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周五专题01|远行:早期人类如何从欧亚大陆来到大洋洲? 吴军来信·世界文明史 吴军来信·世界文明史

周五专题01|远行:早期人类如何从欧亚大陆来到大洋洲? 吴军来信·世界文明史

周五专题01|远行:早期人类如何从欧亚大陆来到大洋洲?

 

我是吴军,欢迎你加入这次世界文明的探索之旅。

 

今天是周五,这是我们每周更新Tips专题的日子,我把它称为“小贴士”。这就像是旅游导航图册上,除了主要路线图之外,还会在每一站有一个格外的提示或者延伸内容。我们每周五的专题,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我会把那些跟世界文明史相关,但不在正课逻辑线中的重要话题、有趣的知识点,在每周的这个时间跟你做一个补充分享。

在学习的路上,如果你也有一些珍贵的心得体会,你觉得必须了解的话题、小窍门,欢迎你给我回信分享。

 

好,我们话不多说,开始第一期专题。这一期,我想跟你聊一聊,人类祖先是如何来澳大利亚的。

 

我们知道,澳大利亚和任何一个大洲都相距遥远,即使是在大航海时代,到达澳大利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在5万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人类是如何到达那里的?

 

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用帆船漂过去的?

 

但是最早的帆船,是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发明的,距今也就是7500年。而且最早的帆船只能在河上行驶,是下不了海的。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我们主要的目的还不是就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结论,而是通过这个问题向大家展示近代以来历史学研究是怎样进行的。

 

近代以来的历史学研究也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越来越相近了。

 

虽然研究史料依然很重要,但是由于过去的记载不尽准确,也不能完全相信,因此更加需要有其他证据来证实结论。如果要否定先前的结论,那要求就更高了,要拿出多个不同维度的结论。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证据可信度可能不同,比如找到了很强的考古证据,它的可信度就要高于过去历史典籍中的记载。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研究人类到达澳大利亚和美洲的事情的。

 

首先,在论证这一点之前,先必须确认我们要证明的结论是正确的。

 

这是最重要的,却又是经常被人们忽略的。

 

很多人先假设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证明了半天证明不出来,或者为此找了一堆错误的解释,得到了一堆荒唐的推理,这样的努力就毫无意义。因此,在研究人类如何到达澳大利亚和美洲之前,我们先要确认那里的人类,确实和我们一样,是走出非洲的那批人的后代。

 

确认两种人在人种上是否属于同一类,也就是有同一个祖先,过去有两个办法:比较骨骼,以及比较他们的语言。

 

第一种方法过去经常使用,但是并不太可靠,历史上很多错误的结论就是这么得出来的。不过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也只好采用这个办法了。比如,当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很多证据就是比较骨骼化石。

 

第二种方法比较有效,但是只能对近亲的族群做比较。比如,我们讲到的印欧人的迁徙,波斯与古希腊,希腊和罗马之间的战争,都可以看成是兄弟之间在打仗,这个结论,就是通过比较他们的语言得到的。

 

不过,近几十年来有了第三种方法,就是进行基因比对,这种办法也最准确。

 

这三种方法之间的准确性相差有多大呢?

 

打个比方,如果两个人类化石骨骼相似,可能有六七成把握说它们是同种,如果两种语言相似,我们可能有七八成把握说讲那两种语言的两群人以前生活在一起。而如果两个人基因相似,就可以说有99%的把握,他们有共同的祖先。

 

证实澳大利亚土著人和其他地方的人有共同的祖先,就是根据基因的证据。

 

确认了澳大利亚土著和我们一样,是走出非洲的现代智人的后代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回答,他们是如何跨过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海洋,从亚欧大陆来到澳大利亚的。

 

事实上,现代智人是分好几批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的。当然,越早的移民跨过大洋越困难,因为那时,人类掌握的技术也越少。

今天,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是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岛的最南端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的最北端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50公里,这样的宽度对于早期人类来说,几乎就是无法渡过去的。

 

所幸的是,在12.6万年到10万年前,地球处于冰河期,海平面远低于今天,大约低了100多米。当时亚洲的新几内亚岛和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之间只有几十公里的浅海。

 

尽管如此,海洋仍然是一个主要障碍,人类的祖先不可能涉水走到澳大利亚。

 

事实上,除了人类,其他亚洲的哺乳动物也都没有能从海上到达过澳大利亚。

 

在科学研究中,要搞清楚未知问题的答案,通常第一步就是提出合乎逻辑的假说。

 

考古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说。第一种是,现代智人有可能通过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之间的岛链,走到了新几内亚,然后从那里渡海到达澳大利亚的东北部,这条线路在北边。另一条路线,则是通过帝汶岛到达澳大利亚西北部,这是南线。

北线一开始比较艰难,要跳过很多小岛,但是最后一次渡海到达澳大利亚比较容易。南线一开始比较简单,沿着大陆直接就能走到帝汶岛,但是最后要跨越上百公里的海洋。但这两个假说都符合逻辑。

 

因此,虽然当时的人类不会造船,但可能会绑一个木筏。虽然没有风,但是海上有洋流。靠着洋流一天漂几十公里,几天就可能漂到澳大利亚。

 

不过,假说毕竟是假说,需要事实来验证,这是研究的第二步。

通常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寻找当年人类迁徙的证据,是要看他们留下了什么生活过的痕迹的,比如烧过火的土坑、用过的工具,甚至人类的化石等。但是,人类到达澳大利亚的很多路径,因为后来海水上涨,今天已经被埋在海洋中了。

 

因此,考古学家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印度尼西亚靠近澳大利亚的岛屿上,和澳大利亚靠近亚洲大陆的海岸,寻找人类生活过的痕迹。

 

结果有一批人类活动的痕迹被找到了,大多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正北方的海岸和西北方的海岸附近,而不是离新几内亚最近的昆士兰。

 

其中,西澳大利亚州的金伯利地区最有可能是第一批移民的登陆地,时间是在大约6万年前。另外,考古学家还在澳大利亚北部的阿纳姆地(Arnhem Land)发现了一处岩洞,里面保存着大约6.5万年前人类活动痕迹。

 

总之,各种证据表明,最晚不超过4.8万前年,走出非洲的人类就到达了澳大利亚。

 

而他们走的路线,是从印度尼西亚南部的群岛往东南方向渡海,在海上至少漂了90公里。

 

为了证实早期人类能够漂几天到达澳大利亚,不少人还做了实验。他们发现,在海上漂几天,真能漂出上百公里。因此,如果当时的人类能够扎起一个大木筏,准备好几天的食物,是能够到达澳大利亚的。

 

当然,近年来还有一些发表的研究声称,可能在更早的时间,人类在其他地点登陆了澳大利亚,但是都没有得到主流学术界的认可。相信将来有了更多的考古证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迁徙到澳大利亚的过程。

 

至于人类为什么要不辞辛苦漂到澳大利亚,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有两个。

 

第一个是火山爆发的说法。我们知道印度尼西亚处在地质板块的交界处,那里火山地震很多。早期人类可能是因为火山爆发破坏了他们生存的环境,他们不得不往南寻找新的栖息地。而这些生活在海岛上的人,习惯于在海上漂泊。

 

另一个是海啸说,也就是海啸破坏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环境,逼迫他们迁徙。但不管是哪一种,早期人类的迁徙常常是被迫的,而非主动的。

 

和移居到地球其他大洲一样,早期人类来到澳大利亚是分批次的,在长达上万年的时间里,有很多批早期人类逐渐来到这块新大陆。

 

从今天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基因来看,有些人带有较多的西亚人的基因,有些则带有较多东亚人的基因。也就是说,早年移居到澳大利亚的有不同地区的人。在长达上万年的时间里,不时有人远渡重洋来到那里,直到后来地球变暖,澳大利亚离亚洲的岛屿距离太远,无法到达为止。

 

吴军今天的内容,是作为我们课程的一个补充,帮助你理解人类的迁徙,更帮你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还原历史的。

 

好,本周的小专题就到这里,明天是我们每周的问答时间。

 

我是吴军,我们明天见。

用户留言
  •  
    说到基因比对,让我想起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斯万特·帕博教授,表彰的就是他在古基因组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而让帕博教授声名鹊起的,是对尼安德特人基因的研究。 首先说说对古人类的基因测序难在哪里:含有大部分遗传信息的细胞核DNA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解,同时,也非常容易被来自细菌和当代人类的DNA所污染,这样就导致可供测试的样本数据少得可怜。因此,在诺贝尔奖的新闻稿里,将帕博教授对古人类的基因测序工作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帕博教授和他的团队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稳步改进了从古骨遗骸中分离和分析DNA的方法,终于使DNA测序变得非常高效,也攻坚下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0年,他们发表了首个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 在帕博教授团队的后续研究中,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序列和一部分人类很像,尤其欧洲人和亚洲人身体里看似有更多与尼安德特人一致的DNA。此前,学术圈的共识是现代人都是来自一群生活在非洲的古人类,他们走出非洲、抵达中东、欧亚大陆,遇上在欧洲生活的尼安德特人,并取而代之。而帕博教授的发现表明智人取代尼安德特人的过程复杂而漫长,还曾一起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至今,生活在欧亚大陆的现代人体内,依旧含有大约1%到4%的尼安德特人DNA,这其中也包括汉族人。 体内的DNA,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来路,也可能明晰无畏和探索精神源自哪里,想想也是满神奇。 备注:部分信息来自网络
    2022-11-05
    作者回复
    实话实说,帕博教授的贡献很大,但是远到不了得诺奖的水平,主要他是瑞典人,而瑞典这么多年已经没有人得奖了。
    2022-11-05
  •  
    关于大洋洲人的起源,补充17年1月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Tracing the peopling of the world through genomics”的一个观点:   考古证据显示,47,500-55,000年前现代人就出现在大洋洲。古人头骨形态变异数据,支持至少有两次独立的人群迁移进入古老的Sahul大陆——包含现在的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塔斯马尼亚。语言学的数据、石器制造工艺以及驯化物种引入(如澳洲野犬)的证据,也支持类似的观点   然而,目前唯一一个对澳洲土著和巴布亚人的群体基因组学的研究,支持整个Sahul大陆人群主要来源于一波迁入事件,随后巴布亚人和澳洲土著的祖先人群发生了分化。而澳洲土著人群又进一步发生遗传分化,这可能与环境的变化如沙漠化有关   波利尼西亚人分布在一个三角形的南太平洋岛屿群上,东部以复活节岛为界;一份基于大洋洲的现代人全基因组数据的研究证实了考古学关于波利尼西亚人的推测:波利尼西亚人有着美拉尼西亚和东亚人的混合血统。最初的波利尼西亚人扩张中,主要为原始的东亚血统,美拉尼西亚血统是后来才加入的   波利尼西亚人向东扩张结束于大约1000年前,在扩张的过程中,他们是否到达过美洲并且与美洲土著人发生过混血,仍有争议。一份对古代南美洲鸡遗存的遗传学研究支持发生过混血,但这份研究也受到质疑   对一个1650年左右的巴西人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其与现代波利尼西亚人有着很强的亲缘关系,而1650年又早于波利尼西亚奴隶进入南美的记载。一方面,这份研究为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洲土著人的早期接触提供了证据。但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解释为更早的波利尼西亚奴隶进入南美但是未被记录   目前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结果是,现代复活节岛居民全基因组的统计研究,支持了复活节岛人群基因组,在1280-1495年左右,曾和美洲原住民有着遗传混合。而这个时间比欧洲人最早在1722到达复活节岛要早几百年。然而,要最终解决是否有早期接触的争论,得看是否能够在早于1492年的人遗存中发现波利尼西亚和美洲土著混血的证据
    2022-11-04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补充
    2022-11-04
  •  
    听完吴军老师今天的分享,让我想起熊逸老师在讲资治通鉴时,提到的三家分晋的历史时,《史记》里记载的子阳不是被随从以一个无厘头的理由杀掉的,而是被郑国的国君郑繻公杀掉的。事实上之前的史书都交代的过于简略。直到现代出土的清华简《系年》交代得比较清楚。 清华简《系年》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而这正是吴军老师提到的科学家们还原历史的方法之一,通过找到很强的考古证据来验证之前那些模糊的不确定的历史。 今天学到的如何科学的研究历史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要搞清楚未知问题的答案,通常第一步就是提出合乎逻辑的假说。第二步,用事实来验证假说。 感谢吴军老师的精彩分享。
    2022-11-04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分享
    2022-11-05
  •  
    今天的课程让我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年,一支由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舰船组成的远征军渡过黑海的达达尼尔海峡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次年大破波斯末代国王的十余万军队,撬开了通往约旦河地区的道路。第三年占领约旦河地区,并由红海夺取了波斯的制海权;同年兵不血刃占领波斯统治的全埃及,进而开始向波斯帝国腹地的两河流域挺近。东征的第四年,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集结了比出征时更多的兵力在巴格达同波斯再一次进行战略决战,马其顿以一千人的代价取得高加米拉战役的胜利,从而用四年的时间摧毁了波斯帝国所有的主力军,完成了马其顿继续东进的跳板。 公元前329 年,远征军越过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深入亚洲腹地,前337年,在完成了对中亚细亚的征服后,亚历山大通过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河上游,来到南亚的巴基斯担,进而对四大大河文明中的第三个进行征服,并在一年后将印度河流域收入版图,为自己持续八年的东征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自此亚历山大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亚历山大东征虽然对于被征服国的民众而言,是一场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亚历山大东征中政治方面出现了君主专制与城邦制的结合,经济方面形成了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文化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文化交流碰撞。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互相影响,衍生出文明发展更多新的可能性。 但亚历山大的突然离世对帝国造成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亚历山大尸骨未寒之际,他的将领们开始内讧,之后演化成政变;同时,希腊世界的各个城邦也纷纷独立,亚历山大的帝国仅存在十余年就土崩瓦解了。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世事之变幻无常。虽然亚历山大的东征,让希腊文明冲出了巴尔干半岛,传向了东方大地,促进了文明的交流融合;但亚历山大自己也没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这句话不仅适合人与自然,也同样适合人与人,国与国,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2022-11-05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分享
    2022-11-05
  •  
    感谢老师来信~ 看这封信,刚开始有两个疑问,第一,人是怎么在古时候去到澳大利亚这座宏大的孤岛;第二,为什么要好端端的去一座从未去过的地方? 出于心理学,人总会群居也总会适应熟悉的环境。如果第二个问题真的如愿,很可能就是因为灾难引起的,如高温或者干旱,他们反正都不能生存在陆地,那还不如去海里漂流,然后就误打误撞了! 而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就是如这个假说,因为某种原因,所以导致一个巧合,引起某个结果吧… 无论怎样,我们都是在学知识,我们能学到的就是,历史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也许犹如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微小的变化导致巨大变化(洛伦兹变化)。所以真正理解的就是多去搜集碎片化的知识,然后不断去组合之间的关键,这样不仅拓展我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加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2022-11-04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留言
    2022-11-05
  •  
    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习惯用现代人的知识和视角套上过去的人物,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去揣测他们的方法,但是其实,沧海桑田,当把时间尺度拉伸到千年甚至万年的时候,世界地理可能完全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考虑人类祖先如何迁徙到澳洲和美洲时,就需要考虑「冰期」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所谓的「冰期」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在冰期,地球上巨量的海水会被锁定在极地冰原之中,海平面会比现在低好几百米,那么如今看来遥不可及的两块大陆,在冰期,它们的距离可能是要短很多的。 就拿如今的白令海峡来说,在当年还是白令陆桥,旧石器时代晚期,当一小批狩猎采集的人群经过白令陆桥,从欧亚大陆来到美洲这片土地上时,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离开了一个大陆,走进另一个大陆。当冰期结束时,洪水就将早期迁徙者穿越时留下的踪迹冲洗得荡然无存。 人类学家推算,在当时的条件下,平均起来,最早的迁徙者每年可移动1.6千米。以30,000年前为起点,大约在26,000年前到达今天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再过2,000年到达墨西哥;继续向南到秘鲁高地,还需要再加上4,000年。 而后来在北美、墨西哥和秘鲁发现的史前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在时间上符合人类学家的推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证明了猜想可能是正确的。 还原当时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 提出符合逻辑的假说 → 考古发现获得证据 → 证明假说正确。这是用理工科的思维研究历史。
    2022-11-04
  •  
    今天这讲讲述了确认两种人在人种上是否属于同一类,也就是有同一个祖先,前后有三种办法: 即比较骨骼,以及比较他们的语言,还有就是最为准确的比对基因。 现在通常所说的亲子鉴定就是利用比对基因DNA原理,DNA亲子鉴定准确率极高,做亲子鉴定的准确程度精确性可达99.99%以上,一般认为80%相同是可以说明存在亲子关系,普通检测超过60%就确认了。
    2022-11-04
  •  
    手可摘星陈同学的吴军来信01专题笔记   科学是讲证据的,而证据的力度也是有强弱的,总体而言基因学>语言学>骨骼学研究;而欧亚大陆先民到达大洋洲的路线,据考证更有可能是从北线的印尼岛链到新几内亚再到澳大利亚,而非另一条帝汶岛到澳大利亚的南线,当时百公里左右的漂流实验也部分验证了这一假说;至于动机,或是火山喷发或是海啸导致原居住地的生存压力变大,最终欧亚先民选择征服未知跨越海洋来到这片陌生的大陆!了不起的勇气!
    2022-11-04
  •  
    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然后分步拆解问题,提出科学假说,最后在假说里面实践寻找证据,完成验证。 “如果学会把世界看成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完全的现实,你将会极大地拓宽思维,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先后因果推断的关系,就是我们人类文明的开始。 从符号地域的迁移,可以观察到人群,要么是迁徙,要么就是经济贸易往来。就像我们看丝绸之路一样,整个经济脉络,就跃然于纸上,从而形成人类文明的社会。
    2022-11-04
  •  
    
</div>
<div id=

    我想看看

    周五专题01|远行 早期人类如何从欧亚大陆来到大洋洲 吴军来信·世界文明史 新三国服饰不严谨(1)衣柜灯光感应好不好(3)家具设计大赛版面(1)开门衣柜最小深度尺寸(3)酒店专用沙发大全(2)美女与野兽第一季(1)匝的意思(1)成都蓝莲订制家具如何(1)张和国(1)成都百得胜衣柜怎么样(4)

猜你喜欢

最近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