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035 武臣是怎么被厮养卒营救的?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3·秦汉风云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3·秦汉风云
035 武臣是怎么被厮养卒营救的?
欢迎来到《熊逸讲透资治通鉴3》。
上一讲谈到,韩广自立为燕王,不打招呼就主动解除对赵王武臣的隶属关系。武臣有苦说不出,因为他既没法从道德上谴责韩广,也不敢拿武力和人质要挟韩广,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主动送回了韩广的母亲。
看上去这是一个积极示好的表现,从此应当燕赵联手,西抗强秦,南御张楚,但谁又想得到,武臣忽然和张耳、陈馀一道,离开了邯郸,出现在了燕赵交界的地带。
看来,武臣之所以送还韩广的母亲,只是为了麻痹对手,准备趁着燕国新立的机会,打韩广一个措手不及。
武臣被俘
赵王与张耳、陈馀北略地燕界,赵王间出,为燕军所得。燕囚之,欲求割地;使者往请,燕辄杀之。
但事情偏有这么凑巧,武臣在一次轻装外出的时候,脱离了大部队的保护,竟然被燕国军队捉了俘虏。
捉了对方国君当俘虏,接下来该怎么办,相当考验政治智慧。
《资治通鉴》这段记载,接下来提到燕国方面的时候,仅仅称呼一个“燕”字。囚禁武臣的是“燕”,杀掉赵国来使的是“燕”。其实司马光针对原始材料,也就是《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做了很细小的改动。《史记》版本里,燕国方面,韩广从头到尾都没露面,唯一的话事人是一位不知姓名的燕国将领,也不知道是这位将领自作主张,还是韩广假装缺席,推出这名将领,表面上自作主张,其实全是自己在暗中授意。
燕国将领囚禁了武臣之后,就像绑匪一样,狮子大开口,要赵国拿一半土地来换回自己的国王。赵国派出使者,大概是想探探事情还能不能谈,但燕国的态度很坚决,使者来一个就杀一个,没得谈,再不割地就撕票。
这可难坏了张耳、陈馀,遇到这种粗人,似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么问题来了:武臣真的值这么多钱么?
答案非常肯定:不值。
在国际战争当中,抓人质,要赎金,这是封建制下的常态。所以我们看春秋时代,重量级的贵族一旦被俘,赎金真的可以敞开了要。不仅在古代中国,只要在封建制下,外国的模式完全一样。家族血统是维系封建制的重要纽带,这条纽带上的重要节点如果不去好好保护的话,受伤的就不只是亲人的感情,还会动摇社会根基。
但武臣面对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局面,自己自立为赵王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核心决策圈的重要成员别说没一个跟自己沾亲带故,甚至认识都还没多久,连熟悉都谈不上。更有甚者的是,赵国的人事管理关系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雇员对老板天然就没有多高的忠诚度可言。张耳、陈馀现在掌握着决策大权,他们反而很有动机寸土不让,坐等燕国撕票。
厮养卒
有厮养卒走燕壁,见燕将曰:“君知张耳、陈馀何欲?”曰:“欲得其王耳。”赵养卒笑曰:“君未知此两人所欲也。夫武臣、张耳、陈馀,杖马棰下赵数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将相终已耶!顾其势初定,未敢参分而王,且以少长先立武臣为王,以持赵心。今赵地已服,此两人亦欲分赵而王,时未可耳。今君乃囚赵王。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燕将乃归赵王,养卒为御而归。
就在这个时候,赵国阵营里有一名“厮养卒”,大约相当于伙食班里负责劈柴烧饭的小兵,在宿舍里向同伴吹牛,说自己可以担任使者,和赵王同车回来。同伴们全都笑他,说使者去了十几拨了,没一个活着回来的,你怎么可能行呢?
这名厮养卒竟然真的动身了,见到燕国将领之后,首先抛出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您可知道张耳、陈馀是怎样的人吗?”
燕国将领回答说:“他们都是贤人。”
厮养卒又问:“那您知道他们想要得到什么吗?”
燕国将领回答说:“当然是想救回他们的国王嘛。”
厮养卒笑了:“这您就不懂了。张耳、陈馀兵不血刃就轻松拿下赵国的几十座城池,这种人难道会甘心给别人当臣子吗?他们当然也想称王,只不过赵国初定,他们还不敢跟武臣三分赵国,只能姑且隐忍,依长幼次序尊武臣为王,以安抚赵国人心。现在赵国已经安定下来了,张耳、陈馀的称王野心自然又会浮现,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现在您囚禁了赵王,他们两位虽然表面上要救赵王回去,心里可巴不得你们赶紧把赵王杀了,他们才好瓜分赵地,各自称王。一个赵国就已经让燕国难以招架了,等有了两个赵国,以张耳、陈馀的本事,再打着为赵王武臣讨还公道的旗号,联手灭掉燕国岂不是轻而易举么。”
在厮养卒的原话里,有一句“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给我们留下了“左提右挈”这个不大常用的成语,原本比喻的是两个人互相扶持,后来也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史记》版本里,燕国将领被厮养卒成功说服,厮养卒果真驾着车,载着赵王武臣回来了。而在《新序》版本里,除了增加了一点文学性的修饰之外,燕国那边的出场人物并不是将领,而是国王,让整件事情变得更好理解。(《新序》卷10·善谋下)
古人读史
古人读这段历史,对这位厮养卒评价很高。明朝思想家李贽说厮养卒的姓名虽然已经不得而知,但“厮”就是他的姓,“养卒”就是他的名,千载不朽,比世上那些自负名望但实则草包的人强太多了。(《藏书》名臣传卷15·厮养卒)清代学者李清编过一部《历代不知姓名录》,把历史上那些姓名失传但事迹闪光的人物搜罗起来,这位厮养卒赫然名列其间。(《历代不知姓名录》卷4)但是我们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反而很难理解。
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厮养卒的逻辑脉络:首先,燕赵相邻,站在燕国的立场,当然不希望赵国强大,这很容易理解。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把武臣放回去,赵国就还是一个完整的赵国,而如果撕票,赵国就会一分为二,从一个大国变成两个小国,这难道不应该是燕国喜闻乐见的局面么?
如果说燕国一时失察,上了厮养卒的当,但后面那么多熟读历史的人总不可能连这点道道都看不出来,更不应当把厮养卒一直奉为豪杰。那么最有可能的解答就是:古代对于领土的完整性远没有现代社会这样执念,领土的分与合,城池的割让与放弃,都是可以放在战术层面探讨的话题,只需要计算利弊得失就可以了,并没有上升到不可妥协的原则性上。我们去理解古代历史,就得先去理解古人的观念。他们在意的事情,我们今天未必在意,反之亦然。
那么在战术层面上看,
厮养卒的道理之所以在燕国那边能说得通,是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那就是论本事的话,武臣实在比不过张耳、陈馀
。
之所以称王的是武臣,而不是张耳、陈馀,只因为武臣占了先机,抢跑了一步而已。
如果站在燕国的立场,应付一个由武臣为首的统一的赵国,显然要比应付两个由张耳、陈馀为首的分裂的赵国更轻松。大未必强,小未必弱。而且有武臣压在张耳、陈馀的头顶上,这个权力结构很不容易稳定,注定存在严重内耗。那么站在燕国的立场,邻居如果可以选择的话,那么一个虚胖的大个子总要好过两个精壮的小个子。
换个角度来看,张耳、陈馀是不是真心盼着燕国撕票呢?虽然查无实据,但从各种线索来看,可能性确实很高。以这两个人的一贯表现,看得出他们确实能力强,应变快,人脉广,野心大。如果遇到的是章邯、项羽、韩信那种对手,他们确实无力回天,但应付一个襁褓阶段的燕国,实在绰绰有余了。明朝学者唐顺之就持这种观点,说以张耳、陈馀的本事,哪至于在燕国面前那么窝囊呢。唐顺之相信,张耳、陈馀的小心思确实就像厮养卒说的那样,企图瓜分赵国,独立称王,只是一时之间形势比人强,硬来不得。后来张耳、陈馀拥立赵王歇,收揽赵国散兵,反手击败李良,能力强着呢。(《两汉解疑》卷上·厮养卒归赵武臣)
这些见解出自《两汉解疑》,唐顺之还写过一部姊妹篇《两晋解疑》,都属于争议很大的史评作品。之所以争议大,是因为唐顺之深受阳明心学影响,价值观随心所欲地超脱于传统儒学的框架之外,在儒家阵营来看当然显得三观不正。比如唐顺之肯定秦桧的投降主义有与民休息之功,这种观点即便放在今天也会很招骂的。
唐顺之的仕途经历,更是以“不近人情”著称的,但他对张耳、陈馀的分析相当符合人情事理。现在我们看到的局面是,
造反虽然遍地开花,完全能让秦政府应接不暇,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反抗军不但各自为政,而且内讧的苗头已经要压不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魏国也要步入复国之路了,使国际局势又增加一个变量。我们下一讲再谈。
用户留言-
- 厮养卒的话里,其实有真有假。 真的部分: 张耳、陈余有自立之心,这显然是真的,这一点后面即将发生的事情便可验证;他们俩巴不得武臣死在韩广手里,这也是真的。 当初出发是的三千张楚军到如今应该是赵军的核心力量,而这批人必然是武臣的嫡系,只要武臣还活着,陈、张二人就没法真正节制赵军,自然也就谈不上自立。 之所以不断派使臣去韩广那里送死,其实无非是要告诉手下的将军们——我们一直在努力救人,但是韩广太恶毒了。只要一直拖着,韩广迟早会等的不耐烦,最后杀掉武臣,届时处于权力核心的两个二号人物,自然理所应当的可以接管赵国。 假的部分: 假如陈、张自立,后面其实根本不可能联手攻燕,相反会于燕形成一种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陈余、张耳都是当时的儒家名士,仁义道德都说的头头是道,而论卖队友、抢地盘,这俩位对比武臣、韩广其实是不遑多让。不久之后的巨鹿之战中,陈余就结结实实的卖了一把张耳,由此导致二人反目成仇。
- 2022-11-21
-
- 资三|035 赵王武臣回来以后为了报答厮养卒,就把宫中的一个美人送给他做妻子。厮养卒是很卑贱的人,而宫中的才人美女地位是很高贵的,才人被嫁给厮养卒,就离开了她原来居住的地方,也离开了她原来美好的生活。她很不习惯,很想念从前。 后来谢脁的乐府诗《咏邯郸故才人嫁为厮养卒妇》用的就是这个典故,用来表示原来有过好的生活、有过成功经验后又衰落了,现在很怀念原来的美好和成功。
- 2022-11-21
-
- 赵国派来的使者,来一个杀一个,这种情况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还是为了凸显厮养卒的智和勇来做衬托的。 类似的事情在秦始皇处理嫪毐和太后问题时也出现过,嫪毐被处死,太后被囚禁,不断有人前来劝谏,来一个秦始皇杀一个杀了。27个人死了。 最后茅焦敢于站出来,冒着死的危险来劝谏。最后成功了,这不仅凸显了他的智谋,也凸显了他的勇气。厮养卒是一个头脑很清醒,逻辑很明白的人,他能抓住燕国这边的痛点来劝说,所以才能成功。
- 2022-11-21
-
- 1.俘虏赵国国君做人质,杀掉一个又一个的使臣,这样的事情说燕王韩广完全不知情恐怕是行不通的,更大的可能就是假意缺席,暗中授意。 2.韩广原本是武臣的下属,了解武臣,也了解张耳、陈馀。他未经请示就善自称燕王,说明他本来就已经不把武臣放在眼里,不害怕由此带来的后果。而厮养卒的一番话,击中了韩广内心最担心的隐忧,一旦不放回武臣,就会使得张耳、陈馀这两位大贤人成为新的赵国话事人。他不仅为别人做了嫁衣,还为自己增加了两个难以对付的对手,这样的账,韩广自然是算的明白的。
- 2022-11-21
-
- 我觉得有点夸大了厮养卒贡献。按理说燕王也不是一般人物,应该知道张耳、陈馀的实力和动机,也应该分析过若撕票之后的所有可能,掂量过利弊得失,所以与其说厮养卒说服了燕王,我倒觉得燕王一开始就没想撕票,只是等待时机找借口放回武臣。前面已经杀了多个信使也差不多到了放人的时候,厮养卒只是很幸运的出现在对的时候,说了什么并不重要。
- 2022-11-21
-
- 厮养卒再次让我们见识了战国说客们的话术精妙之处,抓住对方的痛点无限放大,让对方不得不恐惧,不得不就范。 其实,以张耳、陈馀的所作所为未必会与韩广为敌。而且以这两个人的聪明只会防范对方甚于韩广,自己反而会成为这两个人争相拉拢的对象。如果韩广想透了这一层,完全可以直接杀掉武臣,达到分裂赵国,强大自己的目的。 在话术面前,还是要理性思考,条分缕析,才能不被话术所骗。
- 2022-11-21
-
- 在厮养卒的原话里,有一句“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给我们留下了“左提右挈”这个不大常用的成语,原本比喻的是两个人互相扶持,后来也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
- 2022-11-21
-
- 厮养卒营救武臣历史启发: 1.读史首先要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观念价值,切记不要以今人之眼光先入为主。 2.反秦势力遍地开花,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内部的不和谐,勾心斗角开始愈演愈烈。在事物发展势头好的时候,我们要看到暗藏的危机,同样在遭遇危机时,要能看到隐藏的机遇。 3.在一个能力倒挂的组织中,内部凝聚力是不强的,要想获得凝聚力就必须服众,在当时一是靠能力素质,二是靠血统,三是靠天命神话自己,四是让人们感到跟着自己有好处。
- 2022-11-21
-
- 对于赵国国一分为二对燕国是否好的问题,我猜想会不会有当时统治技术的局限,赵国的这么大的地方作为一个国家凝聚不起足够的力量,分成两个国家反而左右袭击更加灵活,更能发挥战斗力呢。 而且当时一个人的统治范围是有限的,占领的地盘超过一个范围要再扩大就要再派人出去,武臣,韩广都是这么出来的。现在武臣的地盘已经到了这个局限,要扩大比较乏力。变成两个小国之后领导人能力更强,扩张的欲望更大,还拥有出兵的正当行,那是远比一个武臣威胁更大的。
- 2022-11-21
-
- 战场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武臣的侥幸逃脱,不源于对手的怜悯或慈悲,只是因为利益算计。 所以,与其晓之以理,不如以利服人。
- 2022-11-21
-
- 武臣做错了什么?他的心思是,趁着韩广刚刚跟家人团聚,没有准备的时候讨伐韩广,带兵到了燕赵交界的地方。但韩广得知消息后,马上增兵防守,加强了戒备。张耳陈余看到韩广有了准备,就劝武臣先撤兵回去再做打算。武臣不愿意空手而归,就没答应。结果被抓住了,这标准属于孔子所说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厮养卒做对了什么?按现代语境看,他就是赵军中有一个打杂的火夫,但看到高层的“肉食者”鄙了,就偷偷的跑到燕军的军营,求见燕军将军。然后,以燕军中“话事人”所能理解的逻辑,也就是说,你杀了武臣,将会面对一个更加难以收拾的乱局,这种算法让燕王韩广掂量再三。这样,他成功地说服了燕军释放人质。这哥们也是处于底层的江湖高人。 我们从古人读史中学到什么?先得理解古人的观念,然后再去看他们做的事情,就释然了。这招在谈判中就可以。你和对方谈判,你先得理解对方最看重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他所看重的,权衡利弊,提出我们标的,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一些。至于唐顺之的观念正确与否,对于今天的我们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要从他的价值观中,汲取多元化的视角。
- 2022-11-21
-
- 厮养卒能够成功解救武臣,所采用的谋略就是建立在“换位思考”上的SWOT分析。 并不是从自己角度谈释放武臣的好处。而是从对方角度谈不释放武臣的坏处。一方面换位思考可以引起共情。另一方面人性普遍具有损失厌恶。对于坏事更容易上心。所以这段谈话变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 2022-11-21
-
- 当外部矛盾已非主要矛盾,或者外部矛盾消失之时,内部矛盾就凸显了。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帝国自顾不暇。武臣忽然和张耳、陈馀一道,离开了邯郸,出现在了燕赵交界的地带,准备趁着燕国新立的机会,打韩广一个措手不及。这是一个“外部矛盾消失,内部矛盾就凸显”的正面例子。 武臣能被厮养卒营救,也是一个“外部矛盾已非主要矛盾,内部矛盾就凸显”的侧面例子。
- 2022-11-21
-
- 燕将为什么相信勤杂兵的话 公元前209年9月,韩广被燕人推戴为燕王,当武臣得知自己派出去的韩广成为燕王之后,没有反思“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更没有向陈胜学习隐忍的策略,而是毫不犹豫的向北进攻燕国,结果被燕军俘虏。见微知著,通过武臣进攻韩广这件事就能看出武臣的格局不大,难以成大事。 武臣被俘后,张耳、陈馀派十多个使者前去交涉,但都被杀死,最终一个勤杂兵向燕将说:其实张耳、陈馀并非想真心救武臣,而是想借刀杀人,目的是自立为王。通过反向运用反间计,武臣最终被放了回去。 燕将为什么相信勤杂兵的话呢?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相信他人的言论也就是相信他人的眼睛,而对自己的信任只是选择了耳朵。难道身为兵不厌诈的将领就如此轻率?他自己不会“睁了眼看”吗?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不得不说燕将看人真准,勤杂兵真的说出了部分真实,张耳、陈馀的确有自己的意图。 张耳、陈馀最初投靠的对象是陈胜,当得知陈胜要自立为王的时候,二人不仅表示明确反对,而且建议派人去拥立六国的后代为王。但当二人跟随武臣攻下赵地之后,马上忘记了自己提出的“遣人立六国后”的主张,而是劝说武臣自立为王。如此双重标准,不得不说,张耳、陈馀真的有可能像勤杂兵所说的那样,所谓立武臣为王,只不过是用来稳定和维系赵国的民心,最终的目的还是自己称王。 张耳、陈馀难道甘心终身做别人的卿相吗?做臣子和做国君难道可以相提并论吗?勤杂兵真是说到了根本。张耳、陈馀都不是久居人下的人,二人为什么选择离开陈胜,而选择跟武臣出征?不仅是因为和陈胜称王的理念不合,更重要的是陈胜虽然是泥腿子出身,但太有自己的想法,不好控制。这个不好控制,当然就要换一个试试,于是跟着武臣出征。 那后来武臣受到张耳、陈馀的控制了吗?我认为是的。首先,武臣称王肯定是被张耳、陈馀忽悠的。其次张耳、陈馀跟随武臣出征,但最终跟随的人没事,主公武臣却被俘虏了,而且武臣被俘虏后,赵军并没有做鸟兽散,勤杂兵在劝说燕将时还能用赵国有轻而易举地攻下燕国的力量来威胁,可见武臣被俘对赵军的影响不大,那真正领导赵军的人是谁呢?还有,后来李良兵变,突然率军进攻邯郸,武臣、邵骚都被杀死,而张耳、陈馀却因为在赵地耳目众多,最终得以逃脱。通过以上三件事,可见武臣虽然为赵王,但在赵地并没有实际的掌控权,真正掌权的人是张耳和陈馀。 后来张耳、陈馀收拾武臣残破的军队,得到五万人。有的宾客劝告张耳说:”你们俩都是外乡人,客居在此,要想让赵国人归附,很困难;只有拥立六国时赵王的后代,以正义扶持,可以成就功业。”于是寻访到赵歇,拥立为赵王,让他住在信都。看看,所谓的赵王,只不过是张耳和陈馀的傀儡而已,真是铁打的张耳陈馀,流水的赵王啊。
- 2022-11-21
-
- 利弊得失,能不能击中要害,才是谈判可以持续下去的关键所在。厮养卒一语中的谈到燕王的顾虑,那么顺水推舟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提供有价值的筹码、解决更大的问题,才是厮养卒成功关键所在。与人谈判,始终要把对方关键问题放在首位,寻找契合点,相互帮助。
- 2022-11-21
-
- 感觉又回到战国时代,但似乎又有了本质的不同,表面上各国纷纷“复国”了,燕,赵,齐,楚,而且战国游士的那种话术也回来了,厮养卒简直就是张仪们的衣钵传人,但现在与之前的那个战国有些本质的不同:不是以王族血脉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是靠武力,靠着大家强烈的反秦意愿建立起来的,这种表面看起来回到过去的样子最起码在心理上让大家感觉似乎好一些,总比暴秦统治好,但是不是真的行得通,其实不知道。
- 2022-11-21
- 最近发表
- 推荐