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波洛克传》| 沐艺工作室解读 每天听本书2022

《波洛克传》| 沐艺工作室解读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听书为你解读的是一部艺术家的传记,它记录了当代美国著名画家杰克逊·波洛克传奇又极富争议的一生。

波洛克这个名字,你不一定熟悉。在介绍他之前,我先给你讲个小故事。20世纪50年代,在伦敦动物园工作的动物学家莫里斯发现了一只名叫“刚果”的黑猩猩很有绘画天分,于是开始教它画画。刚果也很争气,很快就学会了用手控制画笔,还能有意识地让笔迹不超出纸的边界,好像真的在完成一幅画作。毕加索、米罗、达利这些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画家,都争相收藏刚果的作品。同时,达利还不忘嘲讽一下自己的同行波洛克,他说:“猩猩的手丝毫不输人手,而相比之下,杰克逊·波洛克的手完全是动物的水平。”

你可以看看文稿里猩猩刚果和波洛克的画风,是不是感觉有点相似?他们看起来都是把颜料胡乱地涂抹在画布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波洛克确实因为这样独特的创作方式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些人认为,他在当代艺术史上极为重要,他的艺术风格石破天惊,标志着二战后,美国在文化影响力上超越了欧洲,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所谓的“波洛克神话”是商业成功而不是艺术成就,波洛克被“封神”是美国建立大国影响力的一次“策划”,一场政治“阴谋”,是一个艺术家无意中搭上了时代的风口,享尽红利的“创业故事”。

 

我要给你解读的这本《波洛克传》就想要直接回应这个争议。这本书的英文标题,直接翻译过来是《杰克逊·波洛克:一个美国传奇》,这个标题就很能体现这场争议里的模糊性。标题里的“传奇”,可能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指的是波洛克作为一个天才艺术家,让人类艺术史旧貌换新颜,开启了全新的境界,堪称传奇;而另一种意思是说,波洛克作为一个被精心挑选出来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二战后美国全面崛起的时代传奇。到底哪一种意思才是真实的呢?

这本传记的两位作者史蒂芬·奈菲和格雷高里·史密斯,都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同时也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他们总是可以把法学的严谨和艺术的创造力结合起来。我之前为你解读过他们合写的《梵高传》,这本《波洛克传》是他们在《梵高传》之前花了8年时间完成的名作。和《梵高传》一样,这本《波洛克传》也是细节丰富、篇幅巨大,翻译成中文有将近100万字。两位作者采访了850位相关的证人,进行了2000多次深度采访,挖掘到了大量未发表的书信和波洛克的心理治疗记录。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详细考察早期经历对波洛克的影响,深入剖析他的内心世界。同时,这本书还把波洛克和他周围的人,以及那个时代紧密结合起来,虽然是人物传记,却有着历史著作一般的波澜壮阔。这本书自从1989年一问世,就立刻成为波洛克研究,以及当代艺术研究的必读著作,同时也为了解当代美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接下来,我们从三个层次入手,由近及远,从个人到艺术再到时代,来为你介绍这本书的精彩内容。

首先,在个人层面,我们来看看波洛克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和作品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其次,在艺术层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波洛克的创作风格从何处来?他创作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最后,我们从个人与时代关系的层面,去讨论一下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表性艺术家,波洛克的个人声望与时代红利有什么关联?

好,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解读。

杰克逊·波洛克,1912年出生于美国的怀俄明州,1956年死于车祸,年仅44岁。波洛克是个典型的受虐型天才,一生饱受心理疾病的困扰,敏感、自我怀疑。他患有躁郁症,性情时而温柔、时而暴虐,而且躁郁症随着年龄增长越发严重。波洛克在青年时代就有过自杀未遂的经历,成年后更是过着混乱的生活,长期酗酒不能自拔,感情生活也很放荡。他不得不常年接受深度的心理治疗,靠吃镇定剂才能过上稍微正常一些的生活。波洛克被称为“美国的梵高”,他和梵高同样饱受躁郁症的困扰,同样拥有百年难遇的才华,同样的敏感和自我怀疑,同样因为不合常规的创作风格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但是和梵高不同,波洛克在生前就暴得大名,完成了从无名之辈到现代艺术巨匠的身份跃升。

波洛克的父母生了五个男孩,他是最小的一个。他们家境不好,一直为了生计颠沛流离。波洛克的原生家庭对他影响很深,甚至可以说,他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波洛克的母亲是个充满掌控欲、不安于现状、爱折腾的女人。但同时,她又极为看重生活中的审美与情趣,沉溺于自己建构的多愁善感的审美世界中,毫不顾忌贫薄的家庭收入,不懂得量入为出。她娇惯孩子,又用母性的方式控制他们,让他们对自己言听计从,对父亲漠不关心。她还喜欢把儿子们打扮成女孩子,这也导致波洛克成年后在性别认知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波洛克的父亲是个外表木讷,信奉男子气概,但内心极度敏感的人。他生活得孤独而艰难,从小被人收养,缺乏足够的爱与安全感,不懂得如何与家人相处,只能借酒消愁。他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做过采石工、筑路工、牧羊人等等。工作就是他的避难所,他总能把手上的事做得很出色。但他虽然懂得如何工作,却不懂得如何挣钱。在波洛克10岁左右的时候,父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只是每月如数寄回供养家庭的支票,却从不落款。对于波洛克来说,父亲像是世界边缘的一个黑影,他渴望靠近却无法触及。在作者看来,波洛克家的这些男孩在成年后,都跟随着父亲的脚步,将自己陷入了各种各样的流放,用这种方式去“重建”父子间失落的联系。

简单来说,波洛克的家庭是强悍的母亲与缺席的父亲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波洛克拥有了矛盾的灵魂:一方面是西部牛仔式的落拓不羁,暴虐、酗酒;另一方面,像所有强势母亲抚养下的乖宝宝一样,他始终是个内在匮乏,不断陷入自我怀疑、自卑、害羞的小男孩。

波洛克选择的妻子也基本复刻了母亲的形象,只是比母亲更有能力、更强悍,也更有掌控欲。波洛克的妻子李·克拉斯纳对波洛克的影响很深,她也是一位画家,同时是一位艺术活动家。她为人精明,擅长社交,与同时代的画家、画廊主、评论家都混得很熟。她对波洛克一见倾心,带着欣赏和崇拜,像经纪人一样打理和助推波洛克的事业。克拉斯纳在艺术上有着很好的眼光,她欣赏波洛克的才华,也能帮助他判断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坏作品。波洛克内向羞涩,不善交际,还经常在重要的社交场合把事情搞砸;相反,妻子擅长这一切,她懂得如何抬升波洛克的影响力,无论是在艺术圈子里,还是在大众面前。比如,正是克拉斯纳把波洛克介绍给艺术理论家格林伯格,格林伯格在当时被誉为“美国艺术圈的沙皇”;同样,也正是克拉斯纳促成了波洛克和大收藏家古根海姆的合作,并且煞费苦心地维护着这段合作。格林伯格和古根海姆这两个人都对波洛克的成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段优势互补的联姻在最初阶段给波洛克夫妇都带来了益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精神特质都显露得越发彻底,夫妻关系矛盾重重。这本《波洛克传》浓墨重彩地呈现了这对夫妻充满纠缠、怨念、暗战,又彼此需要的复杂关系。波洛克的亲密关系陷入了那种家族式的强迫性重复,他用酗酒、家暴、找情人等方式,不断试图从这段亲密关系中逃离,这也成了波洛克死亡的导火索。最终,醉酒的波洛克和情人一同死于车祸。

除了家庭,躁郁症也对波洛克的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像梵高笔下绚烂和流动的画面,很可能表现了一个躁郁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波洛克很早就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之后一直依赖心理医生,反复出入心理治疗中心。

 

一方面,心理治疗可以拯救他阶段性的崩溃,为他的生活带来一些秩序,让他狂乱的精神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集中于绘画创作。另一方面,心理治疗让波洛克了解了潜意识理论,也进行了深度的自我剖析,这些帮助波洛克实现了艺术上的成长,他的很多作品就是在试图表达潜意识中的内容。我们甚至可以说,心理治疗对波洛克艺术上的启发大于对他精神疾病上的帮助。

了解了波洛克的个人经历之后,我们转到艺术史的视角,来看看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在这里,我需要先给你介绍一点艺术史的背景知识。有人说,抽象艺术决定了20世纪艺术的面貌。如果我们纵观整个艺术史的长廊,可以发现,

 

从19世纪开始,艺术上明显呈现出“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发生这种转变的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就是照相机的发明。

 

传统的画家一直希望事无巨细地描摹事物的外观,得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但是照相机的发明让人们意识到,关注画得像不像的传统绘画,在这种新技术面前显得毫无意义。于是,艺术家们开始想办法努力“自救”,他们不能再单纯地再现世界,而是要对世界进行某种抽象和变形,用这种方式描绘人的内心感受。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这些不同的风格流派,都在用抽象的手法表现世界。

进入20世纪,抽象艺术成了这个时代最重要、最特别、最有辨识度的艺术形式。1911年,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完成了第一幅纯粹的抽象绘画《作曲5号》。此后,大大小小几十个艺术流派都开始以抽象精神为指导进行创作。他们放弃了对“形似”的追求,开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去传达事物的内在精神,追求“神似”。其中,康定斯基的作品被称为“热抽象”、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被称为“冷抽象”,还有比他们更极端的例子,比如俄罗斯画家马列维奇就在白色的画布上画了一个色调略有不同的白色正方形,命名为《白上白》,极度简单、极度抽象,这种风格被称为“至上主义”。对现代设计有着奠基性影响的包豪斯风格,内核也和抽象艺术一脉相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抽象艺术在欧洲有所衰落,但又在美国扶摇而起。以德·库宁、波洛克、马瑟韦尔、罗斯科等画家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大行其道。在这个大潮中,波洛克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其实,波洛克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放弃表达具象,用抽象的手法创作的。在早期作品中,波洛克受到超现实主义和墨西哥壁画的影响,会借用神话故事题材,用符号象征的方式来传达生命能量。这也和他很早就接触到精神分析学说有关。在心理治疗中心,医生会让波洛克用画画的方式画出自己的精神图谱,然后自己去解读出这些符号到底代表着什么。波洛克很熟悉这种方式,还曾经把在治疗中心画的演示草稿完善成真正的作品。他的早期绘画更像是弗洛伊德或荣格影响下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表达。

与此同时,一个更深的问题一直在困扰他,那就是如何协调真实世界和自己的想象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也是他内在焦虑的来源。一方面,波洛克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想象世界,有极强的表达冲动;另一方面,从童年时起,波洛克就一直在怀疑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好画家,特别是能否如实地画出一个人,或者一头牛。实话实说,从波洛克早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写实能力的确一般。和毕加索这样十岁就能模仿艺术史上任何杰作的天才相比,波洛克确实算不上很有天赋,或者说,他的才华完全不在传统意义的绘画,也就是“再现事物”上。

如果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无法协调,那是不是可以舍弃一方呢?如果放弃写实的方法,是不是反而更能表达涌动的生命能量呢?从1942年开始,波洛克就不断减少画作中对具象的表达。在“可辨认”和“无法辨认”的边界上游走了很久之后,在1947年,他彻底放弃了对具体事物的表达,哪怕这种表达带有象征的意味。他转而直接用抽象图式来表达潜意识的内容,这也标志着他在精神分析与绘画结合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如果只是放弃具象搞抽象创作,那么波洛克还只能算是众多抽象派艺术家之中的一员,还不能成为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波洛克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全新艺术语言和艺术媒介。他将绘画的过程展示出来,打通了艺术与仪式的关系,大胆地呈现了艺术家的构思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在他的绘画中,观众可以感受到那种打破一切陈规的自由的力量。

波洛克的创作过程通常是这样的:他不像其他画家那样站在画架前面创作,而是把好几米长的巨大画布铺在地上,他或者趴在画布上,或者站在、蹲在、趴在画布周围,用狂野的线条,通过泼洒与滴洒的手法,去填满整个画面。他在绘画材料和绘画工具方面也是无所禁忌,除了传统材料,也就是油料、漆料、铝料之外,还能用上木棍、钉子、沙子,甚至唾液等等。波洛克画画没有草稿,好像完全随意,但是他似乎又对什么材料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胸有成竹。在四处飞溅地疯狂画上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停下来,去观看和判断画面,哪里需要加点什么,哪里需要再做覆盖,哪里的肌理可以保留下来,或者宣布大功告成。

我们前面提到,波洛克的风格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人批评他毫无基本功,也没有修养,他的绘画过程粗鲁、不体面、装神弄鬼,他的作品像呕吐物、排泄物。但这丝毫不妨碍更多的褒奖之声。波洛克被认为是塞尚开启“现代主义”绘画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一个划时代的人物,20世纪的艺术史甚至要被分为波洛克之前与波洛克之后两个不同的时代。

 

人们对波洛克的评价为什么如此之高?他到底对艺术史作出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呢?长久以来,

 

艺术一直都被视为一种制作物,带着人类的筹划,有预期、有手段、有成品。而波洛克打破了这个陈规,在创作过程中,他好像处于一种被神灵附体的状态,要通过作画来直接表达潜意识中的内容。

 

他将自己完全解放,献祭给偶然性,在类似于宗教迷狂的精神状态中,完成画作。让生命力与偶然性同时发挥作用,波洛克所要呈现的就是某种不确定性,是那个“处于绘画时刻的生命”。曾经有人评价说,看波洛克创作就像在看一个人围着画布舞蹈,他整个人都好像处于无意识、出神的状态,在他肢体的运动中有着特殊的节奏和韵律。用这种方式,波洛克完成了一次带有根本意义的“超越”,把创作的主体交给了非理性,甚至无意识的部分。他几乎凭着一己之力,把整个现代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了解了波洛克的个人经历和艺术成就之后,我们再来谈谈波洛克与他的国家、他的时代的关系。本书的译者沈语冰教授这样评价这本书:“《波洛克传》远不只是一个受折磨的男人及其崇高艺术的史诗故事,它还是一部美国文化走向成年的辉煌史诗。”

从20世纪初开始,就流行着一个说法:尽管美国赢得独立已经有差不多两个世纪,但是在艺术领域,美国依然是欧洲保留的最后一块殖民地。无论是文化机构,还是美国的艺术工作者,都在不断进行着本土化的尝试,想要创造一种真正的美国艺术。从美国的乡土画派,到军械库展览,再到情景绘画,大家都在渴望“创造一种从未受惠于欧洲历史的艺术”,从而标志美国在艺术上也实现了独立,但是这些尝试一直不大成功,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对各行各业的冲击都很巨大,对艺术这种并非生活刚需的工作冲击更是可想而知。艺术家们的谋生成了问题,不少之前小有名气的艺术家都停下画笔去讨生活。波洛克的生活也很艰难,他做过橡胶清洗工、博物馆的管理员,在最穷的时候还去商店偷颜料。好在他坚持了下来,不管多么困难都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

面对艺术家这种窘迫的生活境遇,美国政府伸出了援手,“联邦艺术计划”应运而生。在大萧条期间,政府雇用失业的美国艺术家,从事公共文化工作。比如,为公共建筑画壁画、做装饰、设计海报,开展社区美术教育,等等。波洛克从1935年起受聘于联邦艺术计划,直到8年后,这个计划被政府取消。

在今天看来,联邦艺术计划的成功并不在于公共艺术上的直接成就,而在于它的间接效果:它不仅让很多艺术青年得以在艰难时刻生存下来,而且在他们共同完成公共项目的过程中,艺术家们走出了画室,彼此交流,志趣相投的人组成了圈子,形成了积极的艺术生态。更重要的意义是,这是官方与艺术家的首次良性合作,官方认可了艺术对于美国精神的重要性,而“什么是真正的美国精神”也成为艺术圈人士热衷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这个时候,时代的呼唤与个体的追求达成了隐秘的共振。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就直接切入了这场共振的内核。它是美国经历了罗斯福新政、民族主义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等热潮之后出现并发扬光大的一种绘画形式。这种艺术风格尊重艺术家个人的内在感受,表达了精神世界的自由。这既是艺术家发自内心的呼声,也正好切中了崇尚自由的美国价值观。

时代需要艺术明星,艺术需要制造话题、需要热度、需要有人摇旗呐喊。艺术理论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有意识地用命名、用概念、用论战、用展览去提升抽象表现主义的热度。而以古根海姆为代表的收藏家、画廊主们则不遗余力地挥洒金钱,为这种艺术新风尚助阵。

在艺术理论家、收藏家、博物馆、公共媒体的合力作用下,抽象表现主义作为最前卫、最自由、最能体现“绘画之绘画性”的艺术,登上了时代的舞台,成为当时最主流的艺术。1953年,前面提到的著名艺术理论家格林伯格对比了纽约与巴黎的艺术状况,之后发出了自豪的宣告:西方艺术的中心终于从法国转移到了美国!

但是,反观在这场艺术狂潮中红得发紫的波洛克,却一直诚实地在自己精神世界的方寸之间缠斗,守护着内心里神秘的图腾。他诚实、自省,始终维持着艺术家的骄傲。除了创作本身,波洛克从没有刻意迎合当时的美国精神或者时代精神。

 

可以说,

 

不是波洛克主动跳上了时代的列车,而是时代选择了它所需要的艺术家。

好,到这里,这本《波洛克传》就为你解读完了。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这期听书的主要内容。

首先,在个人层面,波洛克的经历与创作关系紧密。他的原生家庭决定了他矛盾的性格、应对痛苦的方式,以及他的婚姻选择。他易感的体质和自我折磨滋养了他激情四射的艺术,同时也使他堕落,不能自拔。

其次,在艺术史的坐标下,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是在20世纪视觉图像不断抽象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他的作品跳过现实世界,试图表现人类意识的底层逻辑。他用新的绘画语言和技法,将艺术与仪式结合,形成了一种自由、热烈、充满偶然性、充满生命力的绘画风格。

第三,波洛克的成就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他是二战后美国文化崛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艺术家,他的成功与美国的艺术本土化诉求,更与整个艺术圈和资本的繁荣有关。

在结束这期听书之前,我们再来谈谈阅读这本书对我们的意义。两位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用百万字的笔墨去书写一个艺术家短短44年的人生?波洛克,作为一个天才,一个暴虐的醉鬼,一个在精神上自我放逐的浪子,一个享受过时代荣宠的艺术家,一个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场自我毁灭的灾难的人,他的一生对我们能有什么启迪?作为一个不会画画,不搞创作,对艺术史也没什么兴趣的普通人,读这样一本传记意义何在?

在所有可能的人生选择里,像波洛克这样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恐怕是距离我们日常最远的。阅读这本厚重翔实的著作,就像是跟着波洛克度过了他完整的一生。我们可以用他者的生命作为透镜,去观看人性中真实的黑暗,这里有狂妄、分裂、沉溺、自我搏斗、自我毁灭的倾向,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些行为背后,有哪些合理的精神轨迹,有哪些不灭的爱与痛苦创造出了艺术和奇迹。这样,我们也就拓展了对人、对事、对物理解的边界。

好,以上就是《波洛克传》的精华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沐艺工作室 转述:杰克糖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