路相匹配,成为保证学校特色形成的有效运行机制。以管理机制作为动力系统,对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地址: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大坪路215号电话:0731-22778018QQ:33605270

    www.zz18zhong.com - 2014-04-24 - 收藏
    PR:
    BR:
    SR:
    人气:1155
  • 浏阳三中

    浏阳三中

    闻名遐迩的浏阳河畔,有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就是三湘名校、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浏阳三中。《中国书院辞典》载:浏阳市第三中学的前身为狮山书院。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浏阳知县赵瑜于古港狮山建文昌阁,旁立义学;道光十九年(1839年)拓建书院,即狮山书院,系清末浏阳四大书院之一。辛亥革命后兴办新学,改名文萃学校。1942年创办中学,名狮山私立初级中学,1952年由浏阳县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浏阳县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开办高中班,更名为浏阳县第三中学,多年来一直是浏阳市重点高中。2002年创建长沙市示范性高中,2005年成功接受省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跻身入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行列。学校现为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长沙市安全文明单位、长沙市文明卫生单位。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洗礼,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孕育,百年老校,生机勃发;弦歌雅颂,绵延流长。校园参天古柏见证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坐落在浏阳市古港镇狮山之巅,毗邻浏东公路,俯瞰浏东沃土,距浏阳城仅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占地156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教学楼、科学馆、体艺楼、生活服务楼和400米标准田径场,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语音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教学考试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教师笔记本电脑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一应俱全。校内古树葱葱,翠柏参天,红枫似火,法梧沙沙,银杏果摇,鸟语花香……狮山八景浮雕、科学家群雕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置身其间,心旷神怡,是有志青年求学的理想之地。浏阳三中,历以治学严谨著称。远在狮山中学时期,就以“博我以文,拔乎其萃”的校训,育才拔贤;改立以后,以“启发常新,晓之以理;力学不厌,持之以恒”为教风学风,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全面育人,发展特色,人人成功,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60多年的风雨历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如今拥有47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人,教职工196人,其中高级教师38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先后培养了3位全国优秀教师,4位省级优秀教师,1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位省级骨干教师。这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中既有德高望重,敬业乐道,享誉省、市的老教师,也有朝气蓬勃,开拓进取,颇有建树的中青年教师。学校办学理念先进,班子务实高效,学校多次荣获浏阳市“优秀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教师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教研成果突出,地理组国家级课题《浏阳市城市布局及小城镇建设进程研究》获全国一等奖、湖南省一等奖,数学组高考复习课题《三段五步教学法》获“长沙市友谊奖”,英语组国家级课题《高中英语创新阅读模式研究》获长沙市二等奖;教师每年在省级刊物以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狮山钟灵秀,淮水孕英才”,经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开拓进取,书写了一页又一页灿烂辉煌的历史,她为国家培养初中生4218人,高中生18000人,向高校输送人才7000多人,狮山学子遍布三湘四水,大江南北,甚至留学海外。三中贤能荟萃,英才辈出,老革命家李志民、张启龙等曾在这里磨炼砥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科院院士周其凤、著名作家市长谭仲池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求学的足迹。三中教育质量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2002——2008年连续六年荣获浏阳市高考质量评价一等奖, 2007年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线193人,2008年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线310人。1998年以来,有李华俊、朱厉同学考入北大;李里、徐欣荣同学折桂清华。学校各项竞赛成绩突出,名冠浏阳。近三年在数、理、化、生、信息技术、体育等多项竞赛中,学校共有712人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5人,省级奖105人。学校以体育为龙头,体艺并举,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学校现为长沙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代表队连续六年保住长沙市甲级队称号,多次在省、市运动会上摘金夺银;近几年共为高校培养体育特长生260多人,其中6位同学考入北京体育大学;在浏阳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多次获团体一等奖,近三年音、美特长生录取本科院校110人。改革与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开拓与进取是学校永远的追求。现在三中人正乘党中央科教兴国的东风,与时俱进,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走科研兴校之路,正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昂首阔步,向着“创一流省级示范,办人民满意学校”目标迈进。学校地址:湖南省浏阳市古港镇车站路88号电话:0731-83403043传真:0731-83407616网管员QQ:922 6269校长信箱:lyssz2012@163.com

    www.lyssz.com - 2014-04-24 - 收藏
    PR:
    BR:
    SR:
    人气:828
  •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是湖南未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交由长郡中学全面负责管理的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与长郡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郡双语实验学校、长郡芙蓉中学实施联动发展战略。各校区相互依托,资源共享,实行“四统一”:统一调配领导与师资、统一管理理念与标准、统一教学计划与进度、统一实施考核与评估。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将秉承长郡中学“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把“理念+质量+服务”作为立校之本,全力打造“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既具传统优势又有时代特点的现代化实验学校。学校规模 学校位于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博雅路与黄兴大道交汇处,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学校班级规模定位60个班,其中小学24个班,初中36个班,共2880名学生。2011年9月,学校正式开学,有113名教职员工。首批招生771人,其中小一年级4个班188人,初一年级10个班583人。学校环境 学校的规划设计历时3年,经过多次邀标,最终由加拿大雅高设计机构及澳大利亚博克景观设计机构共同完成。学校整体风格以世界顶级名校剑桥大学、哈佛大学为蓝本,按照“学寝相依,功能分区”的设计理念,建造经典传世的欧式建筑校园、使之具有浓郁的英伦风格。学校环境优美,愉悦怡人,是学生学做人、长知识、健体魄、练特长的理想园地。学校设施 学校拥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实验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外籍教师楼、体育馆、图书馆等主体建筑。学校拥有千兆校园网、校园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学校配有琴房、形体房、合唱室、棋类室、舞蹈室、书画室、电脑室等各类专业教室;学校拥有冷暖空调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直饮水系统以及卫生保健所等生活设施。办学理念 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未来奠基校训 唯朴求实 沉毅厚德 朴实,乃人之本源,与之相伴,方可求得真理;沉毅,乃人之器度,修成品质,方可成栋梁之材。校徽 校徽为盾牌形状,彰显英伦风格。 校徽图案元素解读: 1904——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源自于具有百年历史的长郡中学,与长郡同宗同源。 基石——乃三峡大坝基石,由文伏波院士赠送给学校。寓意湘郡人的美好未来已深深地扎根于此。 未来树——寓意湘郡人的幸福未来如同生意盎然的大树有不一样的精彩。育人目标 端庄礼让、乐学有才、知恩报国学校文化 “石”与“树”的文化。石即根基,意即湘郡未来是在长郡百年来的发展根基上建立的,象征学校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树即未来树,意即湘郡拥有美好的未来,如同一棵极具生命力的大树生根吐绿并积树成林,象征全校师生的幸福未来。选择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的十大理由 一、办学理念 一脉相承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秉承长郡中学“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按照长郡中学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借鉴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寄宿制办学的成功经验,追求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管理特色,全力打造一所“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现代化实验学校。 二、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由长郡中学全面负责管理,通过“博观”长郡各校区办学实践经验,形成“湘郡未来”自身独特的教书育人的办学特色;通过“约取”长郡的百年成果而“厚积薄发”为本校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三、专家治校 名师执教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由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教育、教育管理科学等方面研究的长郡中学原党委书记、中学特级教师、湖南省人民政府特约督导评估专家高晓苏女士担任校长,由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副校长叶双秋先生担任执行校长,任课教师从长郡中学和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选调。 四、博采众长 相得益彰 长郡中学教学质量长盛不衰,素质教育成果叠出。不仅培养了大批的清华、北大人才,而且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学科奥赛中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达460人次,国际奥赛金牌十余枚。湘郡未来实验学校将长郡成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风格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会贯通,以新课程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五、德智双全身心两健 学校坚持“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以“亲情、友情、人情”为基础,高质量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成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让学生人人成功,各得其所,日有所进,能够品味着成就梦想的喜悦。 六、开放办学 立体教育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实行开放办学、开门办学的教育思路。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问卷调查等形式和家长沟通交流;在校园网站上设立“家校互联”栏目,开通家校交流信息平台,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军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新农村”等素质教育体验活动。 七、双语教学 国际特色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将立足国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放眼未来,注重构建国际特色。注重双语教学,聘请外籍教师来校执教,让每位孩子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韩语、日语等拓展课程。采取多元手段,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国际意识,用“国际理念”熏陶学生。如组织学生出国交流,邀请国际团队或个人来校讲学,训练学生的国际礼仪等。 八、生活管理 无微不至 学校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配备生活教师,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的生活指导。全程指导学生的日常起居,训练学生生活技能,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聘请营养师,进行科学营养配餐,为学生提供三餐两点一水果,确保学生营养。学校还将定期检查学生身体,让学生健康成长。 九、生态学府 设施一流 学校环境优美、精致和谐、欧式建筑、英伦风情、中西合璧、幽雅宜人。学校拥有高标准的现代教学设施、文体设施、后勤服务设施及医疗保健设施,如学校拥有千兆校园网络、校园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电视台;配有琴房、形体房、计算机房、合唱室、棋类室、舞蹈室、书画室等各类专业教室。 十、交通便捷 四通八达 学校位于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博雅路与黄兴大道交汇处,坐落在长沙县康桥长郡高档社区中。常永高速、机场高速、绕城高速、横穿县境,107国道、京珠高速、武广铁路纵贯南北。学校紧邻长沙地铁2A线漓湘路出口,距黄花国际机场、长沙火车站、湘江码头均约八公里。便利的交通,让你往返学校顺畅自如。学校地址: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博雅路与黄兴大道交汇处(长沙县一中北500米)电话:0731-86152222 邮编:410100邮箱:cjwledu@sina.com

    www.cjwledu.com - 2014-04-24 - 收藏
    PR:
    BR:
    SR:
    人气:2432
  • 长沙县第三中学

    长沙县第三中学

    长沙县三中原名“协均中学”,是革命烈士柳直荀亲手创办的学校,罗荣桓元帅曾在此就读。学校位于国家级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北8公理,107国道、京珠高速和市三环线交汇处,是朱总理家乡的高中,地理位置优越,信息灵通,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600多学生,教职工11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6人,县市级师德标兵3人,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56人。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已投巨资高标准建好了教学大楼、2栋学生宿舍、3栋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浴室、田径场、体操楼、艺术楼,还投资300万元新建了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网络中心、双控室、千兆光纤网和电子监控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学校占地220亩,绿化率达60%,是长沙县普高中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条件最好的高中之一。 学校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校训,形成了“博爱精进、德艺双馨”的教风和“勤奋博学、砺志求新”的学风。教师乐教、会教;学生乐学、会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大幅攀升。2003届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0人,本科二批78人,本科三批172人,上线绝对人数在全县普高中居第一名,黄波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出国留学班;2004年高考学校文科居全县第一,理科居全县第二,综合评估居全县第一;2005年更是喜获丰收,一、二批本科上线149人,学校获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评价第一名;2006年高考获全县第二名,高中素质教育综合测评全县第一名;2007年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再次突破百人大关,继续雄踞全县普高前三甲;高考组考连续四年无差错;师生在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赢得了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近四年时间,连续两次全县高中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学校召开。 学校积极发挥市级示范性高中的窗口和辐射作用,通过创建示范高中推动学校乘势发展和持续发展。利用各种会议、活动,资料散发、刊物等形式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取得良好效果,已基本上为社会认同,学校知名度有很大提高。同时,围绕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工作,总结现有经验,向兄弟学校传经送宝,先后计有县九中、县五美、县二中、县七中等学校来我校学习创建经验,对于我县全面提升办学档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现已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绿色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级示范性高中;市级文明单位、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 长沙县三中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县普通高中中的领头雁,成为长沙县教育走廊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环境必将催生一流的人才,前进中的长沙县三中在向你招手,成才之路就在你的脚下。 长沙县三中原名“协均中学”,是革命烈士柳直荀亲手创办的学校,罗荣桓元帅曾在此就读。学校位于国家级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北8公理,107国道、京珠高速和市三环线交汇处,是朱总理家乡的高中,地理位置优越,信息灵通,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600多学生,教职工11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6人,县市级师德标兵3人,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56人。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已投巨资高标准建好了教学大楼、2栋学生宿舍、3栋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浴室、田径场、体操楼、艺术楼,还投资300万元新建了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网络中心、双控室、千兆光纤网和电子监控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学校占地220亩,绿化率达60%,是长沙县普高中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条件最好的高中之一。 学校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校训,形成了“博爱精进、德艺双馨”的教风和“勤奋博学、砺志求新”的学风。教师乐教、会教;学生乐学、会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大幅攀升。2003届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0人,本科二批78人,本科三批172人,上线绝对人数在全县普高中居第一名,黄波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出国留学班;2004年高考学校文科居全县第一,理科居全县第二,综合评估居全县第一;2005年更是喜获丰收,一、二批本科上线149人,学校获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评价第一名;2006年高考获全县第二名,高中素质教育综合测评全县第一名;2007年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再次突破百人大关,继续雄踞全县普高前三甲;高考组考连续四年无差错;师生在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赢得了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近四年时间,连续两次全县高中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学校召开。 学校积极发挥市级示范性高中的窗口和辐射作用,通过创建示范高中推动学校乘势发展和持续发展。利用各种会议、活动,资料散发、刊物等形式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取得良好效果,已基本上为社会认同,学校知名度有很大提高。同时,围绕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工作,总结现有经验,向兄弟学校传经送宝,先后计有县九中、县五美、县二中、县七中等学校来我校学习创建经验,对于我县全面提升办学档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现已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绿色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级示范性高中;市级文明单位、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 长沙县三中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县普通高中中的领头雁,成为长沙县教育走廊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环境必将催生一流的人才,前进中的长沙县三中在向你招手,成才之路就在你的脚下。校长:饶许良电话:0731-86705512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县安沙镇网站设计:姚志雄在线交流QQ:807832685校长信箱:csxsz@163.com

    www.csxsz.com - 2014-04-24 - 收藏
    PR:
    BR:
    SR:
    人气:738
  •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是1993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长沙市教育局直接创办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实行“学校国有、校长负责、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新型办学体制。2001年,学校与誉满三湘的百年名校——长郡中学组建成长郡教育集团。学校将“质量+服务”作为立校之本,以前瞻的教育理念、卓越的教育质量、一流的服务管理与长郡中学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跨越式发展,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座落在岳麓山下,湘江河畔,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望月湖文明小区的青山绿水之间,是读书求学、陶冶性情的理想园地。地址:长沙市河西望月湖小区9片月华街59号

    www.cjedu.cn - 2014-04-24 - 收藏
    PR:
    BR:
    SR:
    人气:680
  •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长沙市长郡中学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学院街24号,1904年由长沙知府颜钟骥创建,始称“长沙府中学堂”,是当时唯一的府立中学堂。1912年,民国建立,废除府制,原长沙府所属各县有识之士倡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府中学堂为基础,建立湖南长郡公立学校。1914年,学校采用各县联合办学的方式,改名为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此后,学校先后更名为长郡公学、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湖南长郡联立中学校、长沙市第一中学(1951年)、长沙市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长郡中学的校名。百余年来,长郡中学以“朴实沉毅”为校训陶铸郡英,为社会共输送了七万八千多名合格毕业生,不仅造就了徐特立、李维汉、陈子展、周世钊等一代名师,还孕育了任弼时、李立三、李富春、肖劲光、陈赓、曾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走出了张孝骞、沈其震等十三位院士和美学家蔡仪、音乐家吕骥及青年歌唱家张也、陈小朵等一大批学者名家。长郡中学有由知名校友设立、每年颁发的专项奖学基金17项、专项奖教基金4项。学校教学质量长盛不衰,素质教育成果叠出。1995年以来,教育教学各项评价指标连年领跑湖南,仅2007年至2009年三年高考中,就有117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学生在高中数、理、化、生、信息学五科奥赛中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460多人次,有37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夺得国际奥赛金牌6枚。学校田径队、体操队四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荣获金牌5枚、银牌8枚、铜牌9枚。学生在全国性艺、体、美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或金牌172项。学校的澄池文学社两次被评选为全国中学生百强文学社团,“校园五节”和“五走进”体验活动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素质教育品牌。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先后获得“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心理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长沙市文明标兵单位”等光荣称号。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长沙市人民政府投资3亿多元,在“两型社会”先导区八方小区兴建了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学校占地150亩,建有教学楼、艺术楼、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公寓等校舍12栋,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校园总体布局借鉴岳麓书院的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错落有致,庄严素雅,现代厚重。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作为百年长郡在河西的新校区,两校区一套校级领导班子,统一调配教师,统一管理,突出外语教学特色。2009年秋季开学,现有初三年级18个教学班,初二年级21个教学班,初一年级24个教学班,另设有国际部。拥有在校学生4000多名,教职员工200余人。长郡中学现已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河东河西比翼双飞,学校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地址:长沙市岳麓区茶子山中路328号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邮编:410013电话:0731-85287901

    www.cjsyedu.com - 2014-04-24 - 收藏
    PR:
    BR:
    SR:
    人气:772
  • 长郡中学

    长郡中学

    长沙市长郡中学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1904年由长沙知府颜钟骥创建,始称“长沙府中学堂”,是当时唯一的府立中学堂,在长沙首倡新学。1912年,府制废除后,在长沙府中学堂的基础上建立湖南长郡公立学校。此后,学校先后更名为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长郡公学、湖南长郡联立中学校、长沙市第一中学(1951年)、长沙市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长郡中学的校名。百余年来,长郡中学以“朴实沉毅”为校训陶铸群英,为社会共输送了七万八千多名合格毕业生,不仅造就了徐特立、李维汉、陈子展、周世钊等一代名师,还孕育了李立三、罗章龙、任弼时、李富春、肖劲光、陈赓、曾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走出了张孝骞、沈其震等十三位院士和美学家蔡仪、音乐家吕骥及青年歌唱家张也、陈小朵等一大批学者名家。长郡中学有由知名校友设立、每年颁发的专项奖学基金17项、专项奖教基金4项长郡中学在传承百年历史文化精髓与发掘现实潜力的结合点上,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确立“和谐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的发展思路,实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成材先成人”的育人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出了特色,形成了品牌。学校教学质量长盛不衰,素质教育成果叠出。1995年以来,教育教学各项评价指标连年领跑湖南,仅2007年至2011年五年高考中,就有195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学生在高中数、理、化、生、信息学五科奥赛中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552人次,有41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夺得国际奥赛金牌7枚;在全国艺、体、美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或金牌175项。体操队七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荣获金牌5枚、银牌10枚、铜牌11枚;澄池文学社两次被评选为全国中学生百强文学社团。学校的“走进军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和“走进新农村”等体验活动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素质教育品牌。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先后获得“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心理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09年秋季,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投资3.2亿元建设、位于长沙市“两型社会”先导区内八方小区、占地150亩的长郡新校区正式开学。长郡两校区在河东、河西比翼齐飞,学校的发展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地址:长沙市黄兴南路309号 电话:0731-5815387邮编:410002

    www.changjun.com.cn - 2014-04-24 - 收藏
    PR:
    BR:
    SR:
    人气:949
  • 巴东三中

    巴东三中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位于美丽的神农溪畔,巍峨的黄金观下,繁忙的二0九国道边,楚天明星乡镇——溪丘湾。 学校创办于1957年,原址火峰,经巴东县人民政府批准,于1994年8月迁至溪丘湾与原巴东县五中合并,诞生了今天的新三中。巴东县三中虽历经风雨,却始终没有停下不懈追求、顽强进取的脚步,特别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完成了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1998~2001),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2001~2004)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三年发展规划(2004~2007)正在实施之中。学校已发展到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58人,在校教职工115人,校园占地面积5691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186多平方米,校园建设合理有序,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区域已初具规模。“以人为本,创新为魂,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已经形成。一所崭新的三中已矗立在革命老区这块红色的沃土上。 一、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新一届领导班子大胆提出了“负债前行、滚动发展”的设想,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校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先后制定了两个三年发展规划,共投资1450万元,兴建了教学楼、科教楼、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建起了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室和“校校通”工程,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彩色电视,并改建了校门,新建了门卫室,改造了运动场,添置了各种体育设施,更新了办公设备,建起了学校画室,开设了体育、美术特长班,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示范学校及州级最佳文明单位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新一轮的飞速发展做好了物质准备。现代化的教育装备,明净的生活空间,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蓬勃向上的学习氛围构成了三中和谐的发展旋律。 二、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三中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改革、调整、稳定、提高”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大胆起用人才,将德才兼备和年富力强的教师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增强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近三年来,参加省级干部培训4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人,州级骨干教师培训24人,其他培训和到兄弟学校学习共计188人次。在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上升到92.4%。适时推出名师工程,制定了实施方案,评选出了县级学科带头人9人,骨干教师16人,校级骨干教师6人。 学校成立教科室,狠抓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走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之路,2003年10月承担国家级子课题《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老区德育资源》,2004年2月承担了国家子课题《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2004年12月承担了国家级课题《“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方案》。近三年来,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或获奖)9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46篇,在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118篇,县级以上优质课获奖12人次。 通过三年的发展,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2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44人,教师队伍的逐渐壮大和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三中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神文明硕果累累 为了扭转三中的命运,全体三中人痛定思痛,卧薪尝胆,从改变三中人的精神面貌做起,成立了精神文明、示范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出创建实施方案,认认真真抓整改,扎扎实实抓创建,取得了骄人成绩。 近几年来,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教师和品学兼优、助人为乐的优秀学生,他们的事迹曾在巴东电视台《热线追踪》、《三峡人家》等栏目专题报道,其中获得县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23人,优秀班主任8人,优秀共产党员6人,优秀共青团员35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56人。在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中,于1999—2000年度和2001—2002年度连续两届获得县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在2000-2001年度被共青团县委、共青团州委分别授予全县“青年文明示范岗”和全州“青年文明号”,在2002-2003年度和2003—2004年度连续两届获得州级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12被授予“县级示范高中”,2000—2004年被党组织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红旗支部”,2003年被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5被授予“州级示范高中”。 四、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校办学理念的逐步定型,三中人才真正告别过去,理清了质量与创新、科研的关系,着眼于办学理念的实践。三中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全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目标清晰明确、信念坚定执着,精神抖擞、信心百倍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有了这一切做支撑,学校才由一个“三个班级144人的教学点式”的学校,发展到27个教学班拥有1758名在校学生的颇具规模的高级中学。生源连年看好,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重视开辟第二课堂,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一年一度的冬季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元旦晚会、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涌现出了一大批文艺人才、体育健将,展现了青春不可抗拒的魅力。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施展才华,让学生每一点才华都闪光,真正做到三中无差生。 近几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跃升。缩小两大差距,确保新的增长点,在教育上基本实现了“上规模、保合格,上档次、出精品”的奋斗目标。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2000年首次踢开名校大门,2001年又有5名同学被重点院校录取;2002年再次将3名同学送入全国名校,高考上线人数突破40人大关;在2003年的高考,突破了百人大关,其中上国家重点线6人,上省线135人,体育考生的升学率达到80%以上,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州一般普通高中综合评估中名列第六位,部分学科名列前3名,特别是体育考生的教学成绩名列全州第一;在2004年高考中,上线人数突破200大关,其中上国家重点线9人,上省线241人;在2005年的高考中,上国家重点达到19人,上省线305人,升学率达99.8%。特别是单俊峰和吴宗岱同学首次踢开了武汉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名校的大门。每年高考,成绩连年攀升,赢得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因三中而生存,三中因我而发展”,这是全体三中人的不竭动力,通过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勤恳耕耘,三中成长的道路再不会有泥泞,三中的未来一定是充满阳光。邮箱:bdxsz@163.com站长:李时玺

    www.bdsz.com - 2014-04-24 - 收藏
    PR:
    BR:
    SR:
    人气:1123
  • 郴州二中

    郴州二中

    郴州二中创办于1943年,坐落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南路60号,是一所沐浴着时代阳光的三湘名校,也是湘南学子求知的乐土和成才的摇篮,现为郴州市唯-的省示范性高中常务理事学校、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学校、全国外国语实验学校、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郴州二中东倚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西临郴江,校园占地180亩,富有现代气息的体艺馆、教学楼、图书馆、科技楼屹立于中央,一字儿排开,功能齐备,气势恢宏。校园局域网、电子监控网、闭路电视演播网、智能广播网、高速宽带网、远程教育网等现代化网络系统一应俱全。
    学校教学大楼宽敞明亮,学生公寓设施一流,塑胶田径场像流动的画幅。校内树木常青,四座读书亭,休闲走廊,宣传橱窗,健身区精致地点缀其间。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成为苏仙岭西麓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www.hnczez.com - 2014-03-10 - 收藏
    PR:
    BR:
    SR:
    人气:6037
  • 岳阳十五中

    岳阳十五中

    岳阳十五中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市属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其前身为创办于1969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77部队2348工程指挥部子弟学校,现为全国青少年科技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劳动技术教育发明创造学校、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文明安全单位、省园林式单位、岳阳市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基地。
    岳阳十五中地处岳阳市经济开发区,现拥有两个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9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现有44个教学班,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58人。其中高级教师60人,省级、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20人,拥有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师队伍19人。学校整体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典雅,建筑设计新颖,教育教学设施完善,是一所融花园、乐园、学园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

    www.yyshyz.com - 2014-02-16 - 收藏
    PR:
    BR:
    SR:
    人气:2488
以上是关于湖南的网站,关于湖南的资料,类似湖南查询结果


共 675 条«5556575859606162»

推荐站点

  • 福州小程序开发福州小程序开发

    福州好小蚁科技提供专业的微信小程序开发、软件定制、手机APP开发、网站开发等高端定制外包服务,价格美丽,服务周到.一对一项目对接,不满意退全款!预约电话:13107632710 胡小春!福州好小蚁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福州网站app等技术开发优秀网络公司。

    www.fzant.com
  • 世界时间网世界时间网

    世界时间网为您提供世界各地精准时间,北京时间校准器,标准时间,世界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对比,时间换算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op.cnzzla.com/time
  • 科技镇科技镇

    科技镇 | 关注科技、娱乐、人文、生活!

    www.kejizhen.com
  • 心动网址导航心动网址导航

    心动网址导航精选了国内国外著名的网站、好玩的、好看的、有趣的国内国外网站以及实用的、优秀的国内国外网站,包括国外视频、国外购物、国外交友、国外新闻等多种类型 同时提供精品行业分类目录提交,让用户全方位了解国内国外互联网动态!

    xd00.com
  •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

    门户网址-优秀网站导航,精选网址导航,免费分类目录提交,实用酷站大全。

    top.mhw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